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2015-05-30 19:04:54于璟琛
科技资讯 2015年30期
关键词:合理应用注意事项物理教学

于璟琛

摘 要: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物理学教学中,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辅助实验,提高效果;提炼知识,提高效率;双向传输,师生互动;创设环境,深入探究。同时多媒体运用于物理教学,要注意其辅助性、科学性、实用性和交互性,应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获得较好的教學效果,完成学科教学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 物理教学 合理应用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146-02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教学挂图和教学模型是传统直观教学的主要手段,由于演示实验现象瞬息即逝且有的效果相对较差,静止的挂图不能看到物理现象,这使学生不能在直观感知上理解物理知识,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使物理教学更为形象,具体逼真,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

1 物理课堂教学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1.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高物理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创设物理情景,以形象生动的物理画面替代抽象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多媒体教学声形图色并存,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可以充分释放出来,可以在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下接受和理解知识,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声学教学中,可将各种声源应用录音录像展示,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再如在左手定则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可将通电导线在磁声中所受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动态展现出来,学生易理解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通过软件模拟,以栩栩如生的动态情景代替教材上抽象静止的画面,难度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相应也得到提高。

1.2 辅助实验,提高效果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灵魂。由于受到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不一定均能获得理想的实验效果。物理教学中,有的实验具有较小的可见度,学生有时难以观察到。要想使全班学生看清楚,教师只能轮流让学生观察,这不但浪费时间,实验效果也较差,而运用投影放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可通过投影显示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和读数方法:画出电表的表面刻度盘和双量程接线柱在基底片上,将电表的指针画在动片上,用子母扣扣在指针转轴处并铆合动静片,转动指针指在一定位置,并用带颜色的小圆片放在相应的一对接线柱上,即可训练学生读数。

对于那些受尺寸限制不明显不易成功的实验现象可通过幻灯片投影实物的方法成功显示出来。如可将投影、实验和投影片结合起来显示磁感应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投影片,强化了感知并增加了可见度。

利用计算机模拟辅助物理实验,实现现象直观形象,化小、远为大、近,不但可以改变时空,而且快慢可调,动静结合,重复性较好。如在楞次定律教学中,可向学生展示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变化的动态模拟等形象的物理画面。

在实物演示实验中往往存在可视度低、较快的实验过程、较大的实验误差等缺陷,不仅不能说明问题,而且得到不能令学生信服的实验结果。如演示牛顿第二定律2 min即可完成,实验过程较快,不易控制小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将多媒体与实物有机结合起来,即配用动画放慢小车的运动过程,学生自己完全可以从观察的现象阐述定律内容,获得较为满意的实验效果。

1.3 提炼知识,提高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往往只能获得感性的不全面的物理知识,这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归纳、概括、总结和提炼,从而得出规律性的结论,这样学生获取的知识理解较为透彻。

知识提炼过程可应用多媒体这一手段完成,这不但快捷高效,而且归纳总结的语言叙述不是单一枯燥的,尤其适用于复习课教学。复习课应用这一手段,事先用投影片画出备好的重点突出的主线复习框图,教学中投影到屏幕上,相关知识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得到系统复习,学生回忆快,不仅可以牢固记忆相关物理知识,而且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如可从构造、判定方法和决定因素等方面比较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异同,动态展现磁铁插入和拔出线圈原磁场的方向、磁通量的变化、感应电流及其磁场方向、原磁场与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关系深入理解楞次定律,进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物理规律。通过实验学生获得了感性知识,再通过理性分析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形象透彻,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

1.4 双向传输,师生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必须积极互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处理好,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试题,随堂抽查几名学生并将答案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或者教师给出正确的和错误的答案,让全班同学评改,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老师要详细讲解。这样,通过信息双向传输,课堂上师生互动,气氛活跃,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发现先想探究规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达到师生共赢的目的。

1.5 创设环境,深入探究

探究教学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首先,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和教学资源的不同,创设一种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探索物理规律和知识,完成单元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动手实验、查阅文献等方式,体验探索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在探索中逐步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教学单摆时,提供单摆实验装置、测量工具和振动图像于多媒体课件中,同时提供改变摆长、摆角、摆球质量和地理位置等不同的物理环境,根据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运用探究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相关物理知识。

2 应用现代媒体教学的注意事项

2.1 多媒体的辅助性

多媒体的辅助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能取代教师。因为多媒体并能代替师生互动、知识交流和情感交融过程,人脑仍是最好的交互工具,教师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其作用在于设计、组织、实施教学和策划控制多媒体,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导演,多媒体只是众多教学方法的一种,可看成道具,导演必须合理运用各种道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其潜能,在保质保量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是物理实验不能为多媒体所替代。实验是发现物理规律的重要基础,不能完全用多媒体提供的模拟实验替代真实的实验,以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可以用模拟实验替代的包括分子热运动、a离子散射等难以观察到的围观现象和核裂变、天体运动等不易或不能做的实验,而电场线演示、波干涉与衍射等可见度低的实验,平抛、简谐运动等不易控制过程的实验,静电实验、静电屏蔽等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不易成功的实验,在真实实验做完之后,可在不违背物理教学原则的前提下用多媒体辅助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2.2 多媒体的科学性

科学地阐释物理概念规律和展示时间顺序、科学地模拟和表现场景和实验以及声音搭配、科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多媒体教学科学性的重要体现,必须生动形象地揭示科学而严密的物理规律,不能只顾画面生动、色彩鲜艳、声效特异而喧宾夺主,这会导致学生不注意教师传授的知识,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意义和作用,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2.3 多媒体的实用性

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主动应用探究性教学是多媒体实用性的体现。而有的教师将课件作为板书,学生不能发挥自己的积极思维能力,注意力被不断变换的画面所吸引。并且多媒体教学并不适用于所有教学内容,这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资源等基本条件,合理運用教学方法,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4 多媒体的交互性

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考虑如何进行师生互动和信息及时反馈,课件打开和退出要方便,具有灵活的翻页、跳转和暂停功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避免课堂教学陷入尴尬的境地。

参考文献

[1] 史献计.基于信息技术的物理探究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2(32):46.

[2] 李明哲,张安.浅谈信息技术在物理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理科园地,2014,10(1):45-47.

[3] 高晓燕.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应用探讨[J].电子世界,2014(20):363.

猜你喜欢
合理应用注意事项物理教学
夏季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1-28 15:49:26
注意事项
请四大名著的作者吃饭,有哪些注意事项
学生天地(2019年35期)2019-08-25 08:58:12
说明文写作注意事项
史料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谈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以及管理措施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42:42
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