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哲学思考

2015-05-30 11:18:27丁玲
2015年33期
关键词:机器人智能思维

丁玲

摘 要:机器人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新成果,机器人的研究、制造、应用与发展推动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进步,随着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进步,并且标志着一个国家科研能力与经济实力的展示。机器人无论是在结构上、功能上都与人类有着相似之处,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思考。对于什么是机器人,机器人的划分以及机器人的思维与人思维的关系同样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到底什么是机器人,让我们一起靠近它,深入的了解它。

关键词:机器人;智能;思维

一、机器人的内涵

什么是机器人?我们把“机器人”定义为一个具有感知、思考和行为能力的指导型机器(engineered ma- chine):“这样一个机器人必须有传感器,模拟认知和执行的能力。传感器体现在必须能够从环境中获取信息;模拟认知体现在具有一定认知能力的反应性行为,类似于人类的牵张反射;而执行能力须有必要的伴随程序,以及必要的驱动程序使得机器人具有行为力。一般来讲,这些驱动力将作用于整个机器人或其整体的某个组成部分(如手臂、腿部、或齿轮)。①

通常会有人问起为什么要制造机器人?为什么要花大量的时间去专研机器人的发展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工作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比如辐射工作,搬运重物,上山入地开洞铺路等;有些工作对于质量精度要求极高,人类难以胜任,比如金属焊接,精密仪器的装配制造等;还有一些高难度的工作,我们人类根本不能身临其境,比如深海考察,外空探索等等。这些都需要机器人去完成,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都离不开机器人的辅助。

机器人与人类有何异同?机器人究竟是不是人类,有些学者认为机器人不是人,如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王天然主编的《机器人》前言中的第一句话就鲜明地指出:“机器人不是人,是机器。”②虽然机器人在某些领域的确超过了人类,但与人类思维能力,社会能力以及遗传变异等方面确实有很大区别,所以得出“机器人不是人”这样的结论。

但是机器人在结构上也与人类有着相似点,单看机器人的组成部分基本是由机械部分、传感器、驱动电源与控制感应器组成。由手部、腕部、肢干、机身组成了机器人的机械部分;传感器发挥了与人相似的反应能力与知觉能力;驱动电源就像人体的能量支配人体运动那样支配机器人自身活动;控制感应器被认为是机器人的大脑中枢系统,它可以像人的大脑一样。所以说,机器人可以模仿人类的肢体感官,同样也可以模拟人类的思维活动;机器人也具有人类的仿生模样,可以代替人类去操作,辩证的看说机器人也是人类的一种,在此看来即使机器人不是人,但是叫它“机器人”也不为过。

“机器人”这个专有名词的历史不过60多年。但是,人类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实,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萌生了设计和制造像真人一样的机器,让这种机器代替我们去工作,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例如,在西周时期,中国的工匠们就设计出能歌善舞的伶人,利用这些伶人为君主帝王表演歌舞,这是中国史书中最早记载的机器人。

在国外,也有一些国家较早的对机器人进行研究。早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古希腊的戴达罗斯曾塑造过用来守卫克里特岛,名为塔罗斯的青铜卫士。③这足以看出从古代开始,人类就有一个愿望,希望发明一个像人一样的机器,用这个机器来代替人去工作。从1959年美国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用“机器人”代替人类去工作的历史才真正开始,也标志着机器人时代来开了序幕。

二、机器人的“思维”

自从人类出现那天,人类作为万物之主,一直认为只有万物之主本身才有意识,有了意识,才附有了思维的功能。多少年来,人类思维像个迷宫一样困扰着无数的科学家,无数的哲人,无数的学者。特别是在机器人诞生之后,出现了所谓的“机器思维”。科学家试图利用科学技术以及学术成果去探索人类大脑思维中枢的奥秘。技术迅速发展,机器人智能的迅速提高,对于机器人的思维到底是不是人类思维的延伸,引发了许多思考。

首先对于思维的本质问题来看,机器人的思维和意识都存在于人造芯片中,一开始“思想”和“意识”在芯片中并不存在,刚开始存储到芯片里的只是思维的程序以及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随着在今后不同环境以及不断实践中,经过芯片的运算逐渐形成了每个机器人独有的思维认识,这种思维认识需要机器人在实践中取得的各种数据所支撑的,而并不是本身接受了所谓的认识。随着机器人接触的环境时间的积累,它的芯片不断更换新的数据,从而形成新的思维意识。之前的数据也会随之改写和删除。其实,这和我们现在一个人的思想改变过程是一样的。

其次,从思维产生的历史过程来看,机器人的思维不具有社会属性。人脑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结晶。人类思维离不开社会而单独存在形成的。人类大脑这种社会属性对于机器人而言是不可能具有的,因为机器人的属性无非是建立于人类的发明创造,及时参与了社会发展,也是建立在人类思维模式的编辑之下。本身机器是不具有社会属性的,因为它不具有人的社会性、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意识以及情感、理智、意志等,而不能同人脑完全等同起来。

最后,从思维的活动角度来看,机器人的思维只是机械的模式,不具有人类思维的有机性、创新性。机器人的思维是一种存储式的择优选择,在机器人芯片存储信息库中,经比较,筛选,取最优化。属于机械呆板的思维活动,并不具有人类思维的逻辑结构与创新性。

机器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的思维不断延伸进入机器的过程。自从人类从猿猴进化中提升出来以后,人的进化遵循着生物进化和知识进化。随着工具的出现与发展,逐渐代替了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工具的高级化演变成机器的发展,机器几乎取代了人类面临的繁重体力劳动。最开始的机器根本没有思维,像纺织机织布机蒸汽机的应用,完全就是人类设计好了在那机械的运转,与人类的思维并没有发生关系。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机器人的出现,机器人把人类思维与机器捆绑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人工智能。第一、第二、第三代机器人已经把“无生命的机器”升格成“有生命的人”,人为的赋予机器人“思维”。在这种被赋予的“思维”下,支配着肢体躯干的运转,能独立的代替人去劳动。设计者不断的将人类的思维输入机器人的中枢操作系统,让人的思维不断进入机器,从真正意义上赋予机器“人性”。

无论怎么样,随着机器人的技术发展日益成熟,机器人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我们的生活也会因为机器人的加入而变的更加和谐美好。我们完全有足够的理由去相信,机器人的技术发展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机器人像其他科学技术发明一样,成为我们人类的得力助手。(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注解:

① George Bekey,Autonomous Robots:From Biological Inspirationto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MIT Press,Cambridge,MA,2005

② 王天然.机器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

③ 蔡自兴.机器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3,10,10,10,10,12,352,353.

参考文献:

[1] George Bekey,Autonomous Robots:From Biological Inspirationto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MIT Press,Cambridge,MA,2005

[2] 王天然.机器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1

[3] 蔡自兴.机器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3,10,10,10,10,12,352,353

[4] 夏鲲,徐涛,李静锋,孔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研究[J].机械与电气,2008(8):63-64

[5] Sánchez Martín FM,Millán Rodríguez F,Salvador Bayarri J,Palou RedortaJ,Rodríguez Escovar F,Esquena Fernández S,Villavicencio Mavrich H.History of Robotics:From Archytas of Tarentum to Da Vinci robot[J].Actas Urológicas Espa?olas,2007(31):256-261

猜你喜欢
机器人智能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智能前沿
文苑(2018年23期)2018-12-14 01:06:06
智能前沿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4
智能前沿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26
智能前沿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2:32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