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乃数之本质(所爱)

2015-05-30 22:56:16刘海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客观存在哥德巴赫猜想孙子兵法

刘海平

论文序言:透过数字看到物:确定“客观的计量标准”,经“实际计量”(推算),哥德巴赫猜想【简称(1+1)】成立与否就能得到“实实在在”的“直观”的验证了.这是一种“最古老”的方法.没有“客观标准”,事情就说不清楚了,(1+1)就成为了解不开的“天谜”.哥德巴赫猜想的重大影响是:要用唯物论来指导数学研究.下面的论文的特点是:“事实验证”,与众不同;“实际计量”,一目了然!

一、哲学理念——均一切皆不胜事实验证、实事求是

直接的实践乃认识之母;“……夺其所爱(要害),则听矣.”(孙子兵法·九地)

数源于物而归于物,物乃数之本质.若无相应的客观存在,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的实例就不可能出现不胜枚举的现象.不唯物,无科学;不唯物,即唯心.

数乃物之度(量),将某物确定为数的“客观参照”,然后得到“计量标准”,通过“实际计量”(推算),哥德巴赫猜想成立与否就能得到“直观”的验证了.

二、物乃数之本质,通过“实际计量”,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解读哥德巴赫猜想的理念:物乃数之本质,将哥德巴赫猜想“数归于物”,那就是:一个被表为大偶数(2N)的物,可被分割为被表为S(素数)及S′(素数)的这样的两个部分.由此可知,该被分割物就是数(2N)的“客观参照”,由此而得到的“计量标准”是(该被分割物/2N)=1.【该被分割物被2N等分】

如同研究运动,确定数的“具体的客观参照物”,是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必要的前提和充分的条件.否则,研究就因为“没有客观标准”而“说不清”了.

具体操作——“顺详敌意,巧能成事.”(孙子兵法·九地):

“数归于物”之后,哥德巴赫猜想就“实实在在”了,因此就一目了然了.

夺数之所爱,谜底就被“看破”了.“夺其所爱,则听矣.”(孙子兵法·九地)

永动机为何造不出来?因为无视摩擦力这一“客观存在”.敢问:没有任何“物质内涵”的数是什么?无视“客观存在”,从根子上错了,一切努力皆徒劳.

什么也不胜事实验证,什么也不胜实事求是.此基本道理是无须论证的大智慧.

数学与哲学同在,科学与人文同在.厚德载物,厚积薄发.

要科学,不要哲学;要光明,不要正大(争鸣),行吗?

猜你喜欢
客观存在哥德巴赫猜想孙子兵法
界限
十几岁(2022年21期)2022-11-19 11:14:42
《孙子兵法》组歌
黄河之声(2021年11期)2021-09-18 03:08:24
哥德巴赫猜想与我的解答
智富时代(2019年6期)2019-07-24 10:33:16
音乐作品中的客观存在与主观表现
世界家苑(2018年5期)2018-07-28 10:00:20
论哥德巴赫猜想
智富时代(2018年11期)2018-01-15 09:52:06
自然法是客观存在还是价值追求
商情(2012年48期)2017-11-08 12:22:47
科学的春天:《哥德巴赫猜想》写作刊出历程
文史春秋(2017年12期)2017-02-26 03:16:13
哥德巴赫猜想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军事历史(2002年1期)2002-08-16 07:33:00
“内在的客观存在”的表现者
雕塑(2000年3期)2000-06-24 01: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