张龙雨 熊萍
【摘要】在幼儿园家园共育过程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新手教师来说,他们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既是他们入职适应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本文探讨了新手教师与支持合作型、顺其自然型、不配合型三种类型家长沟通的具体技巧,对于帮助新手教师成长,做好家园共育工作都大有裨益。
【关键词】新手教师; 家长; 家园共育; 沟通;技巧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成长与发展的两个重要场所,教师和家长是幼儿学习与成长的主要引路人。二者构建一种和谐、平等的伙伴关系,建立在双方互相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双方沟通的程度、速度以及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都直接影响家园共育活动的效果,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在幼儿园家园共育活动中,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如何调动每位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是每一位幼儿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首要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新手教师来说,与家长沟通的好坏对教师自身、幼儿、家长以及家园共育活动都有重要影响。
一、新手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一)国家相关幼教政策文件的要求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都非常明确地提及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长配合,幼儿教师应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掌握科学的育儿方式方法,应本着尊重、平等、互惠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来。这些做法都离不了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对于新手教师来说,能够顺利的与家长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新教师入职适应的需要
对于刚从学校的象牙塔里走出来进入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来说,心里角色的转变、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都对他们的入职适应有着重要影响,他们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安排与组织、与每一位家长的沟通等对他们来说都是挑战。相对于成熟型教师来说,新教师要照顾到班上的每一位孩子是比较困难的。比如教师正在给其他小朋友打饭的时候,两个男孩子因为一些小事有了争执,一个孩子把另一个孩子孩的脸抓破了。这样一个突发事件,如果教师与家长沟通不当,很可能使家长误以为教师没有照看好自己的孩子,会加剧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矛盾,同样也会加重教師的心理负担,影响教师入职适应。反之,如果新教师在平时的接触中,与家长沟通比较多,那么新教师在面临种种突发情况时,就会及时把情况反馈给家长,争取家长的谅解,这样事情就由大化小了。家长的理解会增加新教师工作的动力,也会使新教师以更大的热情、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投入到幼儿园的工作中。
(三)新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
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由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一个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专业情感。其中,教师的专业理念是先导,专业知识是基础,专业能力是保障,专业情感是动力。目前,我国师范院校的幼儿师资课程结构中,有关家长工作的专门科目设置不足,在已设置的课程中也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师掌握家长工作技能的重要性[1]。这类专业知识的缺乏,就大大影响了新教师在家园共育过程中的专业发展。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指出,幼儿教师要“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2]这就需要新教师在家园共育活动中不断弥补自身专业知识的缺乏,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新教师在家园共育活动中,如果能很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就能增进双方的感情,促进双方良好伙伴关系的建立,
(四)家园共育活动的桥梁
家园共育活动的计划、准备、组织、实施、评价等一系列环节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家长作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他们对活动的态度取决于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新教师如果在平时就与家长沟通密切、交流频繁,那么教师的号召力就大大增强,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就会提高。相反,如果平时总是让家长感觉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没有提供一个平等友善的交流平台,家园共育活动就难以调动家长的热情。
二、新手教师与不同类型家长沟通的技巧
既然新手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新手教师应该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呢?总的来说,幼儿教师要想赢得家长对自己及对幼儿教育的理解与支持,就要尊重家长,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家长;要主动营造成一种和谐、宽松并具亲和力的氛围,缩短双方的距离[3]。家长因自身条件、幼儿的发展水平、家庭教育的特点等原因,参与合作教育的类型也不同的,通常分为支持合作型、顺其自然型、不合作型几类[4]。因此,新手教师在面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就要根据家长的类型特点,有针对性地运用沟通技巧与家长进行沟通。
(一)支持合作型家长
这一类家长积极参与家园共育活动,甚至力所能及地帮助教师分担一些工作。平时对新教师的工作也特别支持,与教师沟通交流比较多,热心班级事务。这一类家长是新教师密切联系的有生家长资源。在家园共育活动中,对于这一类家长,新教师可以借助以下活动进行沟通:
1、辅助教师工作
家园共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很多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做。对于新教师来说,组织这样的活动还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在准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很多问题可能考虑不周到、不全面。这个时候就可以很好的利用家长资源,特别是平时非常配合教师工作的这一类家长,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多向他们请教,甚至可以把需要手工制作的、现场购买的一些工作交给有空闲时间的家长来完成,这样不但让家长感觉到教师重视自己的作用,而且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2、承担家委会工作
幼儿园的管理活动离不开家委会的监督和参与,同样地,在家园共育活动中,也离不开家委会的参与和支持。幼儿园的家委会工作应更多的让支持教师工作的这类家长承担。一方面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管理,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另一方面这类家长因为热心幼儿园工作,在家长群体中也比较有号召力,他们会积极为教师筹谋献策,真正使家长和幼儿教师双方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3、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在幼儿教育中,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也是宣传家园共育活动的一个最便捷的途径。每天,幼儿家长在接送孩子的过程中,彼此之间都会交流沟通,讲讲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与经验,互换育儿心得。在这个时间段,如果支持教师工作的家长主动给那些对家园共育工作不重视的家长宣传一下家园共育活动的好处以及对孩子发展的影响,就比新教师绞尽脑汁鼓动家长参与效果好得多。因此,新教师就要抓好这个有利契机,跟支持配合的家长多交流,发挥这类家长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家园共育活动中。
(二)顺其自然型家长
顺其自然型家长指的是家长在家园共育活动中表现不积极、不主动,他们对家园共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即使来参加活动,也是应付了事,与教师和幼儿互动较少。这一类家长对家园共育活动持观望态度,如果新教师与他们多沟通,勤交流,努力转变他们的观念,这一类家长还是可以转变的。因此,这一类家长是新教师可以吸纳的家长资源。对于这一类家长,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沟通技巧:
1、抓住关键事件
关键事件是指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教师要围绕该事件作出某种关键性决策。它促使教师对可能导致教师特定发展方向的某种特定行为作出选择(Sikes,P.J.,1985)[5]。在关键事件中,教师对问题的态度以及处理方式都倍受家长关注,这些关键事件是家长对教师考察的“试金石”。因此,新教师在平时的活动中,特别是当家长在幼儿园参与活动时,如果遇到突发事件,这个时候新教师的表现就会对家长有重要影响。比如户外活动时,有幼儿受伤,新教师应该怎么做才既能照顾到受伤的小朋友而又不忽视其他幼儿呢?这样一个突发事件以及教师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很可能就导致家长观念的转变。新教师要想转变家长的态度,就需要新教师自己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对孩子的爱心,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抓好教育契机,让家长看到教师的宏观调控能力以及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这样新教师就能赢得家长的认可,逐步在家长中建立起自己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