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倩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基于接受美学理论,将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引入到典籍翻译过程。通过分析“期待视界”、反对历史客观主义、译者的读者身份、译者主体性等理论,将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得以体现,并通过《楚辞》这一实际案例分析总结出典籍英译过程中须注意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接受美学 典籍英译 读者和译者
一.美学与接受理论
最先谈到读者问题的应该是波兰现象学家、美学家因加尔登。虽然他是在《解剖学》中谈的,但其观点还是很有一定意义的。他的观点跟上面描述的接受美学的理论中的与读者相关的观点相似,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首先会形成自己的一个态度,在这个态度的基础上去看作品的特征结构。从另一角度分析就是从读者阅读作品并确定作品结构中确定作品被读者所表现的世界。当然这个世界是不确定的,受读者解读的影响。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等要素都充满了读者在阅读期间所产生的“杂质”。这些“杂质”是主观性的。
美学思潮诞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的联邦德国,其代表人物有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姚斯和文学批评家、美学家伊泽尔。上述两位代表人物认为,研究美学的集中点应该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由此可看出,美学在诞生之初就强调读者的地位,引入“期待视界”的概念,解释读者在接触文学作品或者典籍之前在其内心已经存在一种潜在的期待。这种期待是随着个人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书籍的经验而慢慢产生的一种心理结构。“期待视界”的里理论要求在翻译典籍的过程中,应该以读者为中心,从读者的各方面出发,比如文化观念、接受程度、理解程度等等。
接受理论的主旨主要体现在法国作家法朗士在《乐图之花》中的一段话——“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成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或者换句话说,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心灵相关。”通过这段话我们能理解作品和读者理解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必然存在,但是这种差异会在作品本身和读者自身体验两者之间慢慢减小。法国文学批评家查尔斯·奥古斯汀·圣伯夫说:“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多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从这句话就可看出圣伯夫所持观点为,对于一个好的作者需要对读者有所启发。圣伯夫还认为要想很好的了解一部作品的意义,必须得了解这部作品的作者的相关信息,比如性格、职业、成长环境等等。那从这一观点我们可以得出,要想使典籍英译达到最大的效果,作为翻译者,对于典籍的著者的了解是比不可少的。那此时这位翻译家就有一个作者转变为一个读者,而且是一位忠实的读者——忠实于他要翻译的作品的全部。
二.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理论中有一观点为反对历史客观主义。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都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之前的历史研究要随着历史的变化不断的变化。毕竟作为人其认识是不断的发展变化的,经验是不断丰富的。其实,接受美学反对历史客观主义这一历史观是在狄尔泰、海德格尔等人的哲学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再者,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也是其哲学基础。接受美学家们很多效仿马克思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和商品,来分析作者、读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把他们的关系放在一个发展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去考察,而非一成不变。另外,接受美学还借鉴了本文理论等概念,发展出自己的观点——结构思想和历史思想融合。作品的结构要与历史思想互相结合。上文中所提的“期待视界”便是这一结合的产物。并且开创了接受美学新的研究视角。读者已经不同,已经是历史发展后的读者。那作品必然要适应这种新型的读者。典籍的英译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典籍毕竟是中国传统的东西,可以说是历史的结晶。英译一定要考虑历史性,但也要有所变化。毕竟读者已经发生变化,读者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变化,读者的文化观念也已经发生变化,读者的思维模式也已改变等等,都是在英译的过程中所需要而且是所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接受美学认为接受是读者主观审美再次创造作品的过程。读者通过自己的经验(生活经验、阅读经验等)挖掘出作品中不同的意蕴。作品不具有永恒性,毕竟历史是发展的。只有被不同的历史,不同的社会,不同的读者所不断接受的作品,才是经典作品。典籍作为经典作品,读者对其要求要比一般的作品高,原因也在于其特殊性。但是读者阅读作品时其接受程度不仅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也受到其所经历的历史的限制。在这之外,也受到作品的限制,比如语言的难易程度。因此不会随心所欲的去解读作品。正如上文所述的“期待视界”。当读者面对一部作品时,首先产生一种期待水平,期待着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或者某个场景能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思想,即“从作品中我到底能够读到什么?”。读者的这种期待正好被作者利用,并建立起一种对话的关系。读者问作品,作品回答读者。又或者作品反问读者,读者反回作品。这种对话关系依赖于读者的经验与作者的经验的异同点。
读者的期待水平受到作品的体裁的限制,小说还是散文,读者的期待水平是不同的。另外读者的阅读经验也是影响期待水平的重要因素。读者是否读过同一类的作品,其期待水平是不同的。真正好的作品它会尽量的与读者的期待水平背向而行,产生一定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给读者带来审美上的距离。
三.接受美学影响下的典籍翻译创新
上文一直在用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强调作品在面对读者时应注意的地方,也就是读者的重要地位。典籍所面对的读者毕竟还是多样的。有一般读者、批评家、作家、史学家等等。典籍作为文学作品又面对不同的读者,而且还是接受与中国文化截然不同的读者,其翻译必然需要解决该作品所产生的道德、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提出新的问题,供这些新的读者思考,称为他们所认为的文学作品。往大了说,能够通过译作沟通两个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改变这些国家中不同读者的社会态度。
文学作品所描绘的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很多时候不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这就使得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一种不确定性。文学作品有不确定性,那读者的那种不确定性也就十分的正常化了。读者要么以自己的标准衡量作品,要么改变自己的观点去迎合作品,使这种不确定性能够标准化。在笔者看来,其实这种标准是无需存在的,毕竟那句“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很有意义的。
由此可见接受美学理论对典籍的英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表现在其核心理论——受众的接受理论,也就是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在接受美学的受众接受理论的指导下,典籍翻译的研究有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译者的身份。译者已经拥有了双重身份,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来回转化。既是原作的读者,又是译作的作者。但不管是读者还是作者其对作品的解读是不同的,尽管你始终是你自己。作为原文的读者与作为译文的作者对原作的解读是不同的。一个隐藏在原作者的背后,一个来到原作者的面前。一个被动,一个主动。第二,读者的“期待视野”。在英译典籍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到读者的期待心理,并且要以此为基础。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将译者与原作者的视野尽最大限度的融合,将译文与译文读者的视野尽最大限度的融合。这二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还有一些其他需要注意的,如尽量将读者的期待水平的差异最大化等等。第三,译者的主体性。虽然在上文中一直强调接受美学中读者的重要地位,但随着接受美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应用,不难发现,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才是主体。他是联系读者、原作、译作等各因素的桥梁。
四.从《楚辞》看典籍翻译需注意的问题
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多样的因素,不同语言下的文化因素是不同的,不同国家的文化因素也是不同的。不同文化因素下的读者的接受也是不同的。以《楚辞》为例,作为我国一部重要的典籍,《楚辞》与《诗经》并称为我国诗歌的两大源头,对汉语这一语言和中国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相关资料显示,许多比较著名的翻译者都曾经翻译过《楚辞》,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但是对于《楚辞》的英译的研究始终未引起翻译者的足够重视。毕竟其蕴含的文化底蕴太过丰富,这就给翻译者的翻译带来的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所以在翻译《楚辞》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文化因素以及文化因素下的读者进行系统的研究。其中要注意几点:首先,《楚辞》是一部总集,收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刘向为辑录者。那翻译工作首先要对屈原等作者进行了解,然后对作为读者的作者的刘向也要进行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去翻译《楚辞》。其次,《楚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许多特点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与现代文化和英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典故的运用,语言特色,一些植物名的比喻等等。要将这种差异尽可能地缩小。这主要体现在前文所述的读者方面。一是作为译者的读者身份,而是作为译作的读者身份。这点的把握,诸位在阅读许多译作时便可觉察到译者以读者角度去处理《楚辞》的文化因素时,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的方法。虽然方法不同,各有千秋,但还是都会去寻求最大程度的融合,包括原作、译作、原作者、译者、读者等因素之间的互相“谦让”与合作。
五.结语
对于中国传统的典籍翻译,笔者以《楚辞》为例,其实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现今的,其英译过程中所注意的点在本质上的相同的。本文所关注的视角为接受美学理论,必然从接受的角度来考察典籍的英译过程。毕竟典籍的英译并不只有一个译本,那在评价不同的译本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单从一方面去评价其优劣。但是,接受美学的许多理论,相信在许多译者看来是很具实用性的。正如前文所述,一部有价值的译作必然会从读者接受的角度考虑。毕竟再好的书,它所面对的还是读者,没有读者,何谈作品!鉴于笔者自身能力有限,上述内容可能存在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韦忠生,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旅游文本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孙艳燕,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夏洛的网》两个中文译本对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3]冯恩玉,从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看多个文学译本并存[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韩梅,浅析读者的期待视野对文学翻译的影响[J],才智,2009年23期.
[5]李艳芳,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论习语的翻译[D],郑州大学,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