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媒体提高广播节目知名度

2015-05-30 09:46陈健光
中国广播 2015年5期
关键词:微博新媒体微信

陈健光

【摘 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州节目制作室的粤语节目《韵味岭南》,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节目推广、分析受众数据,寻找到一条利用新媒体提高广播节目和主持人知名度的道路。

【关键词】新媒体 微信 微博 荔枝FM 韵味岭南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节目广州节目制作室的粤语节目《韵味岭南》是一档周六和周日播出的录播节目,面对录播节目交流感弱、节目覆盖区域小的现状,节目组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寻找到一条利用新媒体提高广播节目和主持人知名度的道路。

一、广播3.0时代的来临

2014年是中国接入互联网20周年,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日趋显现。据央视研究机构(CTR)统计,北京有互联网收听习惯的人群占比为10.6%,3G、4G高速移动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得通过网络收听电台和音频的人数越来越多。2014年3月,美国苹果公司发布了支持链接智能车载系统的Car·Play,用户只要将苹果手机连接到装载有该系统的汽车上,就可以支持电话、音乐、地图等功能,还支持第三方音频应用程序。①

如果说用收音机收听调频广播是广播1.0时代,网络收听广播是广播2.0时代,那么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收听音频节目则是广播的3.0时代。笔者认为,媒体传播也应该顺应发展的潮流,作出相应地变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州节目制作室的粤语节目《韵味岭南》已经利用新媒体平台就节目传播进行了新的探索。

二、传统广播如何寻找新媒体平台合作

如今,人们不仅通过互联网搜索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还分享信息,比如通过“播客”分享平台,发布自己制作的节目,主持人、节目(特别是电台纯音频节目)已不再是广播电视台的专利。随着音频编辑软件的大众化和互联网信息的多元化,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电台的主播。广播电台受此冲击很大,传统“我说你听”的传播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代受众自主选择节目的收听习惯。如何利用新媒体,利用“播客”平台对电台节目进行更广泛的传播,值得我们思考,更值得我们尝试。

笔者对比了以上三家国内主要的播客平台、自媒体音频终端,最终选择了荔枝FM作为《韵味岭南》节目的音频分享平台,原因如下:

首先,荔枝FM打开的首页不是电台列表,而是一个大旋钮和一个模拟的调台面板,有种温暖人心的年代感。其次,该平台能将音频链接到新浪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直接进行点播,更方便传播。最后,该平台年轻、有活力,更有详细的用户数据统计、播放数据统计。

另外,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是国内最活跃的社交平台。笔者在新浪微博上建立了个人以及《韵味岭南》节目的加“V”认证微博,并在微信公众号上建立了《韵味岭南》节目的微信公众号。

三、运用新媒体平台推广广播节目

2014年8月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节目中心广州节目制作室《韵味岭南》节目结合新媒体平台(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荔枝FM),制作系列专题小节目,并将节目的录音整理、编辑后在不同平台上发布分享,让听众通过手机社交软件即可实现随时随地收听节目,接收岭南文化知识。

微博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一个社交平台,“截至2013年12月,新浪微博月度活跃用户数达到1.291亿”③,注册用户数超过5亿,在这个平台上的传播也尤为重要。由此可见,现在“无论是广播节目本身,还是节目当中的元素,在微博平台上,它们都成了‘看得见的文字和网页链接。”④

相对于新浪微博,微信中只有互相关注的好友才能看到发送的微信内容,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传播范围,但是这个传播群体不容忽视。对此,笔者认为传播者需要多关注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加入一些相关领域的微信群,利用这类人群的关系网络进行再次传播,就可以达到微信平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而且,微信公众号对每次推送的内容无篇幅长度限制,相比微博更有利于二次传播。这种随机、随意的收听模式,让广播节目的收听终端从收音机转移到手机、平板电脑或台式电脑,收听和点击的数量也是有据可查的。⑤

虽然《韵味岭南》节目属于粤语类文化节目,但通过运用以上一系列的新媒体平台对节目进行二次传播、三次传播,能使节目得到最大程度的推广。

(一)推广相对小众的“南音说唱”节目

2014年《韵味岭南》节目重点推出了一个专题“南音说唱”。广东南音说唱是一种粤调说唱形式,也是粤剧、粤曲常用曲牌,它的旋律婉约优美,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但由于受众面窄、存世作品少,面临推广难度大的问题。经过整整一年的采访,笔者在《韵味岭南》节目中,定期将采制的艺术家专访、专题讲座、专场演出进行分享,并通过节目的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荔枝FM进行分享,争取最大限度地传播该戏曲艺术。

经过一系列的宣传和推广,有关戏曲曲艺“南音说唱”的音频点击播放总量破万,微博、微信公众号阅读总量突破十万。通过互联网,节目的播出范围不仅限于港澳及珠三角地区,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均能收听到“南音说唱”的作品,因此广受听众好评。其中录制的高品质“南音说唱”音频还被艺术家们收藏、转发,提升了《韵味岭南》节目自身的知名度。

(二)实现广播节目跨媒体合作

由于微博、微信的系列推广,《韵味岭南》节目及其节目主持人在广东文化圈内的知名度与日俱增,节目也因此与相关机构、政府部门进行了紧密合作。

2013年下半年到2014年年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节目中心广州节目制作室《韵味岭南》节目与广东大音音像出版社合作,录制了四百多首广府童谣作品,填补了这项文化在音像素材方面的空白。岭南传统童谣作为岭南文化的一个美丽印记,具有强烈的文化传承和教育的价值。⑥2014年年初,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审批,广东大音音像出版社出版的《童谣雅韵——岭南传统童谣大典》正式出版,将所有传统广府童谣的文字资料制作成有声读物来记载和传承岭南文化。《韵味岭南》节目还与广东大音音像出版社协助广州越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大话国团体,提供了二十多首广府童谣音频,以二维码的形式分享到《广府童谣》这本文化绘本中去,让读者能看漫画、念粤语、听童谣。

(三)线上线下齐互动

笔者作为《韵味岭南》节目的主持人,在2014年也进行了不少地面宣传活动。例如:8月17日在南国书香节香港馆举办了“粤语儿歌之父韦然分享会”;8月29日和30日在广州食博会举办了“听广府童谣 讲茶居故事”的讲座;11月16日主持《老广新游之广府童谣》新书发布会等。在做地面活动的同时,笔者也在现场对《韵味岭南》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每次活动之后,微信公众号的关注人数会大幅度地上升,这说明新媒体平台与地面活动配合宣传,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将线上节目和线下活动的受众紧密联系起来。

四、利用新媒体平台分析受众数据

自2014年8月份创立起至2014年12月底,《韵味岭南》在荔枝FM上共发布了65个音频,总的音频点播量近5万人次,日均点播量达到300人次左右,音频推出后,数据会显示播放量的增减情况,方便进行对比分析。比如:2014年11月13日推出年度作品——长篇粤语讲古《行通济》第一集,日播放量近千;12月20日播出的回顾《荔花飞逝 沁香永存——纪念粤剧大师红线女专题》的节目日播放量也近千。这段时间,《韵味岭南》微信公众号上共推送内容110次,总的图文页阅读次数近3万。

在每期微信订阅号推送后,笔者可以通过微信云数据观察到信息接收的统计情况。例如2014年9月30日的推送主题是《韵味岭南:用Q版人像推广粤剧知识》,图文阅读数达到1765次、转发125次。而类似的推送主题还包括《广州塔地铁站变身粤剧展厅》《粤语动画大片〈龟兔再跑〉萌动上映》等,此类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的信息均受到微信用户的关注、转发。这表明有创意、富含现代感的信息才更能吸引用户的眼球。

五、利用新媒体推广广播节目的建议

在传播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再好的东西也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媒体人需要通过不断地探索,运用新媒体等现代手段进行节目推广,特别是要迎合年轻人对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使用习惯,才能做好节目,满足受众需求。利用新媒体推广广播节目应注重以下几点:

首先,由于新媒体的可视性和灵活性,互联网页面上的图片要精美、排版要精细,投入的时间成本是不容小觑的,所以一个人的力量不可能将各个新媒体平台运营好,若能举全台之力成立一个团队,有专门的美工和编辑,效果会更好。

其次,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是每一次磨砺都足以改变,不是每一点改变都可以感知,但我们始终坚持记录每一点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新媒体也一样,若能坚持连续、定时的发布,效果也一定会显现。

再者,要学会“借力”。利用领域内专家学者的自媒体平台进行二次传播,或与有知名度的、具有相同定位的公众号平台合作,互相推介、互相促进,利用新媒体进行广而告之的传播。

最后,节目主持人应作为新媒体平台的运营者、维护者,因为他们对节目的定位和发展最为清晰,利用新媒体平台还可以提升主持人自身的知名度。另外,配合地面活动的宣传,制作相关的宣传产品对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节目中心)

(本文编辑:肖婧为)

猜你喜欢
微博新媒体微信
何以解忧?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睡眠健康公众叙事研究
微信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微信
微信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