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业职业学校教材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2015-05-30 04:47李春涛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岗位

李春涛

[摘要]通过教学实践,发现目前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的教材存在许多不足,如教学目标的职业性不明确、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组织与工作过程存在不一致性、实训占的比例较少等等。中职学生技能大赛的举办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技能大赛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教材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90127

在各级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关注下,农业职业技能大赛开展得如火如荼。农业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对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都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一、目前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教材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职业性不明确

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市场为依据,使教材知识内容与职业资格、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全面对接,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教学目标要体现岗位内涵”。而现在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的教学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忽略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所以,难以使“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全面对接”,没有体现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特点。

(二)教材内容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

现在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的教材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其理论性较强,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这就造成一些毕业生难以适应企业的要求。

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农业技能大赛中,有的选手操作不熟练,有的选手不按照规程操作,动作不规范,从而使比赛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正是因为教师在辅导相关内容时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教材内容的组织与工作过程不一致

现阶段中等农业职业学校所用的教材基本是高职高专的教材删减,或其他培训教材增加了一定比例的实践内容。绝大多数教材还是以学科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而与行业企业的工作过程不一致。

如在技能大赛的园林植物修剪、农机具修理项目中,有的选手不知如何下手操作,有的选手操作程序衔接不流畅。这就是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的组织过于呆板,没有与工作过程相一致所造成的。

二、技能大赛为教材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途径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与行业企业的需求相一致

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那么,课程的目标也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一方面,学校可派人到企业,到人才市场进行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业务知识、操作技能的要求,以及对专业教学的意见;另一方面,可创立“校企长期合作”的办学模式,邀请企业实际岗位相关人员,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参与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及修正。

技能大赛的举办,为职业学校和企业搭建了一个人才培养的平台。如农业技能大赛中职组中的种子质量检测、园林植物修剪、农机具修理等项目都是紧扣市场需求,经过与相关用人单位深度调研后精心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使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更科学。

(二)教学内容要与现行职业岗位要求相适应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与国家颁布的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这是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了的。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要紧紧围绕着职业岗位的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让学生多学一些和他们将来的职业岗位相关的实用知识与技能。

(三)教材的内容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组织

就业导向教学模式下的专业课程,应彻底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力推行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项目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工作任务为导向,贴近企业,贴近实际”是职业技能大赛项目设置的一大特点。项目设置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这就要求课程内容的组织必须贴近生产实际顺序。在职业技能大赛中,每一个参赛项目都有十多门课的内容,这不是一个教师可以承担的,需要多名教师互相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这就要求在技能大赛培训过程中,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进行组织。例如,会宁县郭城农业中学连续四届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技能大赛中职组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就是技能大赛指导团队通力合作的结果。

(责任编辑袁妮)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大赛岗位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