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甘拜下风”

2015-05-30 16:41余丽平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条腿张嘴李老师

余丽平

听完李老师《字母表示数》一课已经两个多月了,学生那一句“既然你这么解释,我只有四个字‘甘拜下风!”却始终在耳边回荡,在脑海萦绕着。是怎样的一种课堂,让学生如此真实、如此大胆地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不妨让我们回放一下课堂精彩片段吧。

【课堂回放】

师:学了这么多,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首儿歌轻松轻松吧!

(出示“一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师:(读了4只青蛙后)读得完吗?你能想办法把这首读不完的儿歌读完吗?(生跃跃欲试)

生1:n只青蛙n张嘴,n只眼睛n条腿。

师:可以吗?

生2:不可以,如果n是1,那就变成“1只青蛙1张嘴,1只眼睛1条腿。”这是什么青蛙啊?(同学们都笑了)

生3:应该是n只青蛙n张嘴,n+1只眼睛n+3条腿。(同学们又笑了)

师:不笑不笑,我觉得有道理,你看,当n是1时,那就是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生4:不对不对,那当n=2呢,两只青蛙2张嘴,3只眼睛5条腿,你见过这样的青蛙吗?(全班一片哗然)

师:对哦,这样的青蛙太奇怪了。那该怎么表示呢?

生5:应该是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因为眼睛的只数是青蛙只数的2倍,腿的条数是青蛙只数的4倍。

师:说得真清楚啊!我把他说的写下来。

生6(正当老师提笔之际,大喊):老师,还有不一样的,可以说“a只青蛙a张嘴,b只眼睛c条腿”。

师:是吗?我写黑板上,同学们一起看看行不行。

生5:不行的,假如a是1,b可以是3,也可以是8,c可以是100,也可以是10000,这不符合青蛙的逻辑。(听课席掌声雷动)

生6:我不服气,既然b可以是3,那当a是1时,b也可以是2,c也可以是4,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数。

生5:b是不确定的数,它不能肯定在1只青蛙时等于2,2只青蛙时又等于4,它是随机的,是会变化的,如果你一定要用b、c表示的话,那我建议你先规定b=a×2,c=a×4。(场上再次掌声雷动)

生6(或许是被真理折服了,又或许被掌声感染了,激动地站起来,一字一句地说道):既然你这么解释了,我只有四个字“甘拜下风”!

不难看出,从开始的“我不服气”到最后的“甘拜下风”,课堂正上演一出精彩的“口舌之战”。在这场“战争”中,孩子之间倾听、交流、争辩着,不断产生思维的碰撞。在充满挑战性的“争辩”过程中,同学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眉头紧锁”到“恍然大悟”的喜悦,更多的是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敢于质疑的态度。而这一切,都归功于李老师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让幽默、对话、思辩进课堂,使课堂充盈着思考,充满了趣味,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着。

一、幽默让学习更轻松

课堂上,李老师略带闽南口音的幽默语言,时不时让学生与听课的老师捧腹大笑。课始,在主持人介绍李老师来自福建泉州后,他自己补充说:“其实,我是来自宝岛台湾……隔壁的泉州。”课堂上一阵欢笑,学生一下子对老师充满了敬佩与好奇,师生间的距离在瞬间拉近了。而当学生在争辩过程中说出“2只青蛙2张嘴,3只眼睛5条腿,你见过这样的青蛙吗?”,老师轻轻的一句“对哦,这样的青蛙太奇怪了。”再次让课堂妙趣横生。

幽默的课堂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欢乐,也赋予学生一种敢想敢说的力量。因为幽默,使课堂更轻松,更安全,学生更敢于表达,因而才可能有质疑,有争辩。源于安全,学生才敢大胆表明 “我不服气”的态度,让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得到尽情的流露,灵感也伴随着智慧火花,和谐相生。

二、对话让学习更灵动

上面的教学中,对话充盈着整个课堂。因为对话,思维便流畅起来,课堂也流淌起来,而群体的对话所产生的思想是巨大而不可估量的。因为参与了问题剖析的对话过程,学生不断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才会有后面的思维迸发,迸发出“它是随机的,是会变化的,如果你一定要用b、c表示的话,那我建议你先规定b=a×2,c=a×4。”这样的深刻认识。

三、思辩让学习更深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计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片段中,当同学说出“n只青蛙n张嘴,n+1只眼睛n+3条腿。”的错误答案引发全班大笑时,老师仁慈地说道:“不笑不笑,我觉得有道理,你看……”,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不仅呵护了学生的错误,也巧妙地引导学生开始了第一次“争辩”。而当同学们已经得出“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的正确答案时,“意外”再次发生,一学生大喊“a只青蛙a张嘴,b只眼睛c条腿”,老师从容地应对这美丽的错误,“是吗?我写黑板上,同学们一起看看行不行。”一石激起千层浪,俩男生激烈的辩论赛就这样开始了,课堂收获了不曾预约的精彩。

片段中的精彩,是因为老师尽最大努力呵护学生的即时生成和求异思维,把思辩引进课堂,有效引导学生思辩式思维,舍得让学生在思辩中“浪费”时间,在思辩中自主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这思辩的课堂,虽然只是几个孩子间的争论,但全体同学却都在用心倾听、潜心思考着;虽然不是对答如流的课堂,但困惑、冲突、争论正一步步引导孩子从错误走向真理,从肤浅走向深刻。在这样的课堂,教师注重“让学”,让出话语权,让出探究权,让思与辩充斥课堂,让孩子在充满挑战性的思辩过程中一步步澄清知识的本质,最终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数学理解。从最后学生不由自主地说出“甘拜下风”四个字,我们有理由坚信,下次他若有不同的想法,依然会高高举起那双灵动的小手。

猜你喜欢
条腿张嘴李老师
该得奖的李老师
不会算账的蝉
一张嘴 六个人
按属性分类
舍不得您,李老师
“李老师是坏人”——对5+2=0教育的思考
鸡兔同笼
我变成了一百张嘴的怪物
多了一张嘴之后
我多了一张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