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国内外对黑色旅游的研究概况及其定义,对黑色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并根据目的地居民对于黑色旅游发展的态度,提出了在进行目的地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黑色旅游 目的地居民 开发
在2008年汶川地震結束后,王新前提出了发展“黑色旅游”这一建议,鼓励四川省积极向海内外推出汶川特大地震旅游,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质疑和争议,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黑色旅游的敏感性使得其发展备受争议。
1 黑色旅游的定义和分类
要想发展黑色旅游,首先就要明确黑色旅游的性质和定义。与国内相比,国外很早之前就提出了“黑色旅游”这一概念,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起了一个完整规范的黑色旅游理论体系。最早提出“黑色旅游”的是列农和弗勒,此后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相关研究当中。所谓黑色旅游,就是指人们在死亡、痛苦、灾难、恐怖事件或者悲剧等发生地旅游的一种现象。黑色旅游在北美地区旅游学界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黑色旅游的意义在于使人们珍爱生活与生命,积极实现自身价值。而当前国内有关黑色旅游的文献数量不多,研究领域也相对狭窄。其中,李经龙、郑淑婧(2006)首次介绍了黑色旅游的概念、性质、动机等,使人们初步了解了黑色旅游,并证实了研究黑色旅游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些具有探讨价值的问题。罗仕伟,齐晓波(2007)指出了黑色旅游在我国的发展虽然备受争议,同时其研究也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但可喜的是它不再处于边缘化地位,并逐渐被国人认可和接受。此外,他们还系统地研究了黑色旅游与红色旅游、灾难旅游、实践旅游以及探险旅游的异同,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黑色旅游的发生机制和基本条件,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晏兰萍,洪文文,方百寿(2008)分析了红色旅游与黑色旅游的内涵、构成、特征等,并指出了二者的发展动机,取得了一些成绩。
黑色旅游的出游目的较为复杂多样,根据其目的差异,我们可以将黑色旅游分为以下几种:一是观光体验类黑色旅游,代表为美国的卡特里娜灾难之旅,其在当地大受欢迎;二是思想教育类,旅客可以通过黑色旅游更好地思考国家、人类、自身和生命,具有很强的教育引导作用;三是宗教朝觐类,如在欧美地区,每当复活节来临之际,人们总会将耶稣和其他基督人物的死亡搬到舞台上,以此来纪念他们;四是公益援助类,这类黑色旅游将公益事业与旅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旅游活动的公益性,属于公益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黑色旅游还包括寻根追忆类、科学考察类、缅怀纪念类黑色旅游。
2 目的地居民对游客动机的态度
虽然游客的旅游动机是一种内在性因素,但其不仅在旅游活动中得到了具体体现,还直接决定着游客的旅游思维和行动。同时,旅游动机还影响着当地居民对游客动机的感知情况,从而影响其对游客的态度。当地居民对游客的态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同时这种差异会随着黑色旅游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2.1 黑色旅游发展初期——被动接受并包容
在黑色旅游发展初期,人们处于一种被动接受和包容状态下,普遍将黑色旅游视作一种悲苦的心理体验,且这种体验是共通性的。随着黑色旅游的逐步发展成熟,人们渐渐认可和接受黑色旅游,并明确了其发展的合理性,从中得到了一些心理安慰。同时,死亡和灾难事件的幸存者及其亲属后代会来此共同回忆以往经历的苦难。而当地居民也可以通过纪念感受当事人经历的困苦,从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共鸣,得到安慰和关怀。在这种共同的情感压力下,当地居民得到了一种强大的心理支持,树立起了重建家园的信心,并通过积极参与黑色旅游景点开发和建设活动推动当地发展。总体来看,当地居民在一定的情感范围内对黑色旅游持包容和接受态度。
2.2 黑色旅游发展中期——消极对抗并拒绝
当黑色旅游进一步发展,并趋于成熟时,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开始呈现在公众面前,并产生了不良影响。如旅游开发部门的不合理决策、旅游者的不当情感流露、当地居民的争议和误解等都会直接影响到黑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此情况下,当地居民对黑色旅游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抗议和反对,他们迫切希望黑色旅游就此停止。此外,一些旅游者在实际旅行过程中,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感,导致其情感表达不当,直接伤害了当地居民的情感。而有些旅游者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来到旅游地,希望了解整个死亡或灾难事件的来龙去脉。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希望了解到事件的真相,扰乱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遭到了其的一直反对和阻挠。一方面,当地居民的情感被触伤,另一方面旅游者的好奇心被满足之后,其对死亡或灾难遗存以及恢复情况产生一种优越感,表现出对整个事件的漠视,严重地伤害了当地居民的情感。
2.3 黑色旅游发展成熟期——主动参与并认同
当黑色旅游发展成熟,在各方面均得到完善之后,旅游开发部门会对旅游者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并积极与旅游当地居民进行沟通与交流,有效地了解了目的地居民对整个旅游事业发展的情感态度和内外要求。在接下来的旅游开发活动中,开发者就可以以此为依据,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尽可能地消除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情感障碍,使当地居民充分获得情感上的安慰和心灵上的共鸣,及时恢复发展信心。这不仅有利于当地居民的心理健康,还能有效地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3 黑色旅游目的地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
根据目的地居民对于黑色旅游发展的态度,在旅游目的地的具体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3.1 在黑色旅游开发过程中对目的地居民情感进行保护
3.1.1 对当地居民进行正确心理引导
灾难旅游本身具有其他旅游活动所不具备的审美严肃性和情感冲击性,是一种较难把握和安排的旅游产品。在实际旅游过程中,如果旅游者抱着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去认识和了解这些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将自己置身外,冷漠旁观,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和批评,同时使当地居民产生抗拒心理,旅游活动难以继续。同时,灾难旅游产品本身包含的悲惨场景会触及旅客的神经,使其陷入悲伤和惊恐当中难以自拔。因此,在进行旅游景点选择和旅游产品开发时,政府部门和运营单位必须积极通过多方渠道加强对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心理教育和疏导,并积极与当地居民进行沟通与交流,使其明确发展黑色旅游的意义和重要性,逐渐认可并接受黑色旅游。发展黑色旅游可以使人们积极了解灾难,并从中获得人生感悟,同时还能积极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符合其长远发展利益。
3.1.2 旅游者进行教育并规范旅游者行为
旅游者的旅游行为会给当地居民造成一定的外来压力,进而影响其正常的生活秩序。因此,旅游开发和运营者必须加强对旅游者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引导和教育,使其自觉规范旅游行为。同时,运营单位和其他旅游组织等还可以积极宣传相关规范,并积极贯彻落实。为更好地规避黑色旅游发展的敏感性,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在旅游开发活动中发挥其主导作用,加强心理辅导力度,使灾区人民更好地认可并接受旅游活动;另一方面旅游运营部门还应该积极利用旅游者进入黑色旅游景点这一契机,加强对当地居民的教育。
3.2 黑色旅游的开发需重视其社会、经济与环境影响
为促进“黑色旅游”的长效发展,旅游部门可以积极借助政府力量,尽力健全利益主体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保证社会的管饭参与性,推动整项旅游活动的顺利开展。受部门性质和服务宗旨等的差异,各利益相关者在黑色旅游資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因此,为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各利益主体应该加强沟通与交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尽可能的降低成本保证各方利益,寻求利益平衡点。同时,各利益主体应针对“黑色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和反馈,做好旅游景点的规划和保护工作。
黑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目的地居民的支持与理解。在旅游发展中,让目的地居民充分参与其中,近距离地同旅游者接触有利于尽快消除旅游发展中旅游者给目的地居民造成的情感伤害,使他们在情感和经济上能够迅速地恢复过来。
参考文献:
[1]lenon J.and M. Foley,Dark Tourism;The Attraction of Death and Disaster [M].London;continuum,2000.
[2]李经龙,郑淑婧.黑色旅游研究初探[J].池州师专学报,2006(5).
[3]王春艳,高峰.论海洋休闲旅游资源分类及其开发原则[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9(01).
[4]胡婷婷.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看中国四川地震的相关报道[Z].上海师范大学,2009.
[5]刘文晋.基于当地人参与的地震后生态旅游恢复重建——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D].北京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