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月
【摘要】英语在国际中的应用广泛,众多国家开设了英语课程。英语教育的目的,是让学习者能够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能够通过语言和文字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英语专业和国际经贸等专业的学生,还可以把英语应用于工作当中。本文从英语听、说、读、写四个能力体现环节进行分析,如何能偶有效的提升英语水平。同时从英语教育角度思考,阐述了高效教学,提升英语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口译 阅读理解 文化风俗 兴趣引导 实践性
一、专项能力提升推动英语整体能力水平提升
英语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其中包含了各种专项能力、个人综合素质、文化水平等各项因素。从微观角度来分析。英语的能力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大部分。只有四大部分的水平得到提升,同时各项水平能力均衡,相差不多的情况下,英语能力才可能整体的提升。
1.英语听力能力的有效提升途径探究。英语听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于耳朵的敏感度。多听多看是最好的方法。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听力,为什么要多看。因为听力听的最小单位是单词,如同建筑物的砖头一般。没有单词,即使听的很清楚,也难以理解具体的含义。当能够分辨单词后,在脑海中有单词映现时,这只是听力的第一步。在真正的对话和交谈时,我们听的应该是整个句式,听的是其中的重点。语法结构是不能去思考的,要及时的做出反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耳朵的灵敏度。其实也是经验和熟练度的体现。所以,听要从易到难,要从慢到快。要从大声到小声。逐步实现这些过程,就是听力水平提升的体现。同时要注意,四项专项能力的联系,综合运用。不能只听不说,光听不写。要通过写与说,巩固听力基础。
2.英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途径探究。说是英语专项能力中的另一大模块。严谨称之为口语。口语是很多非英语专业人员应该重点掌握的。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表达和交流。所以口语能力至关重要。口语提升在于交流的环境。与外国留学生交朋友,使用英语交谈、学生可以在寝室中以英语交流、参加校园举办的英语沙龙、大声朗读等等都是不错的提升途径。
3.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途径探究。阅读能力,体现在文章的阅读速度和整体含义的正确理解。句式与语法是基础,但是许多文章存在一些词义的改变与异译。这要求作者多去了解以英文为官方语言的国家的文化习俗、地理人情。这样可以帮助你正确的理解整个句式和文章。同时阅读能力要多与写作能力配合。多动笔,用英文协作。养成英文表达习惯。这也是帮助阅读能力提升的关键。
4.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途径探究。英语写作的关键在于句式的把握,写作中词汇和句式的配合是否地道合理。起步从模仿中提升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多看些短篇小说,从中抄写经典的句子,或者句式表达舒畅在写作中经常用到的句式,经常摘抄,不断修改,是提升的可行办法。
二、英语教育教学中促进能力提升方法探究
1.注重兴趣,调动自主学习。现在教育理念中,也重视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师的角色不能一成不变。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给出方向,让学生去探索。给学生更广阔的空间。在知识传授时,可以是故事的讲授者。用故事的主线引导整个课堂。让学生走入故事情境当中,仿佛身临其境。萌发探究下一步的兴趣。自主学习,积极学习。这样可以让专项能力不再枯燥,整体英语能力提升更加高效率。
2.注重文化元素的作用。中国古时候儿童入私塾读书,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此外还读《千家诗》《唐诗三百首》,意在让儿童早期接触我国传统文化。学英语也一样,让学生通过英语文章、材料等的学习,了解西方人说话、做事等礼仪知识,了解其风土人情。在课堂内外,可以抽出时间去介绍西方礼仪和节日的知识。如:在谈及西方的感恩节、圣诞节时,可通过VCD、多媒体、图片、书报资料等,让学生观看节目和阅读文字,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平时在开课前播放音乐、英文歌、对话材料,营造语言学习气氛。教师可在课外组织各种文化专题讲座。如外国节日、宗教习俗、餐桌礼仪、小费、问候语、禁忌语、体态语和手势语等。教师也可帮助学生阅读一些英文故事、报纸杂志文章,促使学生留心并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这将有利于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专项能力提升中给出建议。上面对专项能力的有效提升途径做出了总结。这些有效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却不能够及时的发现。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方式方法做出总结,提供给学生们。同时在总结时候注重方法的多样性,让不同的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能力提升之路。比如在听力提升模块中、磁带练习方式可以、网络收音台也是不错的选择、原声电影的情节则更加充满吸引力。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林崇德.教育与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张志远.儿童英语教学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7]崔琳琳.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