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理论体系应如何有效建构

2015-05-30 10:03郑彦华
关键词:体系建构

郑彦华

摘要:当代社会,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愈来愈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养生,渴求得全面的健康生活。因此,为了迎合社会群体的这一需求,我国传统中医必须强化自身的独特地位,建构起适合中医养生的理论体系,为人类追求健康生活的行径添光加彩,推进这一进程的快速形成。本文以中医养生理论体系建构为目的,从众多视角探讨了关于其有效建构的问题。

关键词:中医养生 体系建构 养生理论

1 概述中医养生体系的相关内容

与别国养生体系相比,我国的中医养生体系受到了多样内容的作用,文化、哲学等思想内容的融入,更显中医养生的博纳古今、精通深远。总体来说,中医养生体系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大背景之下,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为指导方向,融合了儒家、道家等先秦众家思想精髓,其目的在于帮助人类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那么,养生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养生是人类为了健康长寿,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形式,它主要是依据生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来保健身体,从而达到长寿的目的。但如今存在于社会形态中的养生,它绝非消极的保健,也不单只为延长寿命,它更多地是一种促进人类锻炼、实践、提高身体素质的活动,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使得生命尽可能延长。关于中医养生,如今已经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主要是通过综合性的养生保健活动,达到祛病除灾、增强体质且十分实用的学科。

2 构建中医养生体系的必要性

2.1 迎合社会发展需要

纵观历史长河,每当国家社会处于安定、繁荣的阶段,人们对养生的关注度就会有所提高,相应的催进了养生学的长期流传和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打破了传统闭关锁国的封闭现状,逐步开放的社会形态给国家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意义,特别是进入21世纪,我国俨然步入了信息化、经济化的时代,因此,如此繁盛的社会情状必然会提高人们对养生的关注度。所以说,中医养生体系的建构,是迎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项内容。

2.2 人类自身生命追求

有人说,人类是大自然之子,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人类始祖到如今经过世世代代的演化,人类的外貌特征、身体性能、思想观念和智慧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尽管这一切都在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自身对生命最本真的追求,关于这一点不变的规律,现代社会人类同样适合。因此,追求养生、构建养生体系是人类自身生命追求的一种体现。

2.3 中医学科发展要求

就目前我国中医养生现状来看,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一项重要分支,不管是社会的发展进步,还是人类的衍生更迭,亦或是中医理论的形成,其均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就中医养生自身来说,关于它的养生理论多分散于各家言论和文著中,专门的论述者或者著作比较少,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为了促进中医学科的发展,构建中医养生;理论体系也是极为必要的。

3 有效构建中医养生体系的步骤

3.1 整合以往养生理论知识——建构背景

关于以往形成的中医养生理论知识,大体上可以整合成三类背景,分别是社会背景、哲学背景和医学背景,下面笔者就分层来具体说明:

其一,社会背景。

此处所说的社会背景,它的延展范畴较长,最重要的时间范畴是原始社会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原始社会的人类通过无意间的接触和体验,察觉到砭石可以缓解身体不适,达到祛除病痛的效果,于是广泛运用于生活之中,这就是古代的养生之法。随后经过殷商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先秦时期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类渴望长寿的欲望愈加强烈,并在时间的发展过程中萌发了确切的养生想法,为后世养生学的研究起到了启蒙作用。

其二,哲学背景。

哲学背景这一板块主要涵盖《易经》、儒家和道家三种类别。群经之首的《易经》,它显著地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意识形态发展进程,其中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养生影响深远;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孔子为代表的养生理论具有极高的价值;道家的思想对中医养生理论影响深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道家开创了中医养生之先河。

其三,医学背景。

远在夏商周时期,我国的医学就显露出了较为强盛的萌芽,随着医学自身的发展、各种医论、各种学说的形成,到战国时期,医疗经验已经积累到较为繁盛的地步,各种医药、养生知识不断茁壮成长。

3.2 归咎养生理论体系重点——建构基础

如果要问中医养生理论体系最初形成的标志是什么,那《内经》一书的价值和地位绝对十分重要。《内经》这本著作,全面的总结和归纳了先秦诸子的养生思想,而且从理论知识、方法原则方面具体阐述了养生的相关内容,是首次站在医学角度阐释养生的著作。

如今时代,要想尽快建构出时效性强、内容丰富真实、理论严谨恳切的养生理论体系,就必须对《内经》中的思想有所把握。关于《内经》中强调养生的论述,大体上分为三方面:

一是强调精、气、神的作用;

二是寿夭论、衰老论;

三是“治未病”的理念。

这三种论述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价值意味,可供现代养生研究者玩味。

3.3 应用多样传统思维形式——建构保障

此处所提及的传统思维形式,絕非是过时、老套的思维形式,它指的是挟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思维形式,这些思维形式不仅影响着中医养生理论的产生过程,而且还关系到整个养生理论体系的建构。本文选取了整体思维、取象思维和辩证思维三种,重在探究它们应如何应用到体系的建构中。

其一,整体思维。

从某种层面上来看,养生是一种干预整体的事物,它要求人们迎合四季异同变化,通过调和身体机能的方方面面达到形体和精神的相协调,从而沟通人体各个生理器官的联系,使得人体处于最佳状态。整体思维在养生中的具体应用,主要是通过阐释天人合一观、形神整体观以及人身整体观的具体内涵,重现中医理论体系的缺失之处,祈祷切实保障的作用。

其二,取象思维。

取象思维旨在通过对“象”的直观比对,运用心理感悟的形式把握体系内部对象的一种思维活动。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它主要表现在顺应四季、整合阴阳、调和肺腑三个方面,其次将“象”与“物”充分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将此种思维应用到理论体系的建构中,对于体系的建设意义重大。

其三,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影响中医养生体系构建的主要思维形式,它所蕴含的观点多与哲学、客观实际相关,这给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哲学化的经验指导和现实支撑,是一种有效且重要的思维形式,这也是保障中医理论体系建构合理的保证性因素。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中医养生学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它不能离开实践,一旦脱离实践,那与其相关的理论都可被列为空谈,但是,理论体系的建构又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此,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要切合长期生产生活的经验基础,要符合哲学思想和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医理论,要适当采纳多种思维形式,从而建构出优秀的中医养生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未雨.中医养生从关爱自己开始[J].医学美学美容(财智),2010(Z1).

[2]胡真.先秦思想与中医养生理论相关性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

[3]林文雄.明代中医养生思想与方法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4]张时.中医个体化运动养生体系的构建[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

[5]王洪然,张秋霞.浅谈中医养生方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

[6]蒋力生.论中医养生文化价值研究的意义[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05).

[7]张响,史术峰,秦彦强.现代人更应注重中医养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

猜你喜欢
体系建构
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课程建设
刍议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
新媒体时代天津市社科联科普工作的理论思考
教师网络研修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试论高校课堂教学的体系建构
翻译批评与翻译理论建构
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刍议
良好教学生态体系的建构对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思考与践行
竞赛模拟视角下研究型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探析
经济相对发达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