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传播下核心期刊评价的实践困境与现实构建

2015-05-30 10:48林丽芳
出版广角 2015年5期
关键词:定性学术期刊学术

我们创新现行的定性评价制度,使定性评价能真正起到补充定量评价的作用,更全面彰显学术期刊质量。

20世纪90年代,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学术期刊开始了数字化转型。目前,大部分学术期刊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数字化出版,但是基本已将纸质期刊刊载的内容进行数字化转换后,通过大型期刊数据库进行数字化传播。数字化传播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使期刊网络数据库成了读者获取文献资料的首选和主要方式。这种期刊媒介传播方式和阅读习惯的转变促进了文献的广泛传播,也使核心期刊评价体系的指标发生了变化。

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为例,1992年第1版的《总览》只有被索量、被摘量和被引量三个定量指标,到2011年第6版,定量指标发展为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基金论文比和Web下载量等9项。而且随着大型期刊文献数据库建设的不断完善,核心期刊评价指标的数据基本上实现了由人工统计到完全从数据库自动获取。这种指标多样化和数据来源客观性的评价方法,理论上是一种较理想的评价手段,目前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系列核心期刊评价中。但是实践中这种评价方法是否遇到了困境?如果有,又该如何完善?基于此,本文将对数字化传播下核心期刊(本文研究的“核心期刊评价”的期刊范围仅限于在我国出版的学术期刊)的评价方法做一透视,这对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核心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规范学术评价,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数字化传播下核心期刊评价的实践困境

学术期刊是一种内质的精神产品,是通过刊物中的文字、图片或其组合来表达人们思想、见解和知识的思维成果,其评价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术同行本对学术评价最有话语权,但是我国学术期刊数量庞大、学科众多,如果仅靠学术同行的定性评价,难觅审读期刊文本的代表性专家;而且受到学术传统、社会风气、学术利益、学术体制以及学者学术水准、道德修养等的影响,同行评议的结果往往缺乏科学和公正[1]。而“核心期刊”“来源期刊”等专业评价机构根据各定量评价指标,对相关内容进行测评,这种方法既简便易行,又能避免定性评价主观性过强、随意性过大等问题。但是深入挖掘现行的核心期刊评价模式,发现其存在一些实践困境。

1.重奖轻罚的指标设计隐没了学术期刊的形象

期刊形象是指期刊由于办刊理念、思想内容、审美标准、作者口碑、社会影响以及用稿质量和行业认证等级等在社会上尤其是在作者心目中长期以来所树立起来的地位和形成的印象[2]。期刊形象既是有形的(如装帧设计等),又是无形的(如办刊理念等)。学术期刊是内在质量与外在形式的有机统一,期刊是否按《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出版,如何策划设置栏目,如何审选论文和编排,如何使各栏目呼应对话等,都体现着编者的理念和智慧,渗透着编者的思想和眼光。但是数字化传播时代的核心期刊评价缺乏能承载这些功能的指标。比如,期刊的某篇文章违反了出版管理规定,出现重大政治问题,这本将损害期刊的正面形象,但是读者通过网络下载该篇文章,无论文章内容是否被引用,都会提高Web下载量指标;如果文中某处出现了政治问题,而其他观点准确无误时,并不影响作者对正确内容的引用,当然也会提高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等指标的数值。这种重奖轻罚的指标设计无法对违规的刊物起制裁作用,也隐没了学术期刊的真实形象。

2.核心期刊的“评价权力”颠倒了作者、期刊与评价机构之间的正常关系

无论是纸质传播还是数字化传播,作者永远是最关键的资源。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思想和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刊物的价值和质量,没有作者的文稿,再现代化的出版方式都无法可持续发展。学术期刊是社会学术产品的“物质”载体,是人类传承学术思想,传播学术信息,积累学术文化,促进学术创新的重要工具[3]。评价机构用系列评价指标对学术期刊进行的分级和排序,其研究的初衷是为图书馆采购期刊提供指导作用。在这三者关系中,作者是学术成果的源泉,评价机构是服务者,而期刊是连接学术成果和评价机构的中介。

数字化传播下,评价机构不必阅读文章的内容,也就是说,不必接触作者;期刊也仅仅起传送数据的作用;评价机构只要收到数据后,就可以完全脱离作者和期刊进行学术评价。数字化传播为核心期刊评价提供了捷径,同时这种“评价权力”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学者、期刊和评价机构之间的颠倒关系:原本是服务者的评价机构变成了指挥者,对学术最有话语权的作者必须迎合期刊,期刊必须迎合评价机构[1]。于是,应追求内在质量与个性化发展的学术期刊,舍弃了学术服务的根本,一味追求评价指标的数据,甚至不惜为此造假;学者们再也不能遵循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而静心于学术研究,由此,滋生了学术浮躁情绪,出现了大量学术垃圾。

3.流水线式的量化指标无法全面彰显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

学术质量是期刊的生命线,学术质量评价自然就成了学术期刊评价的核心。学术质量高的论文往往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真正的学术影响力,只能产生于学术成果的精神生产过程之中,并取决于这个生产过程及其结果是否带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从而与这种精神产品的创新性、思想性和规范性成正比[4]。学术评价不是一件简单的“技术活”,学术成果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无法被数学工具所测量的,其蕴含的创新性、思想性及规范性也是难以测量的。特别是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其涉及时间(历史)判断、性质判断和价值判断,这些内容几乎不可能使用单一的量化标准,而需要时间的积淀和历史的评价[5]。但是,事实上人们往往更多地从文献计量学的范畴去解析和定义学术期刊的质量。我国核心期刊的评价指标从问世以来得到了不断完善与发展,但是纵然这些指标体系设计得再细致与全面,也只是取自期刊及其所发文章的外在形式,很难深入到期刊的学术内容层面进行评价[1]。优秀的期刊必定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内容创新,在数字化传播下,那些流水线式的、纯技术化的量化指标显然无法全面彰显内容“非标准”的学术期刊质量。

二、数字化传播下核心期刊评价的现实构建

有学者呼唤,学术共同体应该回归学术评价主体[6]。笔者认为,纵然数字化传播下学术期刊评价存在诸多缺陷,但是在数字化阅读已成为普遍甚至唯一的学术论文阅读方式的今天,如果全然无视出版环境的变化,让学术评价回归同行评议,是有失科学的。更何况受到学科专家素质、评价制度和评价环境等的影响,同行评议同样存在实践困境。核心期刊评价是一个艰难和漫长的过程,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探索一个合乎学术发展规律,真正为学术研究服务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

1.引入准入测评,重现学术期刊的真实形象

尽管现有的评价体系无法完整反映学术期刊的形象,但是无论什么级别的学术期刊都无法回避期刊数据库的网络传播,否则必将因为影响因子等指标不如同行而影响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建议引入准入测评制度,这不但能起到奖优罚劣、重现学术期刊形象的作用,同时也节约了核心期刊的评价成本。其具体做法是:以国家宪法、法律、宗教政策、民族政策、《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和办刊宗旨等为评价标准,按不同的分值,分“合格”“基本合格”“轻微失误”“一般失误”“重大失误”五个等级对期刊进行基本条件测评。文章刊载内容违反政治标准造成重大错误;或出现一般政治失误,出版物已进入市场,产生极坏影响;或刊物违反《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一号多刊等情节特别严重者,列为“重大失误”,得0分,采取“一票否决”制,取消其参选资格。对其他等级的结果给予不同的分值,构成核心期刊测评总分的一部分。准入测评填补了原有核心期刊评价指标的漏洞,期刊不会因“唯数字”而失去其真实的形象。

2.制约评价机构的“评价权力”,促使学者、期刊与评价机构正常关系的理性回归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核心期刊的“评价权力”提供了技术基础。从表面上看,是数字化传播下的期刊评价体制扭曲了学者、期刊与评价机构的正常关系,但我们深入分析,会发现这种颠倒关系的催生土壤其实在于现行科研评价体制。现行科研评价管理往往将科研成果等级化,等级化的标尺就是刊物的级别,特别是能否进入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直接决定学者的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学术声望和地位等。对期刊而言,核心期刊将制约着来稿数量和质量,进而决定刊物的学术影响力。因此,每一版核心期刊排行榜的发布都会牵动学术界和期刊界每个利益相关者的心。我们不能全盘否认核心期刊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但是,期刊与论文是载体与主体、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即使整体代表了较高的学术水平,也不能由此推断局部的质量高[7]。数字化传播下,虽然核心期刊评价机构可以脱离作者和期刊进行学术评价,但倘若科研管理部门没有过度崇拜核心期刊,只将它当辅助和参考作用,就能有效制约核心期刊学术评价权力,学者、期刊与评价机构的正常关系就能得到回归:评价机构仅仅充当服务者的角色;期刊承担着对学术思想的传播工作;学者们遵循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静心做好学术研究。

3.构建更合理的定性评价制度,科学评判期刊的学术内容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各有优缺点,故目前核心期刊评价机构大部分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试图准确评价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理论上看,这种方法应是科学合理的,但是现行的“定性评价”只是评价专家通过网络审查定量评价产生的核心期刊表中的期刊和排序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如不符合,可以对表中期刊和排序进行调整和补充。而且只要具备正高职称的学者即可申请定性评价专家的身份。也就是说,定性评价专家可以不分学科,不必阅读到完整的期刊,只是凭着自己对期刊的了解进行主观判断,而且定性评价不受任何的监督。理想的定性评价应深入期刊的内容,经过理性的审读,对期刊的学术质量做出判断,这种判断会有比较丰富的表述[1]。

因此,我们创新现行的定性评价制度,使定性评价能真正起到补充定量评价的作用,更全面彰显学术期刊质量。首先,通过网络随机选择评审专家,评审专家应选择自己精通学科的期刊,以减少非学术因素对评审的干扰,提高评审结果的准确性;其次,专家进入中国知网数据库,按“刊名”检索所要负责评价的期刊(以期刊为单元的传播,无异于纸质期刊),深入阅读期刊的内容,撰写专业的评语和鉴定意见;最后,将专家的信息和定性评价的结果公布于众,以接受公众的监督,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加强评价机构和专家的责任意识。

[1]朱剑.量化指标:学术期刊不能承受之轻——评《全国报纸期刊出版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试行)》[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2]恭旭辉.期刊形象价值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52.

[3]郑英隆.学术期刊的社会价值与作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5(6):228.

[4]林丽芳.名人论文.影响因子和学术影响力——对学术期刊编风的思考[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4):65.

[5]蔡曙山.我国社会科学评价的若干要素[N].光明日报,2002-08-27.

[6]朱剑.重建学术评价机制的逻辑起点——从“核心期刊” “来源期刊”排行榜谈起[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0.

[7]林丽芳.论“核心期刊”泛化的负效应及原因[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12):107.

[8]王素芳.网络阅读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探析[J].图书与情报,2004(3):91.

(作者单位:《福建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本文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2014年院级一般科研项目,项目号:2014B11)

猜你喜欢
定性学术期刊学术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学术
虚假学术期刊累及一线作家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