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发展,新的历史时代对军队战斗力的生成提出了更高更有力的要求。人是军队战斗力的决定因素,而作为“兵头将尾”的士官无疑成为了将武器与人有机结合的关键因素。用兵之法,教戒为先。本文就针对现代士官任职教育的现状谈谈如何正确认识士官任职教育以及进行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改革方法。
[关键词]士官任职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发展
随着士官任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也有很多的困惑和迷惘。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对士官任职教育认识不清造成的。
一、从教育到“教育”
教育学指出,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部分。三部分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各个要素本身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系统状况的改变。士官院校任职教育也在这个教育范畴之内,因此对于士官任职教育的分析就从这三方面来看。
1.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他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任务和使命。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一类人的统称。笔者认为依据此观点,士官院校的教育者不仅包括具体实施教育活动的教员(老师),还应包括对教育活动起指导作用的院校一级领导和规划、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相关部门的人员。方向明确、保障有力、教学有效三部分缺一不可。
2.学习者主要是指受教育者,比起教育者,学习者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并由此影响到各自的学习兴趣、能力和风格;不同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所遭受的问题和困难不同,进行有效学习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士官院校的学习者是士官。作为军事人才资源,士官人才除具有一般人力资源的基本特性外,还具有特有的属性,突出表现在作用的军地两用性、使用的强制性和价值实现的不可视性及难以度量性三个方面。他们不同于地方院校的学习者和部队院校的学历教育学习者。
3.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具体到军队院校士官任职教育来说,在确定了教育的目标和教育对象之后,教育教材和教育的方法无疑是要随之改变的。几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这种改变是一种推倒重来的改变,幻想着缓慢的、一点一点地改变是不行的,必须紧贴部队士官岗位需求,探索一条全新道路。
二、士官任职教育现状
1.教育理念滞后
当前士官教育的定位,与时代需求以及对士官素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异,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在士官教育就是一种以职业为基础的教育的认识上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及时、合理地提升。任职教育不同于以往的学历教育,它是一种必须以培养驾驭未来战争所需的实用型高层次人才为目的,以适应战场复杂环境、判断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最终评价指标的特色教育。
2.在教育环境的构建和开放性上存在认识偏差
当前军队院校的士官教育,开发步伐迟缓。1.重视“硬环境”忽视“软环境”。目前,一些院校对校园外观环境的构建较为重视,忽视了对人文环境、和谐环境及增强“内功”的构建。2.重视管理忽视教学。只是重视管理层面,而忽视了管理与教学的内在联系,使管理和教学不能有机地统一起来。3.对既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对图书馆、现代教育资源只注重“有”,不注重“用”。4.实践性教学场地严重不足,赴部队实习效率低下,影响了实践性教学的正常开展。
3.课程设置缺乏创新
每门专业都有相对科学、规范的课程设置,但从目前情况看,士官培训专业的课程设置受传统模式的制约较多,难以适应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满足部队岗位任职需求。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比例失调,难以体现出专业技术教育的特点。2.课程设置创新力度不够,课程设置沿用传统的较多,现代前沿领域的应用较少。
三、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的转变
1.士官任职教育的理念是以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为本位。正是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强调部队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不强求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对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学的要求是以“必需”和“够用”为度,追求的不是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而是侧重于理论的应用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用结合、急用先学,要求最大限度地贴近工作岗位,重视所学的知识、能力直接、快速转化为部队战斗力。
2.教学模式是介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中间环节,它是根据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而制定的教学活动组织、设计和调控的策略体系。因此,教学模式运用的根本性目的是为了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
(1)士官学员属于形象思维型的个体,对某一行动过程中经验性、策略性知识的掌握相对容易,而对陈述性的理论知识却相对排斥,因而士官院校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中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突出士官任职岗位工作过程中应用的经验、策略,相关的概念、原理适度够用即可,符合士官人才培养的定向性要求;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与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序列相一致,针对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传授相关知识,符合士官职业能力形成的基本规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服务,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
(2)士官学员的形象思维智力类型,是一种面型甚至是体型的思维。这就决定了学员在认知的过程中,必然要与周围的情境发生联系,作为活动的主体参与其中。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员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员往往作为听者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又由于其文化基础较差、理解能力不强,对理论学习存在畏惧心理,课堂上往往是一处听不懂,下面内容的学习就跟不上,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其总是在教学中受挫,没有成功的体验,直接导致了对学习丧失了信心,失去了兴趣,求知与发展的动力严重不足。
因此,士官教育教学模式必须要建立起学员主体参与活动的教学新格局,确立学员的主体地位,以學员为本,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有目的、有意识地训练科学思维,培养独立探究精神,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简介:邵华,女,河北石家庄人, 武警杭州士官学校基础部机电基础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机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