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境图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有效性

2015-05-30 18:42柯玉梅
南北桥 2015年3期
关键词:发挥数学教学

柯玉梅

【摘    要】情境教学,在新课程实施以来既成为一种潮流,又成为新课程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方式。情境图成为课程标准数学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笔者就在教学实践中,撷取几点,具体阐述有效使用情境图的操作要领,为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图有效教学作出一些尝试。

【关键词】发挥  数学教学  情境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3.15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知识尽管表现为形式化的符号,但它可视为具体生活经验和常识的系统化,它可以在学生的生活背景中找到实体模型。现实的背景常常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提供情境和源泉,这使得同一个知识对象可以有多样化的载体予以呈现。”

一、适时引导,把握情境图的度

例如:《9加几》运动会的情境图教学一开始老师问看到了什么,学生只关注了各种活动内容而未提到与本节课相关的数学问题,老师没有适时引导和说明,致使最后学生开始讨论图上画着小朋友在分砖还是木块等无关因素。像这样,有的老师认为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于是在课堂上不敢过多讲话,唯恐占据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不敢妄加评论,生怕压制了学生的个性。于是整个情境图教学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就像一盘散沙,各抒己见。

探讨:新課程提倡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情境图的教学目标是整体的、综合的,而教学内容却是多向的、分散的,学生的主体呈现更是“多元的”,这无疑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弹性,说明了教师引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然为使教师的引导作用更好地为学生自主性发展服务,它应该是适时、适法、适度的引导,而不是不是“专制”;它也应该是有目的、有价值的、有针对性的引导,而不是“放任自流”。如上《9加几》运动会的情境图,教师可以在让学生同桌互说的基础上在全班交流看到了什么?在让孩子充分理解主情境图的基础上思考: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若提出的问题能马上解决的就直接解决,最后重点解决“9+7”怎么计算?有些问题若有一定难度就放在课的最后或者下一课时。

情境图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和帮助而不是代替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特别应该鼓励和帮助学生独立地观察提出问题;组织和鼓励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情境图活动;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地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二、充分挖掘内涵,拓展情境图的量

例如:教学第一册准备课的“开学图”,教师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个插图所表达的意思。使原本相对信息容量大的情境图,转化成相对信息量单一利于学生理解的“分解内容”,具体的做法就是,让学生按图中人物的年龄、性别、活动情景和不同的景物进行分类观察,渗透分类思想。在以上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提问:图中有几个学生?几个老师?几个男生?几个女生?几个人?几棵树?……引导学生通过数数,渗透自然数的概念,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学生通过看看、数数、想想,有目的地观察画面,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与方法。

探讨:一幅图经过老师的引导挖掘竟然能让学生发现那么多隐含的数学问题,并使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获得了数学的能力和方法,还进行了学前教育,真是一举几得啊。在情境图教学中,理解情境图的意义是教师把握教学目标、有效实施教学过程的前提,而让学生发现主题情境中隐含的数学问题则更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如果说一个主题情境展开后,学生感觉不到数学问题的存在,或者无法挖掘到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数学问题时,这样的数学主题情境至少在相关的数学教学中价值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如第一册的《分类》若只呈现排列整齐的学具商店,让学生通过观察感悟分类是非常困难的,有种“学生不想吃教师却要给喂个饱”的味道,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所以不如先不出示这幅图,而让学生看看“小明杂乱的学习柜”,使他们自然产生分类整理的愿望也明白了分类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然后动手让学生分一分,将静态的图动态化,在动手分类中提高了小组合作能力。

因此,在使用情境图时,不仅要让学生多看,看清楚图意;要让学生多想,想有价值的问题;要让学生多说,说出心中所想的;必要时还要多动,在操作中感知新知。

三、了解学生,增加情境图的趣

例如:一位教师说:“我想孩子喜欢去游乐园、动物园,所以课一开始我就跟他们说今天要到游乐园去玩,可等我拿出情境图让他们说信息却都无动于衷。我都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到底喜欢什么了?”

探讨:“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这个道理人人知道,可为何一上课学生就是没兴趣参与学习呢?这说明教师对学生还不够深入了解,学生的确很喜欢去游乐园、动物园,可当老师出示挂图时性质就变成了看图,难怪学生没兴趣。那么怎样深入了解学生呢?我们的学生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呢?教师又如何找到兴趣和数学之间的结合点呢?首先教师应该和学生平起平坐,位于孩子的高度看教学,多从孩子的角度观察事物。还可在班级中做调查,看看学生对什么样的学习素材,学习方式最感兴趣,然后对情境图进行适当处理和改进。

如一年级(上)《第几》呈现了一幅排队买票的情境图,一教师根据教材情境图意境重新设计了极具情趣的童话故事:小松鼠、小狮子、大象、长颈鹿、小精灵参加森林音乐会,可排队买票时出现了争执,因为他们谁都想排前面(黑板上凌乱地贴着5个小动物的图片),小朋友你能帮忙给他们排排队吗?然后动手让每个学生独立排一排,说一说,再全班反馈。这一童话故事除了具有教材所提供的情境图中以排队承载知识的媒介,且教材呈现可让学生个性化发挥,又具有儿童情趣和探索意义,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情境图的样本是教材的编写者提供的,他们把教学目标具体化为学习素材,以一个个丰富生动的生活场景呈现于教材,这也正体现了“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新课程理念。但教材毕竟只是作为教课的依据,真正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而教师又有着先于学生理解、挖掘“情境图”的机会和研究学生的权利,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理解学生,具体分析,因材施教,情境图教学必将更加灵活、更加新颖、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情境: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教育教学论坛》.

[2]浅论情境图在有效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龙山县洗车中学远教网》.

[3]试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4]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有效策略《考试周刊》.

猜你喜欢
发挥数学教学
充分发挥实训室作用,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浅谈如何发挥好办公室的职能作用
在阅读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如何发挥离退休人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