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习题教育价值的挖掘和利用

2015-05-30 20:47薛力展王孝德
新校园(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课后习题教育功能对比分析

薛力展 王孝德

摘 要:课后练习作为教科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价值是不容忽视的。新教材正文后的练习既有与课堂教学同步的思考题,也有帮助记忆、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复习题,更有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思维扩展的研究题。本文对课后习题教育价值的挖掘和利用进行论述,以巩固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课后习题;教育功能;对比分析

为了更符合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2年浙教版《科学》教材进行了重新编排,对课后练习也进行了改编。本教材的编写是在充分調查与分析原教科书使用的情况下,着力改进教材原有的不足。教材的改动充分考虑适应本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生活经验以及与其他学段相关课程的衔接,围绕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课程总目标进行精心选择与组织。课后习题作为教科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价值是不容忽视的。2005版的教科书中课后习题的作用,都是侧重在知识的巩固这一层面之上,近似为课堂正文教学内容的陪衬品。新教材正文后的习题既有与课堂教学同步的思考题,也有帮助记忆、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复习题,更有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思维的扩展的研究题,还专门设计了一些调查活动,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等学生感兴趣的题目。下面以浙教版七年级上、下册2012版和2005版的课后习题为载体来阐述。

一、新旧版《科学》教材课后习题比较

1.2012浙教版《科学》教材与2005浙教版七上、下《科学》教材课后习题题量及平均分布比较

对比2012浙教版《科学》教材与2005浙教版七上《科学》教材课后习题题量及平均分布,我们发现:教材总的章节没有变化,题目总数也没有发生变化,然而每个具体的章节平均数分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第二章由原来的平均数3.17变为4和3.3变为4.17,题量平均数明显增加;第四章稍有增加;而第三章由原来的平均数4变为2.57,明显减少。一则因为这节的内容删减了很多要求较高、较难的内容,二则因为这节的内容主要落实科学探究方法的训练和科学精神培养的要求。同样比较2012浙教版教材与2005浙教版七下教材课后习题,总量上变化也不大,发生变化较大在第二、第三章。第二、第三章分别是“对环境的察觉”和“运动和力”,章节内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趣味性强,充分体现科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课后习题也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这样的改编正是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对科学知识进行有选择的了解、思考,然后内化,以形成自己的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

2.2012浙教版《科学》教材与2005浙教版七上《科学》教材课后习题题型比较

统计2012浙教版《科学》教材与2005浙教版七上《科学》教材课后习题题型,明显增加选择题和查阅类题目的比例,更注重基础,安排由浅入深,形成梯度,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选择的平台。基础题是根本,体现的是所有学生都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而实验与探究是在能力与情感方面进行着重培养,是可以选择处理的,体现了一定的选择性。

统计2012版与2005版七下课后习题题型,我们发现每个题型都增加,再仔细对照书本课后习题,发现选择题、填空题等都渗透着“实验与探究”类题目。经过一个学期的规范性的科学探究,学生初步学会科学探究各环节。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初中三个年级探究活动的安排应该采用螺旋式结构,即从学生对探究活动的整体认识开始,到探究活动涉及的各个环节的训练,再回到学生自己去设计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本册正处于探究活动各个环节的训练,增加了“实验与探究”是非常合情理的。

从以上的统计中我们发现,表格类的题目还是非常少,希望将来在更新的版本中有所增加。

二、发挥课后习题优势,实现科学教育目标

课后习题,毫无疑问,再也不能只是作为巩固知识记忆的工具而存在,必须发挥出其自身的优势以帮助实现中学科学教育的目标。

1.从习题的题型样式研究,丰富多样的题型设置代替了陈旧的课后习题

对旧的题型翻陈出新,不但增添了《科学》教科书的色彩,而且有利于帮助教师改进教法。如2005版“地球仪和地图”的课后第4题“画一张你家住房的平面示意图”改成2012版“画一幅你家住房内部的平面示意图”,将“张”改成“幅”,量词更加准确;同时“住房内部的平面示意图”对学生来讲熟悉、具体、可操作性强。又如:2005版“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课后第3题“循环系统由哪些器官构成?举出循环系统所具有的1~2种功能。”改成2012版“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举出消化系统所具有的1~2种功能。”“构成”改成“组成”更具科学的宏观意义,“循环系统”改成“消化系统”更加深了与教学内容相衔接,因为教材介绍的就是“消化系统”,既可以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又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同时,也让教师明确“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遵循教学规律,不得任意拔高和增加教学内容”。

2.选择题目内容关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主动与被动的联系、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从选择题目内容研究,选择题目内容时不再只重视学生对科学中的概念性、常识性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开始关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主动与被动的联系、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让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了解科学知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通过自己亲身实践,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如2005版“常见的植物”课后练习第3题“课本中介绍的几类植物中,结构最简单的是哪类植物?结构最复杂的是哪类植物?”改成2012版“观察校园中生长的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这些植物的生活环境。”这样可以避免死记硬背各种植物的特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各种植物的特征。而且明确观察地点“学校里”,进一步让学生明确“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如2012版“汽化与液化”的课后题目选择了煮鸡蛋,戴眼镜吃汤面等这些生活情景,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将汽化与液化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符合新课标提出的“收集身边的物理变化”及新课标新增的“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的特点”。2012版在“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的课后就选了“从有关的杂志、报纸和相关网站上收集世界上近几年有关火山、地震的报道和资料,并将这些火山、地震发生的地点标注在世界火山和地震分布图上。”火山的分布是这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仅仅通过教科书中的世界火山分布示意图来指导学生寻找火山的分布规律,总有点纸上谈兵的感觉;让学生在收集世界发生的火山地震的过程中,通过自己亲身的探索,很好地将课内的火山地震学习与课外真实发生的火山地震事件、区域联系起来。另外,在进行火山、地震部分的学习时,由于学生年纪小,对于火山和地震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但是他们在的收集过程中会发现这些发生火山和地震的区域,有很多地方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或大城市,可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树立认识自然、战胜灾害的坚定信念。

3.从反映课程改革精神上研究,能做到灵活到位

新版教材对课标中提出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上的要求都把握得较好,尤其是新课标中提出的一些关于“初步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要求,比2005版教科书中的课后习题有了明显的进步。2005版“常见的动物”课后练习第3题“现有7中动物:鲸、蟹、蝴蝶、麻雀、乌贼、袋鼠、蚱蜢,你能根据哪些特征对他们进行分类?”改成2012版“现有7中动物:鲸、蟹、蝴蝶、麻雀、烏贼、袋鼠、蚱蜢,你能根据哪些特征对他们进行分类?如果你对这些动物还不熟悉,可先通过互联网或图书查阅相关资料。”这样的改动,一则尊重学生原有基础的不同,二则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这节的第4题:饲养一种小动物,对其形态和生活习性等进行观察和记录,撰写观察报告。这个练习其实是对书本探究“蚯蚓是怎样生活的”的调整。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喜欢观察蚯蚓的,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去观察,动力会更强些。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困惑“探究什么”这样的问题,因此先要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探究的问题(目的),选择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然后到户外观察和实验并记录观察和实验的结果,最后整理和讨论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这样才可以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科学观察的技能的作用。

4.挖掘习题的人文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从发挥习题的作用上研究,新教材注意到使习题不仅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锻炼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而且有意识地挖掘其人文教育的功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如2012版新增内容“泥石流”课后第2题:列举可能加剧泥石流危害的三种人类活动。泥石流是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近几年发生频率有明显上升趋势,除了自然原因外,人类活动对泥石流发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形成泥石流的一个重要因素。再如2012版“物质的比热”这节内容,比热概念对七年级学生来说非常抽象,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形成“不同温度的物体之间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能够改变物体的温度”,这节的课后题目选择用水给牛奶加热,使学生了解海难发生后,海水温度与人预期可能存活的时间等人文知识。水温度高,牛奶温度低,它们之间发生热传递;海水的温度低于人体的温度,海水吸收人体的热量后,人的体温会下降。当人体无法依靠自身的调节维持正常体温时,就会出现危险。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能为生活实际服务的人文精神。

三、课后习题的使用途径和方法

1.将课后习题内的情境创设为教学情境,作为课前导入或即时小结之用

如七下第二章学习“光的折射”时,我的课堂导入就是利用课后习题的第5题: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请解释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这个实验很简单,实验的器材又很生活化,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点燃,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时也给学生一个信号,实验不一定都要到实验室做,实验就在我们身边。

2.对课后习题进行形式或内容的改变,使之多样化,实现教学功能的扩展

如七下第二章第2节课后第2题,原题是“耳朵贴在足够长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轻轻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声敲打的声音?为什么?”,我将其改编为“一个人耳朵贴在足够长的装满水的铁管一端,让另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这个人能听到______次敲打声,首先听到的声音是由_______传来的。”进行这样的处理,需要了解题目原有的教育目标。该题目主要是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介质,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这样将问答题改成填空题的处理较容易地实现习题难易的转换,又可以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原来题目的“为什么”能听到几个声音,学生思考时可能会有些乱,但是改编后“首先听到的声音是由______传来的”,学生马上有思路。与此相类似的中考题(2010绵阳):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个敲打的声音,这个事实说明( )。

A.敲打在空气中形成了两个声波

B.声波在空气中发生了反射

C.声波在铁管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四、课后习题在使用过程中的弊端

一是教材课后习题的难度偏低,题量偏少,题型不够全面,特别是表格类仅有两处,多数情况下不被教师所重视。即使是有,也仅作为新课内容的简单复习,有些教师甚至直接将中考题目拿来作为学生课后复习的材料,忽视了学生本身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心理上的差异。

二是对于网络查阅资料这块,2012版教材非常重视,2005版教材只有5例,而2012版教材达到12例。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却又矛盾重重。学生常常借查阅资料之名,上网玩游戏,家长的监管力度和水平也不同。

总之,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新版教科书的课后习题设置都力图体现时代性,结合学生的特点,在对原有的简单概括的陈述型文字进行改变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心理,开拓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而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需要教师对教材有足够的认识,能够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敢于创新,用新颖恰当的方式使用教材。通过课后习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客观分析学生当前的状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和调整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课后习题对学生自身也同样具有反馈的功能,学生可以通过做习题知道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实现自我评价与自我反馈,激发并维持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郭,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邱颖.高中生物新教材课后作业系统及其应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课后习题教育功能对比分析
基于儿童立场,让课后习题变变样
围棋教育功能的探索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中外优秀网球运动员比赛技术的对比与分析
浅谈中国电视媒介教育功能及思考
初中数学课后习题设计问题分析
以“课后习题”为抓手,有效突破语文“文本解读”的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