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劝学篇》中“中体西用”思想

2015-05-30 11:53王丹
2015年34期
关键词:中体西用张之洞

王丹

摘要:“中体西用”思想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虽然“中体西用”将“中体”与“西用”分开来看,是其一大弊病,但这种思想仍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对当代社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体西用”;《劝学篇》;张之洞

一、“中体西用”产生背景及其思想内涵

“中体西用”是中国近代社会重要思想之一,《劝学篇》是“中体西用”思想的代表作,也是集中表达张之洞思想之作。“中体西用”思想的产生有特定的历史背景。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被迫打开了国门,中国开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来自西方的文化、制度、思想等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的签订,给一些有识之士带来了现实的危机感,他们开始为国家、民族寻找出路,并深刻认识到西方器物文化的先进性。张之洞一方面感到国事正进一步衰败,一方面又担心西方新学会对中国名教纲常产生冲击,担心中国千年以来的政体、社会结构解体。因此,张之洞撰写了《劝学篇》,阐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表明了自己既不是激进派,也不是墨守成规的老旧派,他采取了一种“中庸”的方法,试图利用“中体西用”来达到社会平和变革的目的。但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并不可取,任何一种动摇国家政体、社会结构的变革都是产生于血与泪之中的。我们不可否认,“中体西用”的思想对当时社会进步也产生了一定作用,《劝学篇》表述的社会变革方案有一定地可取之处,对现代社会吸取西方某些制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体西用”实际上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称。“中学”包含着中国传统的纲常礼教,“中体”是不可变的,是治国的根本。“西学”包含了西方的“器”与“法”“制度”等,但并不包括用西方资产阶级制度代替封建基本制度。历史上,改良派与洋务派曾经都采用过这一口号,但是两者对“西学”的内涵理解并不相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制造工艺。”①而改良派的“西用”则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等,还包含了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方面。从《劝学篇》中看,张之洞这样评价中学与西学的关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②“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③也就是说,“中国是变法的基础、载体”③变的是法,而不是国。吸取西方的科学技术与制度,不能动摇国之根本,变法以后要仍能体现中国的社会特点。如果变法将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弃而不用,那么中国也就不能称之为中国了。

对于“西学”来说,虽“西学”为外学,但张之洞明确提出了:“西艺非要,西政为要。”④在他看来,学习“西政”比学习“西艺”更重要。张之洞所讲的“西政”涉及了教育、经济、军事制度改革。对于教育他提出:“救世必自变法始,变法必自变科举始。”⑥除此之外,张之洞对“西学”的广泛理解还体现在“民权”与“宪政”上。从《劝学篇·正权第六》中,可以看出,张之洞是反“民权”但并不反“立宪”的。张之洞指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⑤他认为,清政府仍有能力维系国家存在,然而“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倡此议者岂能独安独活?”⑥张之洞又列举了法国作为例子:“昔法国承暴君虐政之后,举国怨愤,上下相攻,始改为民主之国。我朝深仁厚泽,朝无苛政,何苦倡此乱阶以祸其身而并祸天下哉!此所谓有百害者也。”⑨张之洞所认为的“民权”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西方民权,他反对“民权”是因为建立“民主之国”而会出现“上下相攻”、“纪纲不行”,国家大乱。他认为“民权”与“立宪”并无必然联系,他反对民主制下的立宪,但不意味着他反对君主制下的立宪。在这点上,张之洞将“民权”与“立宪”割裂开来,而西方的民权是立宪所体现的一种精神,二者不可分割。此外,张之洞在学习“西政”时,只看到表面制度,并未了解内在精神。这也是“中体西用”的弊端。

历史已经证明,“中体西用”并未使中国走向富强,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无关系。实际上,“中体西用”思想是在西方的刺激与压力下,清政府不得不开始寻求变革的情形下才产生与发展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来自西方的压迫,清政府不会自行打破现有的社会体系,寻求新的变革。但是,“中体西用”这一思想内容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张之洞在其中过多地强调了“中体”的作用,将儒家传统思想的精华与糟粕全然吸收。对传统文化而言,其存在千年的根基是无法撼动的,我们无法全盘摒弃,也不能全部否认。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这些传统文化也会随之得到不断的改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无论是对待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都要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这样才能认清其真正价值所在。

二、“中体西用”的当代价值

“中体西用”思想可以说是晚清政府在社会变革关头所产生的一种思想。任何一个国家,在经历社会转型或变革的阶段,都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将自身的民族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然而,对“中体西用”这一思想解读后,我们不难发现,某种程度上,“中体西用”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辛亥革命后,无论是“三民主义”,还是十月革命后传入中国并占主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从西方引进的新思想。但是,它们并不是原封不动地被运用,而是经过了加工,在西方思想基础上,加入了中国本土的东西,已经改变了其本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已经变为了中国本土的思想。因此,在这种角度来讲,它们并未抛弃“中学”,而以“西学”为体。

由此,我们不难看到“中体西用”仍具有一定的当代价值。首先,在社会发展以及现代化阶段,不能一味的学习西方,应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我们不能否认,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以及社会转型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虽然现代化是每个国家必然要走的路,达到目的的方式有许多种,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每条通往现代化的路都是不同的,都具有每个国家本民族的特点与色彩。也就是说,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特点、方式及内容。不能一味的学习较为先进国家的方式方法,而忽略了本民族的特性。其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应坚持自己的个性。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不断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产生了冲击。尤其是年青一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对西方文化越来越追捧。无论是出于学习西方文化的角度,还是出于对保护民族文化的角度,可以借鉴“中体西用”中所表达的思想,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应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所表达的“中体西用”的思想,虽然将“中体”与“西用”割裂开来,只学习与借鉴“西用”,并未看到西方制度背后的精神所在,但是,我们仍需要看到其积极意义。张之洞阐述的“中体西用”是想在不打破中国当时传统社会秩序的前提下,融入“西学”、“西政”,试图改变中国当时的境况,实现平稳的社会变革。因此,我们不能否认“中体西用”思想的进步性。同时,我们不妨借鉴“中体西用”中的精华,在学习西方社会制度、法律等的同时,注重与我国本土资源的结合,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实现国家、社会长久的发展。(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注解:

①史全生:《近代中国转型与社会思潮》,北京,三联书店,2014年,第370页。

②(清)张之洞:《劝学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5页。

③同上,第29页。

③史全生:《近代中国转型与社会思潮》,北京,三联书店,2014年,第371页。

④(清)张之洞:《劝学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6页。

⑥同上,第96页。

⑤同上,第37页。

⑥同上,第39页。

⑨同上,第39页。

参考文献:

[1]史全生,《近代中国转型与社会思潮》,北京,三联书店,2014年,第370页。

[2](清)张之洞,《劝学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贾小叶,《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立宪思想》,《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4]吴永,《“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再审视》,《南都学坛》,2009年,第3期。

猜你喜欢
中体西用张之洞
张之洞的“三不争”
再论晋抚张之洞之口外七厅改制
“中体西用”概念的嬗变与发展:基于近三十年学术研究的思考
汉宋调和与“中体西用”论的生成——兼论曾国藩、张之洞的经学史定位
高三复习的概念教学——以“中体西用”为例
从近代化视角把握“‘中体’‘西用’之间”
浅论“中体西用”中的“实用理性”
张之洞被“教育”
“中体西用”的现代价值研究综述
张之洞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