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新强
【专题概述】
讲到中国国民党,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屠杀共产党人的蒋介石和两次国共内战,似乎国民党就等于国民党反动派。其实,这不是国民党历史的全部,国民党也曾是一个革命党,在推翻满清政府、打倒北洋军阀和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作出过巨大历史功绩。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后,两蒋父子一直旗帜鲜明地反对“台独”。今天的国民党,承认“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民党何时成立,在大陆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有1905年说、1912年说、1914年说等几种说法,但是中国国民党已明确将1894年11月24日兴中会成立作为建党之始。下图是1994年我国台湾地区发行的中国国民党建党一百周年纪念银章和纪念邮票。
不论按照哪种算法,中国国民党都称得上是一家“百年老店”。本专题将系统复习国民党走过的百年历程、经历的风雨沧桑,国共关系将是复习的重点。
【知识梳理】
一、百年简史
1.1894年,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兴中会取振兴中华之意,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革命力量的壮大,兴中会在联合其他革命团体的基础上建立了统一的全国性的革命组织同盟会。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同盟会成为合法组织。1912年8月25日,在北京湖广会馆,同盟会联合数个小型政党组成国民党,宋教仁任代理理事长。1913年,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解散国民党。孙中山等人举起反袁大旗,于1914年7月在日本东京组建中华革命党。
4.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此后再未改名,前几年“台独”势力曾呼吁将中国国民党改名为“台湾国民党”。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宣布实行联俄容共政策,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5.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临终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挥师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在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叛变革命以后,于1927年4月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并逐步统一了全国,国民党进入“蒋介石时代”。
6.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又发动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接着向南京进犯。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候,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投靠日本,在南京建立汉奸政府。
7.1949年4月24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8.1975年,蒋介石病逝于台北,其子蒋经国成为接班人。1987年,蒋经国开始被迫调整两岸政策,放弃“三不”,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方面采取一些开放措施。海峡两岸30多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9.1992年,大陆的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简称“九二共识”。蒋经国的接班人李登辉在上台后逐渐暴露出其“台独”真面目,阻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1995年初,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发展新情况,提出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第一点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10.2000年3月,台湾政局发生变化,代表“台独”势力的民进党上台执政,中国国民党沦为在野党。2001年9月21日,国民党将李登辉开除出党,连战任国民党主席。
11.2008年3月,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时隔八年后国民党再度上台执政,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是重大利好,当年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二、国共内战
1.第一次国共内战
时间:1927年—1936年。
经过:(1)南昌起义
在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共产党人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吓倒,他们勇敢地从血泊中爬起来,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但在南下广东时遭到了失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农村包围城市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了秋收起义,因敌我力量悬殊,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并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此后,各地的共产党人方志敏、邓小平等也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全国各地建立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最大的是中央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毛泽东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3)红军不怕远征难
革命力量的发展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蒋介石先后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长征路上,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西安事变
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爱国者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2.第二次国共内战
时间:1946年—1949年。
开始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
经过:解放战争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6年6月内战爆发到1947年6月,中国共产党处于战略防御态势;第二阶段,从1947年7月至1948年8月,为战略进攻阶段;第三阶段,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为战略决战阶段。战略决战即三大战役。
(1)战略防御
解放战争之初,国共双方实力对比悬殊,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做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断言共产党一定能在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下打倒美国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战略上藐视敌人的同时,战术上又必须重视敌人,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来势汹汹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共产党采取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力求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转战陕北就发生在这一时期。1947年春,国民党胡宗南军队14万人对陕甘宁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西北野战军只有2.7万人,敌众我寡,中共中央决定放弃延安,转战陕北。在黄土高原上,中共中央和西北解放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使敌人疲于奔命,到处挨打,成功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2)战略进攻
人民解放军由守转攻的标志是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挺近大别山不仅将战争引向国统区,而且吸引了国民党军队,减轻了山东和陕北解放区的军事压力,还对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造成威胁。千里跃进大别山,像一把尖刀刺向敌人的胸膛,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吹响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嘹亮号角。
(3)战略决战
在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阶段,共产党消灭了大量国民党的有生力量,迫使国民党军主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周围,主力决战的时机成熟了。共产党不失时机地发起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步伐。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命令,渡江战役打响,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解放南京,埋葬了蒋家王朝。
三、国共合作
1.第一次国共合作
背景:清朝灭亡后,北洋军阀统治中国,军阀的割据混战导致民不聊生,打倒军阀除列强成为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
时间:1924年—1927年。
形成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合作形式:当时共产党刚成立不久,力量比较弱小,没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所以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成果: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开展,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第二次国共合作
背景:日本企图灭亡中国,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全国人民要求团结起来,一致抗日。
时间:1937年至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
形成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合作形式:党外合作。经过国共十年内战,共产党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和军队,国共两党有各自领导的军队和政权。有着相对的独立性。
成果: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3.2005年胡连会
2005年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到大陆展开“和平之旅”。4月29日下午,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面。两人的这次握手,是继1945年重庆谈判之后,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会后胡总书记和连主席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新闻公报。公报指出,“两党希望,这次访问及会谈的成果,有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福祉,开辟两岸关系新的前景,开创中华民族的未来”。
现在,国共两党面临共同的挑战——“台独”。有人呼吁国共两党应该摒弃前嫌,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和祖国的统一共同努力。
4. 历史启示
中国国民党曾经反共反人民,历史上有污点,但是也有功绩。今天的国民党反对“台独”,也是值得肯定的,是我们争取的对象。
国共两党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求稳定、谋发展的今天,应继续高举民族团结、利益共同的大旗,避免对抗内耗,加强交流对话,追求互利共赢,共同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试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学校要举办以“辛亥革命”为主题的纪念活动,小明同学收集了有关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资料,其中与主题不符的是( )
A.创立中国同盟会 B.重庆谈判
C.提出三民主义D.成立中华民国
2.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 )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实现了完全的民族独立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这一誓词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B.五四运动
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4.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
A.发动了反帝反封的五四运动
B.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C.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D.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5.1927年是国共两党关系发生重大转折时期。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1927年的是( )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井冈山会师
④红军长征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
6.推动了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再度合作,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全民族抗战的关键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D.重庆谈判
7.“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人们第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
A.1927年后的国内形势
B.九一八事变后的国内形势
C.七七事变后的国内形势
D.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8.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望两岸共圆“中国梦”。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增强和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以及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合作的进一步加深。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是( )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9.“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开始B.《双十协定》签订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D.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10.打破海峡两岸38年的隔绝状态的历史事件是( )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
C.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D.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
11.2013年4月29日,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海基会举办的纪念某一事件20周年茶会上指出,该事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启了以谈判化解敌意、以协商取代对抗的历史新局面。该事件是( )
A.“三不”政策的调整B.汪辜会谈
C.八项主张的提出D.海基会的成立
12.2013年7月6日晚,赠台大熊猫“圆圆” 在台北木栅动物园产下幼仔,很多网友为其取名“团圆”。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是( )
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全面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二、非选择题
13.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亲切握手。这是时隔60年后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被称为国共两党的“第三次握手”。
(1)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各自取得了什么成果?
(2)国共两党的第二次握手取得了什么成果?
(3)国共两党时隔60年后的第三次握手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一、1.B 2.B 3.A 4.D 5.A 6.B 7.C 8.C 9.C 10.A 11.B 12.C
二、13.(1)国共第一次合作,打倒了北洋军阀;国共第二次合作,赢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2)签署了《双十协定》。
(3)打开了国共两党和解的大门;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利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