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感培养初探

2015-05-30 04:22钟丽红
关键词:丰富数感领悟

钟丽红

摘 要:数感是人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知和领悟。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建立数感,在动手实践中培养数感,在生活估算中增强数感,在应用数学中升华数感。数感需要长期的逐步培养,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数感 敏锐 丰富 培养 领悟

【中图分类号】G623.5

数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与数时建立起来的一种意识,是人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知和领悟。教师要从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培养和建立数感。

一 在生活情境中建立数感

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而数学知识又比较抽象,许多学生对数都不能很好地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地理解数的内涵。教学时,例如有一位低年级数学老师在一年级“认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学们还记得在幼儿园上活动课时的情景吗?大家一起去滑梯,去荡秋千,去骑木马……”学生们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渐渐被唤醒了,这时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欢快、温馨的幼儿活动的画面:“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数数这个幼儿园里的活动器械吗?”于是,小学生们开始兴趣盎然地数数:1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从而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了数的意义。可见,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如果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学生不但较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获得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从中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在动手实践中培养数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智慧之花开在指尖上。”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以具体性、形象性为主,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动作思维。动手操作是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的重要手段。著名数学家波利亚也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各种探索机会,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从而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数学知识,从中建立数感,发展数感。

如:在教学《8加几》这个内容时,创设了这样的操作活动:“8+6=( )”呢?摆一摆小棒,你发现了什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自主探究“8加6”的计算方法。学生们通过摆一摆,发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如下:1、用数的方法:有的一个一个的数1、2、3、4……14;2、有的两个两个的数2、4、6、8、10、14;有的直接接着往下数9、10、11、12、13、14。3、用转换的方法:把8看成10,“ 10+6=16 16-2=14”。学生通过汇报和交流,真正体验到“8加几”不同的解题策略,感受到了“算法多样化”,接着我让学生相互评价“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进行优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去选择,从而突出“凑十法”。通过这样教学,使学生理解了算理,并理解了数及运算的意义,使数感得以形成和生发。

三、在生活估算中增强数感

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估算,而不需要精确计算。新课标也指出估算相对于精确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更广泛的实际应用,更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改变学生对估算的认识,创造性地活用教材,让学生常估算,多交流,从而感受估算魅力,增强估算意识,形成较强的量化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

如:“一本书8元,401班全班有52人,全班每人买一本大约需要多少钱?”在估算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10×50 = 500,估计在500元左右。”有的学生认为:“10×52 = 520,不到520元。”有的学生可能说:“8×50 = 400,肯定比400元多。”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为他们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估算方法,逐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策略,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自主的意识,进而形成一种习惯,使学生在不断地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

四.在应用数学中升华数感

现实生活是儿童学习的源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从而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中的现象和问题,学会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数学源与生活、又寓于生活。”数感的建立来自于生活,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应用,才能得到升华。

例如:在教学《连加、连减》这一课时,当学生通过共同探究理解了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后,设置了一个购物情景:学校要组织一次春游,请你用10元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食品有:火腿肠、果冻、面包、蛋糕、饮料、薯条等,单价有 6元、 4元 、 2元、 3元 、3元 、 5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独立设计购物方案,想法有:6+4,2+3+5,3+3+4,想法多种多样,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出了多种购物方案,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学生刚学会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渗透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的数学思想。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与数学融为了一体,真切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这样的学习内容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之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数感需要长期的逐步培养,我们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史宁中、吕世虎;;对数感及其教学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6年02期

2.刘强;学生数感培养的有效途径[J];教育科研论坛;2006年03期

3.陈玉敏;小学生数感培养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8年06期

4.罗玉华;数学课程改革中的“数感”[J];教育探索;2008年09期

猜你喜欢
丰富数感领悟
了解“SSA” 领悟全等形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多么痛的领悟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
巧估算 妙解题
文言文要诵读也要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