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摘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在努力实践,贵在正确实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坚持以问题导向而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以解决问题为最终价值取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需要科学思维来引领,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掌握和善于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构想,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找准正确改革方向,防止犯颠覆性错误。
关键词:“四个全面”;问题导向;科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5)04-0022-04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1],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多次讲话中强调“四个全面”,特别是在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明确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2]2015年“两会”前夕,人民日报连续刊发五篇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评论员文章,拉开了全党深入学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序幕。一个重大的思想提出后,重在努力实践,贵在正确实践。为此,我们必须更加深入学习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鲜明实践特色,从而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一、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最终价值取向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是从天而降,不是无的放矢,更不是无病呻吟。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3]2015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的讲话中指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4]这就间接回答了为什么我们党要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思想。
现实中,有人提出疑问,我们党已经有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不提出“四个全面”行不行?我们坚定地回答:不行!绝对不行!实践在变迁,理论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呼唤新的伟大的理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四个全面”是为了推动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改革开放伟大历程虽然进行快四十年了,邓小平当年所设想的“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也都达到了。但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5]当前,我国的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地区差距还在不断扩大,按照联合国规定的人均每天生活费不低于一美元的标准,我国当前还有两亿左右的贫困人口,主要是分布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革命老区、农村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还在热切渴盼能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当前正处在改革深水区,过去三十多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领域的各项改革,容易改的基本上都改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各种矛盾易发多发。过去强调“摸着石头过河”,这本身并没有错,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当年所开创的一条重要改革方法论,但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更需要制度上的保证,因为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我们需要用制度将各项改革的措施固定下来,特别是通过法治的方式,使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当前,在我们国家的各个领域和层次,还大量存在着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和徇私枉法的现象,那我们就不免要追问是谁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和徇私枉法,谁更有这样的犯错机会?显然,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肯定是拥有一定权力的人了。为此,逻辑的自然延伸就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内,打铁还需自身硬,可以形象地说,我们现要在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块硬铁,这是一项艰巨的战略目标,没有退路。干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这是一句伟大的真理,这就对我们作为一党长期执政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为我们已经对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就必须兑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毋庸讳言,当前,在我们党内还存在着大量的严重问题,虽然说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党内得到了很好的转变,但绝不能说这些不正之风就已经绝迹了,更不敢保证它们不会死灰复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加之党内的消极腐败问题,严重影响着党的执政根基,放眼世界,任何政党只要腐败横行,就绝对是死路一条。
不难看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是来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量变导致质变,从解决问题的维度来讲,“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恰逢其时。因此,我们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进程中,就必须要以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为最终价值取向。有问题不可怕,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政党,一个国家都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关键是不要被问题牵着鼻子走,而要直面问题,对我们党和国家来说,接下来,我们要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历史进程中,找准问题,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掌握科学思维,善于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每一个全面都是针对该领域的全面过程,而四个全面合在一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有机运转体。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战略目标,改革是发动机,法治是稳压器,党的领导是火车头,而其中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是姊妹篇,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人具有先天的思维能动性,要顺利完成一项伟大的工程,科学的思维指导是正确行动的先导,这一点,只要回顾一下我们党九十多年的光辉历史,就可以明白其中的深刻道理,凡是党的事业顺利的时候,我们党基本上都是坚持了一系列科学的思维来做决策。反之,党的事业受挫,甚至犯下严重错误的时候,思维错误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思维上,我们党稍不留神就很容易犯下“一刀切、一阵风、一边倒、一言堂”的思维错误,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此,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坚持科学的思维,特别是要掌握和善于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
掌握和运用战略思维,要求我们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要树立长远眼光,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绝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掌握和运用辩证思维主要是指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要全面的看问题,而不能片面的看问题,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比如,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调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强调放开计划生育政策,也要强调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强调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等方面都需要充分掌握辩证思维,也就是这中间的一个“度”的问题,切忌走极端。实践中我们往往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了充分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思维,为此还专门举行了一次中央政治局集休学习。
法治思维主要是一种规则思维、程序思维,掌握和运用思维要求我们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遇到问题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按规矩办事。毫不客气的讲,我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过去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不利于我们法治思维的培养,在人情面前,我们中国人很容易破坏规则。对此,我们要从以“情、理、法”排序的人情社会努力朝着以“法、理、情”排序的法治社会的转变,努力树立起在社会上,特别是在党内一切事情都要讲规矩,按照程序来办,特别是重大举措绝不能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因领导人的看法改变而改变,做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最终实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建设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掌握和运用系统思维要求我们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要善于考虑方方面面的利益问题,统筹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特别是要充分考虑眼前和长远利益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要使国家和社会包括党的各个系统想相互配合,使历史的合力发挥到最大,而不是相互利用,内耗不断。掌握和运用底线思维,要求我们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要善于从坏处着想,做事朝着最好的目标去奋斗,而又要考虑到最坏的结果,这是一条不能再下降的底线。党的十八届四中会通过的决定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能逾越,法律底线不能触碰”,“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6]另外,还可以对底线思维作广义的理解,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提出的各项目标,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上学、就业、看病、养老等问题,让人民群众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应该成为一条生活保障底线,否则靠什么来体现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既然是要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就必须掌握创新思维,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照搬照抄,谁都无法完全预测最终的一切事情,我们必须鼓励和保护合法的大胆创新。
三、坚定正确方向,防止犯颠覆性错误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不竭动力,改革是一个好听的词语,但不是所有的改革都是好的,还要看改什么,为谁改,怎样改,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找到正确的改革方向。否则,本来改革是为了解决问题,却因为没有找准正确的改革方向,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反而导致更多的问题产生,甚至犯下颠覆性错误。因此,“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辙”。[7]
我们党所协调推进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社会主义的“四个全面”,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面对方方面面的问题,形形色色的挑战,我们所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要有自己的定力,要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不被任何风险所惧,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我们所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就是说,我们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改革和完善。我们所推进的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此必须强调我们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在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去谈依法治国,只能是空谈。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首先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所说:“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8]这句话一语中的、一针见血,这是一句伟大的真理。是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为此,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无论经历任何的风吹雨打,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能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不能变,否则就要犯颠覆性的错误,中国就一定会再来一次大的折腾,甚至国家四分五裂,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这样,又何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人民又怎么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要我们真正认清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特色,世界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已经清晰可见,我们要坚定信心,努力实践,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解决,以科学思维去谋划,坚持正确改革方向,绝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4-12-15(1).
[2]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N].人民日报,2015-02-03(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4]习近平.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N].人民日报,2015-02-13(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60.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3).
[7]本报评论员.改革让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三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N].人民日报,2015-02-27(1).
[8]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1).
责任编辑:刘遗伦王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