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缺失与重塑

2015-05-30 17:52周衰国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性缺失

周衰国

内容摘要:很长一段时间一来,语文学科都是作为一门工具型的学科而存在,对于语文学科工具性的过分强调导致了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忽视。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应多注重人文性的回归和重塑,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人文性 缺失 重塑

一.确定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

中学语文教师的职责不能仅仅只是传授书本上的语文常识。当然也不能单纯地依靠成绩高低来评价一个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测试中取得更好的分数。因此放弃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使得学生的学习简化成为了单纯地记和背。教师也喜好以学生成绩的好坏来评判一个学生,这样让有的学生更加出现厌倦某一门课,某一个教师甚至厌恶学校的情绪。因而教师应该转变这种观念,更应该多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全方位、多元化地来看待每一个学生。如果一名教师能够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关心。相信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一定推己及人,做到尊重关爱他人。

二.确定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

(1)注重开放性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自主积极学习才能学到更多自己想学的知识。中学生们迟早会成长进入社会,活到老学到老,教会学生如何去自主学习,这样一种能力的获得远远比仅仅只教授他们课本上的知识要更重要。也许对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讲,可以真正地实现自主学习才是他们的真正愿望。中学生中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能够有一个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因而教师在教学之中应该多考虑学生的看法和意见,给他们更大的自我发挥空间。

(2)实现预习、营造、检查、讨论、深化五位一体的讲授模式

注重预习。预习包括两个部分即课前的预习和课上的预习。如果学生没有好好的预习,就不能很好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上课的前一天就布置好预习的任务,学生自主在上课之前完成自学的任务。最通常使用的自学方法是:三读二查一见疑。三读,便是要对所学文章最少读三遍:第一遍,将文章读顺,圈点字词,明白大意;第二遍,朗读文章,将思绪理清,挑选出有效信息;第三遍,将要点掌握,细心斟酌文章,归纳总结出文章中心思想。二查,就是要求学生翻查字典查找不理解不会的词句。一见疑,在完成以上两步以后,学生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标记在书上。这一个环节是学生自己积极地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三.确定教学内容,宣扬人文性的回归

(1)将阅读的权利交还给学生

现如今的语文教学的情况,教师将备课的着力点放在了知识点的梳理上。讲解课文也按照固定程式进行分解,从原本浑然一体的课文中找出所谓的重点词句加以分析,极大的将学生的本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了,语文的学习也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程式学习。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培养出学生的感悟能力和体察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爱上阅读,将语文的学习和阅读感受作为生命中重要的需求。

(2)增加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互动交流

教学活动不应该是一个单线的模式而应该是一个双向循环的模式。 在中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还有阅读的文章这三者是本就是互相影响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通过阅读的文本将所得知识和方法发送给学生,但是教师同时也是信息的接受者,接受来自阅读文本和学生的反馈信息。在这个循环的模式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一方面他们要接受阅读文本的信息也要接受教师传授给他们的信息,同时另一方面,学生要将自己学会的知识通过各种方式反馈给教师。这种互动的阅读教学方式能使教师、学生和阅读文本三者达到统一,从而实现课堂阅读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成绩的目的。

语文的课堂上不可以缺乏人文的精神,语文的教学应该更加的感性,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将学生作为体现人文精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语文课堂真正的教会学生如何体会生活,体会人生,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尤海军.小学语文人文性实践活动体系设计的构建[J].才智,2014,04:179.

[2]韩士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人文性课堂[J].学周刊2014,11:145.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性缺失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探究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问设计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让语文课堂充满感性的阳光
谈新课程下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渗透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