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
一条线连两头
2007年的夏天,听到女儿从美国密西根打来的电话,知道了女儿怀孕的消息,自己就要升级当姥爷了,他心里就打起了小九九,下决心开始着手做两件事情。
那时候,女儿在密西根大学读硕士,女婿在英国牛津大学读博士。那一年,女儿差两岁三十,女婿已经三十有二,该有个孩子了。女儿女婿正是在人生旅途拼搏事业的忙碌季节,孩子的即将到来,会给他们增添意想不到的欢乐,也会给他们带来很多难以预测的困难。好事自古难全,人生就是这样,苦乐兼修,甘蔗难得两头甜。在这样人生的节骨眼上,做老人的,常是他们的一根救命稻草,别看只是稻草,却能像诺亚方舟一样,帮助他们渡过苦海。再说了,哪一个初生的小孩子没有得到隔辈老人的眷顾和关照呢?所谓天伦之乐,一条线连两头,一头系着孙孙辈,一头牵着爷爷辈。姥爷,会是那么好当的吗?
姥爷当时就是这样想的。
解决两个难题
姥爷想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赶紧学开车。孩子落生下来,自己和老伴去美国,美国地方大,号称是“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不会开车可不行。就女儿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女婿不在,亲家年纪大又有病在身,来不了美国帮忙,只能靠自己和老伴来搭把手。孩子小,去个医院带孩子检查身体;孩子大了,接送幼儿园,都需要开车,才能切实地帮助女儿。即便是把孩子接回国内照管,同样有个汽车会方便得多。学开车,成为了退休后姥爷的一桩大事。都说老来不学艺,手脚早不如年轻时灵便,起早贪黑受累不说,还得受驾校教练嫌弃你笨拙而不耐烦的白眼。但只要有未来小孙孙的影子在眼前一晃,什么样的苦累和委屈,也都化为了云烟散去。姥爷终于拿到驾照,心立刻飞到了美国小孙孙的身边,高兴地说道:“我可以带你去兜风了!”
姥爷做的第二件事情,是学厨艺。这对于他来说,是件并不比学开车简单的事情。这一辈子,自己从来没有下厨做过饭,小时候是妈妈做,上学时是食堂做,结婚后是老婆做。大半辈子饭来张口,袅袅炊烟,只是书本里美妙的修辞,切身的呛人油烟,伴随着油盐酱醋瓶,按下葫芦起了瓢的忙乱,完全是两回事。不过,既然姥爷能够拿下驾照,还有什么过不去的火焰山?他买回来一本菜谱,照葫芦画瓢,信奉本本主义,严格按照书上面菜肉油盐的比例,火候的分寸和开火关火的时间,一点点实践,居然拿下家乡菜、川鲁菜和上海菜。让老伴尝尝有没有馆子味儿,老伴尝后,说还真有那么点儿馆子味儿,比我做的菜好吃多了!带着这几样富有馆子味儿菜肴的厨艺和一本菜谱,在出发到美国之前,又和老伴学会发面,不仅可以炒菜,而且可以做面食了。
衣食住行,人生的四大问题,他可以解决其中食与行两道难题,而衣和住,都是女儿已经解决的问题而不在话下。他如一位身怀高强武艺的侠客,可以仗剑独行,胸有成竹地赴美见外孙孙了。
一声姥爷抵万千
我见到这位可爱而能干的姥爷的时候,他的外孙威廉已经五岁半,一直到前些日子孩子要上学了,女儿才把他接回美国。在美国印第安纳初冬的暖阳下,温暖的阳光填平姥爺脸上的每一道皱纹,和实际年龄相比,他显得要年轻得多。而他那个活泼健康的外孙,吃他做的饭菜、坐他开的车,已经五年多。他是外孙的厨师兼司机。他是东北沈阳人,沈阳冬天冷,最怕孩子感冒,因为那时候他的厨艺和车技都派不上用场,他直后悔没有再学些医术,千手观音一样,可以处处手到擒来,解决外孙的一切问题。那时候,他只能和老伴各睡半夜,轮流照看发烧的外孙。
我由衷地对姥爷说:“您可真不容易。”他笑笑说:“所有来美国照看孩子的中国老人不都是这样的吗?”我感叹说:“要不怎么说您是中国姥爷呢?”他听后哈哈大笑起来。
他告诉我,女儿投桃报李,花了四万多美元,给他买了辆沃尔沃新车,可以让他来美国的时候开。老伴嫌女儿买得贵,说你爸爸以后每年只能来美国半年,那半年车闲着,买辆二手车不就得了?女儿说:“那可不行,得给我爸爸买辆新车,免得旧车开在半路坏了,让我爸爸着急。”女儿心疼老爸,知道老爸付出的一切,区区一辆沃尔沃,也报答不了。
姥爷!姥爷只需要外孙这一声啼唤,莺歌燕语,抵过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