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龙
外孙上初中后,希望每月有一笔自由支配的零花钱。这要求合情合理。给多少?谁心里都没底。第一个月,我在他写字台抽屉里放了500元钱,需要时自己拿。唯有一点要求,花掉的每一分钱都要记账。
到了月底,外孙说他花掉了400多元零花钱。我暗自吃了一惊:太多了!取过账目一看,最大一笔支出是捐款。外孙同班同学的母亲是下岗女工,前些日子不幸得了白血病,学校开展献爱心募捐活动,外孙捐了200元。这钱花得好!我表揚外孙。账上显示,这个月外孙与同学共去歌厅唱歌4次,花掉100多元。我对外孙说:“外公不反对你去歌厅唱歌娱乐,但要适可而止,一个月去4次大可不必。”外孙点点头。账上还记录这个月坐出租车3次,我问外孙怎么回事,外孙不好意思地说:“忘记拨闹钟,早上起得晚了,怕上课迟到才坐的,以后一定注意的。”
几个月过去后,记账逐渐养成了外孙适度消费合理花钱的好习惯,账上“奢侈”的消费项目越来越少。我虽然仍然在他的写字台抽屉里常放500元钱,但他花零花钱越来越趋于理性,自控能力日益增强。如无特殊情况,现在他一个月的零花钱只需要100多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