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历史试题评析

2015-05-30 10:48吴志荣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5年8期
关键词:历史试题南通市课标

吴志荣

2015年南通市历史中考已经尘埃落定,仔细分析今年南通市中考历史试题的特点,对于今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一、保持稳定,适度创新

1.试卷结构、风格基本稳定。2015年南通市历史中考延续了2010年以来的做法,将初中三年所学内容纳入考试范围,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大部分。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选择题15道题,非选择题2道题,客观题与主观题分值比例为3∶2(总分为50分)。试题的覆盖率达到考试范围内容的100%,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的分值比为7∶22∶21。政治、经济、文化考查内容分值比24∶18∶8。命题延续了严谨、平实的传统风格。整个版面图文并茂,布局美观合理、形式多样。试卷共选用9幅插图,其中既有选自课本的地图、实物模型图,又有乡土历史的珍贵图片,还有漫画、数据柱状图,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地获取历史信息,给试题赋予了较多的人文色彩,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2.考查主干知识的宗旨未变。今年南通市中考命题仍然坚持考查中学历史的主干知识,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考查的都是重要的历史人物(第16题贾思勰、第27题戈尔巴乔夫)、历史事件(第19题遵义会议、第22题设立经济特区)、历史现象(第25题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历史概念(第23题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第31题古代和近代东西方的文明交往)以及基本的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第29题,第31题第一、三问,第32题第二、三问)。这些都是作为合格的初中毕业生必备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应有的学科学习能力。

3.稳中求变凸显创新理念。今年南通市中考历史试题全部原创,力避与各县市区模拟考试和教辅资料上的题目“撞车”。有的是创新试题情境,如第17、21、26、27题,第31题第(1)、(3)问。有的是选取新的材料,多角度设问,启发学生思维,如第19、20、25、29题和第32题第(2)、(3)问。有些试题虽看上去眼熟,但也经过了恰当的剪裁、重组、变换、引申等,如第16、18、22、23、24、30题等。有的是创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历史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教学评价的难点。今年的中考试题通过精选素材、巧妙切入、精心设问,使情感教育和认知考查水乳交融。如第31题第(3)问,首先要求学生结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举出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推动中国近代化起步的事例,再设问:如果据此进一步探究学习,你准备通过哪些途径来查找和收集史料?从而引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史方法和良好的学习品质。第32题则以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切入点,考查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重大战役,再通过提供鲜活的材料,让学生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概括张自忠和左权两位将军的抗战书信中体现的民族精神,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人物强烈的爱国心、社会责任感以及优于常人的高尚品质,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依标扣本,严谨有据

1.试题命制依据、对应课标。今年南通市中考历史试题的考试内容严格依据历史课程标准,试题所涉及的每一个考点均源于课程标准。考查中还注意严格按照课标的能级顺序设置问题,既不拔高也不降低要求:如第16题,课标要求知道《齐民要术》等重要著作,属于识记层次;如第32题的第(2)问,课标要求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属于理解、运用层次。值得一提的是,试题弱化了实验稿课标中有而2011版课标中无的考点,考查的基本都是实验稿课标和2011版课标中共有的内容(见下表),对今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引领和指导意义。

2.试题素材、内容、设问源自课标和教材。今年南通市中考历史试题中的不少素材、内容、设问取材于课标和课本,显得规范、准确,严谨有据。试题既有“明扣”,也有“暗扣”:“明扣”如第17、31题的图片直接选自教材;第17题“两宋时期形成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来源于教材中课文的标题;第18题“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第23题“查理·马特改革以后,西欧逐渐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第26题《国家工业复兴法》内容的表述、第28题“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来源于教材正文部分的内容;第32题第(1)问“请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重大战役各一例”、第(2)问“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都直接来源于课标内容。“暗扣”如第28题属于教材“练一练”中典型原题的改造;第31题第(1)问源自课标内容中“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的转换。“明扣”和“暗扣”都恰当地开发利用了课标和教材资源,充分体现紧扣课标和教材的命题原则,使试题成为教与学的“风向标”,有助于引导教师和学生关注课标和教材,用好课标和教材,以达到举一反三进而迁移拓展、提升能力的目的。

三、能力立意,适度开放

1.突出考查学科能力、学科思想。历史学科的基本学习能力包括读图、识图能力,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归纳分析的能力,用书面语言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考查在今年的试题中得到充分体现,如第17、19、20、25、29、31、32题等。同时试题注重知识间的纵横联系,突出专题意识,考查学生运用学科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21题,考查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就,将政治、经济、科技等不同单元的内容整合成专题进行组合考查,第31题则是中外历史纵横联系,考查古代和近代东西方的文明交往的专题知识;第32题以单元为专题考查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这种考查方式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及最后的复习中,改变“背多分”的错误观念,重视学科基本技能的培养。

2.适度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初中历史课标要求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因此,探究性试题逐渐成为中考历史试题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然考虑到考生学习状况参差不齐的现状,只能是适度开放。如第20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图片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在什么历史事件时期。第31题第(3)问,第32题第(2)、(3)问,设问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又“放得开、收得拢”,给学生答题设置了适当的限制,需要学生或依据自己已有的学识,或依据史实、材料,进行归纳、提炼,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今年的参考答案更加体现开放,让学生有话可说,不必拘泥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如第31题第(3)问、第32题第(3)问。

四、中外贯通,融为一体

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中外历史高度结合、融为一体,也是今年南通市中考历史试题的一大特点。如第31题考查的是古代和近代东西方的文明交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的有关内容。第(1)问通过指南针图片和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巧妙地考查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时间以及指南针与新航路开辟的联系。在第(2)问考查了两次工业革命核心知识的基础上,第(3)问考查西方工业文明冲击、推动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具体事例并加以说明,将中外历史很好地结合起来。这就提醒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时要不断研究,注意“中外关联”、“纵横联系”,把中国历史放到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去认识、比较,从而形成较为整体的历史观来观察历史现象,分析、解决历史问题。

五、关注热点,贴近生活

今年,南通市中考历史试题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重视重大纪念活动,注重弘扬社会主旋律,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充分发挥了考题的教育功能,体现了学科教学的社会性。试题以热点切入回溯历史,既富有时代特征,又具有生活气息。如第19题,考查了遵义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回应了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的热点。第28题,考查了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而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回应了今年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20周年的热点。第32题考查了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等知识,回应了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热点。这类考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使考生自觉地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从而达到了知行统一、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区域考查,彰显特色

自2008年以来,南通市中考历史试题中每年都有结合乡土历史、彰显南通地方特色的试题,今年也不例外。如第20题,利用“南通大生第三纺织公司的股权凭证”图片考查建国初期三大改造中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第31题是今年中考历史试题中的一大亮点,命题者将南通地区各党派、各阶层人民的抗日斗争纳入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中,通过精巧的设问,由点到面,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探究历史原因的学科思维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家乡大事,充分反映了历史学科和现实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第20题和第31题都不是孤立考查乡土历史,而是将其纳入到近现代中国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中去,与教材的主干知识相互联系、相互印证,以小见大、贴切自然。

附:

2015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历史试题

16.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该文献主要介绍了( )

A.江南的手工业技术

B.全国江河水道系统

C.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D.北方农业生产经验

17.两宋时期形成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下面反映辽与北宋对峙形势的示意地图是( )

A.图一 B.图二 C.图三 D.图四

18.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为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朝政府( )

A.发行交子B.设中书省

C.设立市舶司D.引进占城稻

19.红军领导人王稼祥在一次会议上说:“李德同志不适宜再领导军事了,应撤销他军事上的指挥权,让毛泽东同志参与军事指挥。”这次会议应是( )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20.右图是南通大生第三纺织公司的股权凭证。作为实物史料,它可以直接用于研究( )

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B.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C.手工业的所有制变革

D.对外开放城市的设立

21.1956年—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有( )

①开展“大跃进”运动

②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产出原油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颁布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③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设立了深圳等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设立( )

A.成为农村改革的开端B.标志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D.回应了邓小平南方谈话

23.查理·马特改革以后,西欧逐渐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这一制度( )

A.以中央集权为特色

B.以土地分封为纽带

C.以政教合一为基础

D.以城市自治为核心

24.英、法、美三国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其中旨在限制英王权力的是( )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D.《拿破仑法典》

25.下图是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的实力对比示意图。它主要说明了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

A.美德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B.社会生产力发展极为迅速

C.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

D.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6.罗斯福新政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严格规定产品数量、价格、销售范围、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这一举措反映了美国( )

A.工业企业产量增长

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调控

C.计划经济体制完善

D.经济危机得到根本缓解

27.下列苏联领导人中,先后把经济和政治作为改革重点,并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的是( )

A.斯大林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28.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为顺应这一趋势而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是( )

A.国际联盟B.华沙条约组织

C.欧洲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

29.右图为1999年发表的政治新闻漫画《北约的“新战略概念”》,该漫画反映的事件表明( )

A.美国利用北约遏制苏联

B.“一超多强”的格局形成

C.世界多极化趋势受到挑战

D.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建立

30.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此次科技革命中( )

A.内燃机得以问世B.铁路交通业诞生

C.网络技术产生发展D.航空运输开始出现

31.(10分)古代和近代东西方的文明交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请回答:

(1)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 图二

回答:图一所示发明何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发明与图二所示事件的内在联系。(3分)

(2)近代以来,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请指出率先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相继带入什么时代?(3分)

(3)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近代化起步。请结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举一例并加以说明。如果据此进一步探究学习,你准备通过哪些途径来查找和收集史料?(4分)

32.(10分)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回答:

(1)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请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重大战役各一例。(4分)

(2)抗日战争时期,南通地区是敌后战场的组成部分,军民顽强抗战。阅读下列材料:

1938年3月,爱国青年翟犊收集民间枪支,在启东组成了有数十人参加的抗日游击队。

1938年4月28日,国民党武装组织了一次围攻南通城日军的战斗。

1940年10月,新四军东进,开辟通如海启抗日根据地。

1940年11月,经刘少奇、陈毅指导,各抗日阶层代表参加的苏北临时参议会在海安召开。

1945年8月至9月,南通各地区相继获得解放。

回答:根据上述南通抗战时期历史事件,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4分)

(3)回眸抗日战争,让我们重读抗战书信,缅怀民族英雄。

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出战前致信将士们: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决不半点改变。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给母亲的信中说:不管怎样,我们是要坚持到底。不管敌人怎样进攻,我们准备不回到黄河南岸来。

回答:请你谈谈张自忠和左权两位将军的抗战书信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6.D 17.C 18.C 19.B 20.A 21.B 22.C 23.B 24.A 25.D 26.B 27.D 28.D 29.C 30.C

31.(1)时间:南宋(或12世纪)。(1分)联系:图一所示罗盘针为图二所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2分)

(2)国家:英国。(1分)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答出其中一点即得1分,共2分)

(3)举例说明: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进行政治变革,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结束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答出其中任意一例即可得分,该小问得分不超过2分)途径:查阅图书馆历史书籍和资料;登录历史网站;观看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参观博物馆、纪念馆;请教历史学者;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等。(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得1分,如答出其他途径言之有理的也可得分,该小问得分不超过2分)

32.(1)正面战场:平型关大捷或台儿庄战役。(2分)敌后战场:百团大战。(2分)

(2)原因:爱国民众自发抵抗侵略;国民党武装坚持抗战;中国共产党推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各阶层人民抗战;中共武装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打击日本侵略者。(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得1分,该小题得分不超过4分)

(3)民族精神:不怕牺牲、舍身救国的爱国奉献精神;不畏强暴、坚持到底的自强拼搏精神。(本题答案具有开放性,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得1分,答出其他言之有理的也可得分,该小题得分不超过2分)

猜你喜欢
历史试题南通市课标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高中历史试题命制中需把握的相关要素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例谈历史试题的系统性设计——以宋朝相关的历史试题设计为例
从“徽风皖韵”到融入全国卷——兼评2015年安徽高考历史试题
和而不同 学以致用——近两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多元史观刍议
南通市
南通市通州区粮油增产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