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用英语提问的能力

2015-05-30 23:32:51王燕燕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3期

王燕燕

【摘要】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始终掌握着课堂提问的主动权,课堂局限于教师提问和学生的单向交流,针对这些现象,本文从三个方面:让学生“敢问、会问、想问”,让教师将提问权还给学生,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提问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提问 敢问 会问 想问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14-02

在我的日常教学中,时常以free talk作为一堂课的开始,free talk意在培养学生的口语水平,而我的free talk时常以师生问答为主,但是久而久之我觉得学生的口语并未有很大的提高。Free talk对于学生提高口语水平的作用是肯定的,于是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我的free talk出了问题?

通过反思我发现在我的free talk中我总是采用我问学生答的方式,包括在平时的听课中我也发现:老师总是紧紧的抓住课堂提问的主动权,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是受“拷问”的一方,教师总是在启发,导答,根本听不到学生提问的声音。英语课堂总是局限于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单向交流,而忽略了师生的双向以及生生间的多向交流,看似整堂课有问有答气氛热烈,但实则缺乏交际意义。而这种单向交流只会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久而久之就导致了学生缺乏主动提问的意识,缺乏质疑的信心和能力,试问一个英语学习者都没有向别人提问的意识和能力,长此以往他的口语能力如何得到提高?因此我觉得培养学生用英语提问的能力有很大的必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有意识的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创设氛围 让学生敢问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应该推动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而提问是突出学生主体的载体。在课堂中老师不能总是紧紧抓着提问的主动权,课堂的主体本来就是学生,那么提问的权利也应该交还给学生。学生提问能保障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因此,教师首先应该要转变角色,提高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意识。当然将提问权给与学生并不是说老师的提问示范便不在重要,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是一个过程,教师应该教学生提问,再指导学生提问,最后当学生掌握知点后才能独立,自如的提问。因此,在我的教学中我每设计一个教学环节、教学任务,首先先想一想这个活动是否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开口,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

总之要让学生敢问,教师首先要提高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意识,将提问权利交给学生,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热情。

二、趣味操练 让学生会问

学生敢问的同时还要会问,这就需要考虑学生的语言程度,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才能让学生会问。

1.创设交际情景 掌握语言知识

语言是用来交际的,而我们的英语学习并没有很好的大环境,那么在课堂的小环境中,教师应该多创设一些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角色扮演、调查等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在这种创设的情景中,学生不仅可以真实的理解语言,而且可以灵活的运用语言,并同时获得情感的发展。

2.以游戏为载体 实现问句的操练

少儿的思维水平处于表象、直观的阶段,有着天真浪漫、活泼好动的天性,对任何新颖有创意的活动都有好玩的思想倾向。游戏刚好符合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英语教学中大量的语言是通过实践来掌握的,游戏规则为儿童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儿童在游戏中必须与同伴交流、练习、理解。通过游戏儿童语言的发展充满了多元化和趣味性。因此,游戏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儿童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如,在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掌握了很多新的问句时候,我时常在课堂中和学生玩sausage的游戏,游戏规则:老师或者选一位同学上台,无论下面的同学问什么问题,台上同学或者老师只能以sausage来作答。

——Whats your name? ——Sausage.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Sausage.

——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 ——Sausage.

——Who is your best friend? ——Sausage.

——Why do you like sunny days? ——Sausage.

在玩游戲时,同学们时常开怀大笑,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不仅让学生巩固了问句,也刺激了学生提问的欲望。而当学生语言知识熟练后,也可以要求回答的学生用完整的句子回答,如“My name is sausage.” “I go to school by sausage.”“My favorite animal is sausages.” 这样可以增加游戏的难度。

三、创建信息差 让学生想问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能在教学中创设认知冲突,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障碍和不协调因素,就可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动机。如果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那么学生便会很乐意的用英语进行提问,创设信息沟便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信息沟”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信息的不可预见性及交流双方存在信息差距,有了这个信息差距,学生就能带着好奇心积极主动的进行提问。

1.巧用图片、实物,引导学生提问

图片具有色彩鲜艳,直观生动的特点,在提问中巧用图片,也能激发学生进行提问,直观的视觉会给课堂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一:在pair work的练习中,我将两张相似图片发给两位学生,规则是不能看对方图片,可以通过像对方提问来获取信息。

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对话:

S1: Are there horses in your picture?

S2: Yes. There are two horses in my picture. Whats the weather like?

S1: Its cloudy. How many trees are there?

S2: There are four trees in my picture. Is there a plane in your picture?

S1: No. There is a helicopter. Have you got a toy helicopter?

S2: Yes, I have. ….

案例二:在学习 “What does he/she do?”时,我出示了一张朋友的照片,老师一说This is my friend. 学生马上开始了提问:Ss:Who is he?Whats his name? How old is he? Whats his hobby?

2.开展真实话题

英语教学要体现生活,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并试着从生活中寻找问题。

如学生掌握how many句型后,在课堂开始的free talk中可以以How many 作为一个话题,学生可以自由的问老师或者某位同学,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下是一些学生的提问:

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

How many books in your bag?

How many English/Chinese…books do you have?

How many windows are there in our class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