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摘要:通过对生态旅游规划的现状分析,讨论了生态旅游规划和景观生态学及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阐述了景观生态学理论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并研究了生态旅游规划的数量分析方法。
关键词:生态旅游规划 景观生态学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新的经济常态下,我们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看作是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借生态文明建设的东风,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目前我们国家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还停留在起步阶段,相应的研究也比较少,过度重视对开发模式的论证,而缺乏理论依据的支撑,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原本有限的生态资源受到破坏,危及人类生存。
景观生态学的迅猛发展,理论体系的日渐成熟为生态旅游规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开辟新的科学途径。
1 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生态旅游资源、自然地理和开发建设条件等,是指对生态环境地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与说明,为生态旅游规划的战略实施提供所需要的基础材料和数据。
1.2 生态旅游项目的规划 生态旅游项目主要是指景区景点、娱乐活动等有形实体和无形的精神内容,一般是由旅游区负责开发的,其主要目的是吸引旅游者和满足旅游需求。
1.3 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的规划 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的规划的科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旅游地的环境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是否合理,能否满足游客的需要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因此必须做好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的规划。
2 景观生态学与规划
景观生态学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交叉形成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景观系统的整体性,景观结构的镶嵌性,景观研究的尺度性,景观演化的不可逆性以及景观价值的多重性。
景观生态规划是指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旅游景观进行综合的评价,进而提出最优的利用方案。通过对旅游景观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景观生态资源与当地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利用景观生态资源,创新理念,深挖特色,为游客提供观光、体验、娱乐、休闲等旅游服务,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3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生态过程、空间格局及其演化动态的学科,在生态旅游中,主要是运用景观生态规划方法对生态旅游区进行规划和管理。
3.1 生态旅游规划 在生态旅游区中,关于环境保护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旅游地道路规划不合理;旅游者进入生态环境后造成明显的干扰。它们是生态旅游发展中最常见的问题,而由此引出的其它问题进一步造成了旅游环境的恶化,这些问题正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内容。
3.2 生态旅游管理 生态旅游的管理对象主要包括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者,如何最大限度的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又考虑资源的持续利用,促进生态旅游区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区管理的核心问题。
在景观生态学中,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景观的异质性和稳定性。为了保护生态旅游地的自然资源,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景观的异质性和稳定性。因此,管理者们就应该建立长期有效的监测系统,在确定旅游路线、娱乐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对可能伤害旅游地的行为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尽量减少旅游者的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对旅游者的培养既有利于提高旅游者的环保意识,又有利于实现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者主要应该从自然知识和环境意识两个方面来培养。自然知识主要是观察自然生态资源的性质、成因,体验当地的风俗习惯与社会文化;关于环境意识,可以在旅游区设立可以提高旅游者环境意识的基础设施,如提醒游客注意卫生的指示牌,方便的垃圾收集点等。我们需要通过社会和自我学习两种途径来提高自身的自然知识和环境意识。
4 生态旅游规划的数量分析方法
景观格局数量研究法是国际上生态旅游规划中常用的方法,目前景观格局数量研究法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体系还不够成熟。根据各地区景观的不同,景观格局研究法在各地区有着不同的应用模型,其中以景观格局分心模型应用最广,也最为成熟。景观格局数量研究方法能够有效的分析出当地景观特色的优势,通过多样化的划分方式,依托現有资源打造生态旅游路线,有利于加快当地旅游的发展,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外部生态环境,延长游客的旅游观光时间,加快构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生态美好、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5 结语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虽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对其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参考景观生态理论,如此不仅可以提高生态旅游规划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还能够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涛.生态旅游规划与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7-01-10.
[2]韩冰,许大为.太阳岛风景区生态旅游与景观生态的持续发展[J].森林工程,2008-05-15.
[3]温兴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进展及评述[J].珞珈管理评论,200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