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丽萍
【教学片段】
学校里的一个花坛,周长是50.2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上课时,我用电子白板出示题目,让学生自己轻声读题,然后列式计算。接着就走到学生中巡视,检查他们完成此题的情况,可转了两三分钟后发现大家都在冥思苦想,没有一位学生列出算式,这只是一道非常简单的应用题呀,列个算式有那么难吗?我正想提示大家,这时班上的“小淘气”小×嘟噜了一句:“这题目是不是有问题呀?”马上有好几个学生也应声:“是呀,好像题目差一个条件,没法做。”“差什么条件,那你们想一想,这题少了一个什么条件?”小×说:“花坛的形状没有告诉我们,如果添上圆形这两个字就可以做出来了。”我如释重负,总算是又回到我的教学设计上来了,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小×说得对吗?”
我正想等学生回答出“对”就可以继续下面的环节了,这时一位孩子举起了手:“老师,我认为花坛不一定是圆形的,我们学校的花坛有的就是长方形啊!”
对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成点,我刚才怎么没想到呢?我马上问学生:“你们还见到过什么样的花坛?”脑子里想着怎么让学生自己补上这个条件,使这道题成为一道开放型的题目,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这一问使刚才还死气沉沉的气氛变得活跃了。好多学生纷纷举手,有的不等点名就喊了出来,甚至有的学生干脆跑到黑板上画出了图形。看得出来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题目还是周长是50.24米,先设计图形,再求花坛的面积,行吗?
学生:行!
师:小组合作设计,比一比哪一组设计的图形多。
小组汇报:设计方案。
生1:我们小组设计的花坛是一个圆形的。
生2:我们小组设计的花坛是一个正方形的。
生3:我们小组的设计方案和第一组差不多,不过我们的设计图案是双环形的。
生4:我们设计的是三个正方形连在一起的。
生5:……
师:“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是了不起的小小设计师,设计了这么多漂亮的花坛,下面就请你们任意选择喜欢的一个设计方案列式,然后计算。如果有需要老师帮忙的可以举手问老师。”
学生开始津津有味地尝试练习,同桌之间交流讨论着。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性很高。
小组汇报:计算结果。
学生:我们小组分别计算了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
圆的面積:(50.24÷3.14÷2)=8(m) S=3.14×8×8=200.96m2
正方形的面积:50.24÷4=12.56(m) S=12.56×12.56=157.57m2
长方形的面积有好多,我们选择了其中的一种,10×15.12=151.2m2
并且我们发现这三个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正方形的面积第二大,长方形的面积我们算了几个,都是最小的。
师:你们小组的同学真棒,你们的发现很有意义,也就是说,当周长相等时这几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关系是……?
学生:圆的面积>正方形>长方形。
下课了,有一位学生走到我身边说:“老师,您今天是不是故意考我们的?”
我拍拍他的小脑袋神秘地笑笑说:“你觉得呢?”
【教学反思】
将例题隐去了一个条件——“圆形花坛”,却自然地把学生推到了主体的位置上,让学生以主体的态度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学生在参与问题思路的设计过程中,思维的发散性、深刻性、独特性都得到了充分锻炼,良好的情感态度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验。
这一课堂案例引起我深深的思索,给我提出了关于课堂生成的问题。在本案例中,教师因为少写了一个条件,反而使学生主动认真地读题、审题。经过读题,学生发现原来是少了一个条件,没法列式。接着教师顺势问“题中缺少的是什么条件?”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激活了,脑子里马上出现在校园里、公园里、小区内看到的一个个形状各异的花坛。于是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最后教师再提出一个要求:“这街心花坛的形状您将如何设计呢?要求周长还是50.24米,先设计图形,再求花坛的面积,行吗?”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这样,由于教师的一个失误,使原本一道死的题目变活了,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校园里的某一个地方,能看得见,摸得着。学生在做题目时,脑子里一定再现“花坛”这一真实的物体。
同时,由于学生将生活中的经验与数学学习紧密联系了起来,
设计了许多方案,而这些设计中几乎包括我们在小学阶段所学的所有平面图形。学生在计算时,将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都不知不觉地进行了一次回顾,可以说本节课不但巩固了圆面积的计算,
更由于课堂的生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将各种几何图形知识进行了一次巩固,达到了我没有预料到的效果。如果课前教师没有设疑,学生完全不用仔细读题就能把算式列出来,题目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学生脑子里根本没有印象。如果当学生发现少了一个条件,老师马上把缺少的条件补上,教师就没有捕捉到课堂上的“非预设生成”,课堂也就没有后面的精彩了。
参考文献:
魏从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四川信息技术教育,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