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坚 曾小勤
【摘要】学生主要要务是学习,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学成果的杠杆。然而,部分同学出现了学生成绩杠杆失衡状况,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更可能滞后学生成长,甚至影响学生未来的前途。当前,学习成绩警铃已经敲响,加强对学生管理,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致力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势在必行。
【关键词】学习成绩;学生管理;学习态度;学习目标
一、学习成绩问题概况
通过对考试等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学习成绩概括主要表现如下:
(1)挂科率过高。按照期末成绩为参考,挂科率达50.06%,其中部分课程卷面合格率紧为4.72%,严重背离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成果。
(2)学生干部挂科率过高。从数据上分析,学生干部挂科达18.95%,平均每5名学生干部就有1人挂科。
(3)单人挂科率高。据统计,单人单门挂科3门(含3门)以上,达26人,占总人数的16.57%,其中最多一人挂科7门。
(4)纵向对比,班级整体成绩下滑。就上学期学习成绩与前一学期进行纵向对比,尤其是成绩构成比例,整体下滑。优秀率从11.08%下降至8.18%,合格率从95.27%下降到49.94%。
(5)横向对比,个人成绩下滑。从整体情况看,5人次成绩提高了,但68人次成绩出现了下滑,下滑比例占学生总数43.31%。
综上各种数据来看,提升学习成绩更应当成为当前工作重点,积极推行并学习改革,推动学习动力,推进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绩迫在眉睫。
二、成绩不理想原因分析及提高学生成绩缘由
(1)学习态度不正确,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源于正确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然而,与学生在交流中发现,大部分同学只是在“混大学”或“被大学上”,而不是真正意义的“上大学”。存在着认识的误区,其态度人云亦云,目标只是局限于当前的“玩乐”及“享受主义”状态,从根本上给“优秀成绩”埋下伏笔。
(2)思想松懈,麻木大意。经过了高考的洗礼,很大部分同学已经进入了一种“思想倦怠”休眠状况,对学习存在着麻木或不在意情况。
(3)毕业后发展方向不明确。在调查中得知,69.78%同学对毕业后发展方向不明确,处于“迷糊”状态,更影响其学习动力和效果。
(4)大学“补考论”。当前,受网络或“负能量”影响,存在着“补考论”、“补考万岁”等错误、歪曲认识,严重滞后了学生的学习,更谈不上追求优异学习成绩。
(5)不能协调学习与学生干部之间的关系。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干部挂科达18.95%,平均每5名学生干部就有1人挂科。经了解,其原因有:第一、未能正确认识学生干部及其作用及意义,只是单方面关注学生干部工作,而忽略了投入学习当中去,导致于学习与学生干部性质出现背离;第二、对学生干部引导不够,导致于学习与工作之间存在较大的盲区。
(6)教师授课,学生兴致低下。在调查过程中,从受访对象中反馈信息得知,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课堂气氛沉闷,纪律松散,从而降低了学生求学、求知的欲望,更谈不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7)自身求学主动性不强。在采访过程中,发现56.39%同学欠缺求学主动性,只是抱着“度日”的心态来读书,得过且过。进而出现了旷课、迟到、早退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评成绩。
(8)政策认识不足。对学院制定的《学生手册》中关于考勤、留级等政策规定认识不足。
因此,从多方面分析可知,其成绩下滑或出现补考情况存在着主观及客观等方面的原因。这也是我们当前要面对,并极力解决的问题。
三、提高学习成绩的具体措施和设想
(1)优化班干部队伍结构。班干部是班级班风、学风建设中的“火车头”,加强对班干部的培养,优化班干部队伍结构,是健康、有序、高效推动良好班风、学风建设的源泉。从数据上看,部分班级出现了大面积的挂科,这与班干部的日常班级管理关系密切。因此,首先要对班级主要干部进行精心培养,分享成功经验,认识失败教训,并对“不给力”的班干部进行调整。这才有利于推动班风、学风健康、有序、高效的进程。
(2)召开班干部学习研讨会。通过研讨会分析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和方法。重新给学生干部进行定位,充分、正确认知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
(3)召开“后进生”学生座谈会。通过座谈会,了解、分析其“后进”的原因,端正其学习态度、明确其学习目标,分析当前形式,增加危机感。同时,进一步学习学院《学生手册》等相关政策,从根本上认识,重新定位大学学习的意义,重拾信心,扬帆再起航。
(4)召开优秀学生座谈会。结合优秀学生学习经验,给“后进生”正能量,并制定和推行“以先带慢”的相关措施,极力改变当前“两级分化”的局面,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
(5)召开班级学习主题班会。全面分析班级情况,阐明学习重要性和意义,纠正错误班风及行为,形成良好风气。
(6)发挥党、团各级学生组织的先进性作用。积极推动党、团各级学生组织的先进模范作用,树立学习、工作标兵标杆,推行“手牵手、心连心、一帮一”方案,实现“学先进,做先进”的目标。
(7)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学生成长、成才是老师的责任,作为老师应当从思想上重新认识教育存在的意义。其次,加强与科任老师沟通。与科任老师进行有效沟通,有助于了解、掌握学生动态,及时调整、解决学生问题,这是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一种表现。再次,提升本能,深化职业道德和素质。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树立终身学习、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决心,争取通过最有限的课堂时间,实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最后,作为老师,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应当肩负起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让学生得以全方面发展。
(8)学校与家庭相结合。班主任老师可以通过家访、家长学校等渠道,一方面使家长了解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標和对学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家庭来了解学生在学校以外的一些行为习惯,从而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沟通和配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9)建立、健全并完善考评与反馈机制。考评与反馈,有利于监督和促进工作的开展。考评能直观反映出存在问题,反馈更能反映问题根源。建立以班干部为主,各科任老师为核心的考评与反馈机制,实施有效考评,以每学期作为参考,并全程贯彻在班级评先评优当中。
四、总结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良好班风、学风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成绩不理想,纵然存在着多方面原因,也只有充分认识、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方能获得长远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