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顺清
【摘要】中高职教育是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中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适应对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文章通过分析中高职教育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期望可以对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工作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中高职衔接;主要问题;对策研究
中高职教育是我国政策大力推动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集社会文化发展之必要、经济结构调整之必须,同时也是现代科技和信息冲击下的必然结果。中高职教育对于整合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利用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满足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分析
文革结束后,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新重视。国家对中高职教育的投入资金也逐年提高,近几年国家对支持中高职教育方面更是陆续出台相关政策;2005年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建立职业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是中高职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2010年又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来在2020年前形成实行产业变革和经济结构专业的教育体系,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推动教育的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政策的影响下,中高職衔接得到蓬勃发展。北京、天津、广东、广西、河南、湖北、海南等地中高职教育衔接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广东省 2009 年启动“中高职三二分段”试点工作。2010 年将试点高职院校扩大到 10 所,试点中职学校扩大到 49 所,共涵盖 18 个专业,招生接近 1 万人;2011 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共有 27 所高职院校[8]、近百所中职学校参加试点,招生数达到 2.16 万人;2012 年,试点范围扩大到 32 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张。此外,浙江、江苏等省的中高职衔接也取得较好进展。目前看来,河北地区中高职衔接在实践过程中,困难重重、问题颇多,距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想状况相差甚远。
二、我国现阶段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中高职衔接在实践存在几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1.专业设置的契合度较低,使中高职衔接缺乏基础支撑。
中高职衔接的基础在于专业的对口衔接,这决定着中高职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衔接上能否得以顺利实现。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中职教育、高职教育之前隶属不同的教育行政部门,两者之间在专业设置上各不相同且较为混乱,限制了中高职之间的顺利衔接。
2.教育层次价值取向的社会共识根深蒂固,职业教育吸引力严重不足。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一直被社会、家长、学生、用人单位,甚至是政府视为 “次等教育”,导致职业教育社会地位偏低、文凭含金量缺乏,在教育体系中是永远低于本科教育的“教育层次”,这种传统的、死板的教育价值理念,严重影响和限制着中国教育的健康发展。
3.国家职业标准与就业准入制度薄弱,中高职衔接缺乏政策支撑。
中高职教育尽管同属职业教育,但在培养目标上具有层次上的差异,中职教育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而高职教育重点在于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中高职衔接首先应是培养目标的衔接,即预期的工作岗位的层次衔接。
4.课程结构衔接错位,中高职衔接缺乏内涵支撑。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中高职衔接能否有效推进,关键取决于课程的衔接。理论上来讲,高等职业教育应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按照对口专业设置课程,做到“专业有所对口、课程有所对应、内容有所区分、知识与技能由浅入深”。但从现实操作层面看,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沟通欠缺,各自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与实践安排,尤其是单独招生,由于按照专业大类或相近专业来招,高职院校更缺乏与中职学校的联络,课程结构错位更加严重,专业课内容重复、文化基础课脱节、教育资源浪费。
5.中高职体系构建缺位,职业教育缺乏可持续发展支撑。
从中高职体系构建的现状来看,在学制衔接上,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仍然是无法突破的屏障。2004 年,教育部规定“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不再升格为本科院校”,这一规定使得专科高职不再有更高的发展空间,很多高职院校尝试举办 4年制、5年制高职,但仍然没有资格授予本科学位,这些问题都对中高职教育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三、完善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对策思考
为了确保中高职职业教育的顺利衔接,必须立足中高职衔接的关键问题,寻找可行性对策,为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提供基础与保障。笔者认为完善我国中高职衔接工作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
1.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中高职专业设置契合度。中高级专业设置应当更加具有针对性,可以按照职业岗位设置专业,专业划分更细、知识面更窄;而高职的专业针对的是岗位群,专业划分可以较粗、知识面较宽。
2.构建科学的职业教育发展平台,构建科学体系。要构建出我国完善的中高职科学体系,必须尽快改变学制衔接上本科层次上移的困境,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需求出发,搭建中职和高职相互融通、高职和本科、研究生衔接的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使职业教育在学制体系上,不仅包括中专、大专、本科三个层次,还应包括研究生教育层次。
3.做好中高职围观衔接和内涵的同步发展。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必须以专业对口或专业相近为前提。依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以及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中高职院校应联合行业协会、企业、职业教育学者、课程专家共同商定,系统构建中高职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由浅入深、逐渐提高;通过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出一般技能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的不同培养规格,同时做好系统性、逻辑性和衔接性工作。
4.在社会宣传上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类型的价值共识
本于教育原理,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类型价值的共识。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成为“社会人”、“全面发展的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本于教育原理,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类型价值的认同,可以借鉴英国“普教与职教文凭等值”的理念,树立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与普通教育相同的地位;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意义,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认可的均等性;提升一线劳动者的经济与社会地位,增强技术技能劳动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创造条件,打通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的通道,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衔接平台;无论是职教毕业生还是普高毕业生,用人单位要转变认识,给予同样的发展平台及晋升机会;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及政策扶持,大力支持高职院校的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工作;社会也要从崇尚“精英教育”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职业教育自身应高度认同自身的角色定位。只有全社会都动起来,自觉自愿接受职业教育、认同职业教育,才能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中高职教育的顺利衔接打好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王育培:《大众化背景下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问题研究》,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3]邵元君:《中高职衔接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信阳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