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郁婧
【摘要】把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高职药学专业课程的重要理念,加强对高职药学专业的学科设计,加强对高职生进行创新意识的教育,使当今高职药学专业存在的教育教学难题,从中找出一条适合目前高职大学生量身打造的课程,从而為我国的高职课程和改革指明前进和改革的方向。本文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药学专业课程做出改革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 高职药学专业 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234-01
引言
相对于高职药学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在高校对专业课的设置上,没有充分突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药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对药品的相关工作中,没有专业优势,不能为企业的药品研发做出贡献,使自身的专业水平受到限制。因此,高职药学专业的教育工作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进行督导,使学生能够在加强专业素质的过程中,有效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
1.加强终身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成长
高职药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和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对于高职药学专业的大批毕业生很多都是在有关企业的制药厂和药品研发院、药物生产基地、医药研究中心等从事药品 研发、生产和有关销售等各方面工作。基本上对医药专业的毕业生都要求具有非常熟练的业务能力和药品研发操作能力,同时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要求理论知识扎实、创新能力有很高的条件。因此,培养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医学人才在一些紧俏的用人企业中变得非常激烈。
而当今我国高职院校的药学专业的一些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跟不上,基本上教学模式还是比较陈旧,由教师讲解有关课堂理论知识,通过学生的实验和练习,使理论和学习实践有了脱节。对于一些课本中的案例和分析,以及实验有的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对于相关的数据没有及时的更新,与目前的社会和专业情况有些出入。使学生没能体会和感知到药学专业的学术前沿和教学前沿知识,进而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对所学专业不满。而现在的一些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的浮躁、以及学习兴趣的下降,不能理论和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就是明显的迹象。
对于当前的高职院校的突出教学问题,最首要的是把药学专业注重的培养操作能力的课程要求转化为突出培养药学专业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从而为我国在当今的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的培养上加大和提高对高职药学的专业龙头地位。因此,对有关课程的改革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比较实际的意义。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施科学创新方法
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很多教师都具有讲师、副教授的头衔,其专业水平及科研能力还是比较扎实的。同时,各个高职院校还注意吸收一些青年学术代表领军人物,对高职院校的药学专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一大批科研论文的发布使得高职院校药学专业的教师人才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教师对于学生的一些学习和科研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来,使学生得到了学术锻炼,又从中得到更多的知识学习,融汇贯通,加强对学习和科研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于教材的特点,以及有关科研课题的要求,教师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和研讨。把学生分成各个组层,对于学生的特长和基础,让学生各自独立的完成一些科研工作,保证对课程的学习和领悟,安排一些教学和研讨课,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得到最新、最优的学习和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让各组同学进行课题的研究,安排一定的课时去进行方法和学习的上的研讨,有必要的去图书馆及教师请教更为专业药学问题。教师通过鼓励和引导,使学生能够自主创新,得出更优的学习和课题的结果,探索出更为优异的新方法,对药学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更为深刻的领悟。教师应对药学专业课进行深入的讲解,运用最新的科研案例以及最前沿的知识进行分析课程。调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独立操作实际问题等各方面得到训练。
结语
药学专业是一门较为基础的学科,对于教师的讲解和课本的有关课题研讨非常重要,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中,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心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有客观的人数,努力把握教材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运用教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教材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要主动地对教材的一些特点和要求进行改进教学,提升高职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进而提高高职药学专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邹春阳,李本俊,夏平. 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21):114-115.
[2]张立虎, 李艳萍. 高职药学专业化学实训技能课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 2010, (8):167.
[3]周淑琴, 钟明炼, 叶德泳. 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药学教育, 2005, (2):17-19.
[4]顾生玖, 朱开梅, 许有瑞等. 改革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培养药学生创新能力[J].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4(21):3317-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