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行发
教育教学注重德、智、体、美、劳等综合性的发展目标,为此,强化小学德育十分关键。下面阐述搞好小学德育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培养师德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讲,自身思想观念的端正是基础和前提。为此,教师的任务不单单是教授学生知识,尤为关键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小学生的德育,不单单是思想品德教师与班主任的职责,也是全校师生一起努力的结果。它要求整个学校所有教师的共同教育、互相沟通、互相合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事半功倍。只有各个教师的思想观念得到增强,才可以将自身所教授课程的德育因素充分挖掘出来,从而更加有效地实施德育,最终促进德育的顺利进行。教师应当注重自身师德的提高,应当以德树人,让学生遵守规则和纪律,教师也应当遵守,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教师也应当学习和掌握,让学生做的事情,教师也应当去做。
二、注重德育和实际生活的统一
当今,知、行不统一和言行相脱节的情况普遍出现在小学生身上,这体现了学校德育方面的不足,主要是由于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实际上,形成与发展伦理道德的渊源是实际生活,如果脱离了实际生活,而立足于某项原则对生活实际当中的道德进行解读,就常常出现本末颠倒的情况。实际行动是养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并非仅仅凭借说教。之前理论性的讲解与机械式的灌输德育策略未能够重视学生的情感生活与实践活动,仅仅将学生当成道德认知的主体,并非实践的主体。为此,德育应当注重实践化与生活化,以创设角色与场景的体验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或者是形式多樣的课堂实践活动作为基本的载体形式,以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进行参与,从而使学生自主地体会与认知,真正理解道德的内涵,最终内化道德。在这个前提条件下,我国还需要进行网络化与多媒体化的教育,有效借助现代的教育方式与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学生情感与道德的陶冶,以及实现学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让德育更加具备说服性、感染性、渗透性,进而更加有效地实施德育。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这项工程是艰巨和长期的,而小学阶段是塑造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的一个重要阶段。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紧紧围绕德育实施教学。只有积极地延伸德育的深度与广度,才可以形成与学生相适应的德育体系,从而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席永红.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如何组织合作学习[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S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