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广播剧的嬗变

2015-05-30 10:48:04周雅
中国广播 2015年5期
关键词:创新产品

周雅

【摘 要】微广播剧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的样本,正经历着从广播节目样式向新媒体产品的蜕变。本文从广播媒体和广播类应用的转型分析入手,探讨了微广播剧从内容走向产品、传统走向创新的嬗变。指出:投放平台的前沿、题材创新和创作主体的多元、受众反馈机制的定量与定性结合是微广播剧的融合特质,但在研发专属App、增强用户黏度、与不同移动产品深度交互、实现属于微广播剧的互联网经济等方面还有待探索。

【关键词】微广播剧 广播类应用 聚合 产品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进入融媒体时代,单一形态或功能的媒介产品很难再迎合交叉受众的需求,复合型的媒体产品成为必然之选。复合型媒体产品需要汇聚跨媒体思维、丰富的创意理念、多元的表现形态及上佳的互动体验,微广播剧正是因为具备了这几方面融合的特质而应运而生。它带着广播历久弥新的成熟,带着微时代的草根特性,在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上驰骋,疏离已久的年轻受众有望被这种传统与新兴媒体的整合升级形式所吸引,唤起他们对听觉媒体的兴趣。

一、广播——从群体走向个人

当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白宫展开30多次的炉边谈话时,当《火星人入侵地球》以假戏真做的方式令上百万美国人陷入恐慌时,当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通过BBC发表鼓舞人心的演讲时,当北平新华广播电台转播开国大典实况时,广播是一种重要且对群体受众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媒介。这种群体属性曾让广播在面对重大事件时以时效和生动取胜。如今,广播曾经的黄金时代早已不在,所幸由于与生俱来的便捷特性让广播先于电视转身:从固定走向移动、从模拟走向数字、从大众走向分众、从群体走向个人。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广播类应用,将广播作为大众传媒的职能渐渐消解,各种非传统媒体制作的广播节目在应用产品中上传、分享,使广播越来越成为一种个人化、私密化、自我化的媒介。各种广播类应用因其内容的分众甚至小众,使得人与媒介之间的互动越发不需要现实的中介和群体性共鸣,用户因需要而产生检索,因使用而产生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产品生产必须关切受众的收听体验,从内容、选材、接收平台、语态、互动方式等方面做“面对点”的设计。个体化的目标受众是广播在移动时代的用户。

二、广播类应用——从大众传媒走向聚合平台

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广播类应用以内容拓展为主线经历了三个时代的演进。Web1.0时代是以“咕咕收音机”“听广播啦!”为代表的在线电台收听阶段,突破了以有线和无线传输的覆盖局限;Web2.0时代,考拉FM电台、蜻蜓.fm等致力于优质音频库的建设,突出点播、互动功能;进入Web3.0时代,广播类应用融合了专业生产内容(PGC)和用户生成内容(UGC),荔枝FM、喜马拉雅等在内容提供的包容性方面让广播从大众传媒走向聚合平台。

从内容运营来看,Web3.0时代广播类应用软件(App)集纳了主流视听媒体的名牌栏目或直播,音乐、小说等有声内容,脱口秀、广播剧等用户上传内容以及名校公开课等,并用社交媒体的即时通信机制实现刷新和分享。尽管这种聚合还停留在浅层次的音频种类聚合、在同一音源的跨媒体链接和深度声音内容的拓展上,与真正的聚合产品尚存差距,但毕竟平台这一“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将有助于后续“建筑”的营造。比如:上述平台就为微广播剧这一脱胎于传统广播文艺节目,但又具有移动传播特性的新媒体产品带来了生机。在互联网营销理念的影响下,微广播剧走上了从内容到产品的蜕变之路。

三、微广播剧——从内容走向产品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微电影、微广播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产品超越传统的艺术或媒介形式而流行于年轻受众中。从节目样态上看,微广播剧脱胎于广播剧。广播剧是依靠录音设备制作合成,通过电声设备以无线电波为媒介进行传播,欣赏者用听觉接受并唤起联想和想象,以能动的心理活动参与创作,达到艺术审美享受的一种特殊戏剧形式。它要求具备戏剧的特点,要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尖锐的矛盾冲突,鲜明个性的人物,又包含着文学、音乐等艺术因素。①而根据第三届中国微广播剧大赛的征集要求,微广播剧为时长3~5分钟的数字音频原创作品。②结合学理和实践,笔者认为微广播剧是以较短篇幅表现完整戏剧故事的数字音频节目,其传播介质主要为移动互联网。

较之其他广播文艺节目,广播剧对构思、创作、成本、周期都有更高要求,作品水准也常属上乘,但回报率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业界一直困惑于广播剧市场化不力,从收听效果到推广发行都很难与投入对等。而微广播剧的出现,似乎给广播剧市场化带来了契机。从作品形态来看,微广播剧高度契合了网络流行文化的特征,尤其适合在网络平台上营销推广,因此可以作为广播节目从内容走向产品的先锋。传统广播节目专注于内容,将差异化的内容镶嵌于各个时段中,对受众的细分被频率定位取代,播出渠道固定,营利模式单一。而微广播剧因题材的包容性使内容从差异走向多元,受众如同走进糖果店看到琳琅满目的糖果一般应接不暇,这首先就具备了一款受欢迎产品的基本要素。其次,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微广播剧都有助于打破线性时间编排的局限性,有助于提升日常广播节目编排的灵活性,能随时满足串联或救场的需要。而在新媒体应用中,微广播剧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心、随地收听的便捷。第三,广播媒体对频率专业化定位的高度认可,掩盖了对节目目标受众的认知,使得频率的受众群越来越固定,向潜在受众拓展的可能性更低。而微广播剧的目标受众明晰:新媒体的使用者、移动应用的活跃者、声音作品的爱好者,这三个群体最鲜明的社会结构特征是年龄,即青年受众。最后,广告是传统广播最根本的营利模式,但诉诸于移动应用的微广播剧,可依靠付费用户、相关应用推广、对接社交媒体或软硬广告、付费下载应用软件(App)等多种方式营利。

综上,微广播剧的活跃预示着对广播媒介的重新定位,渠道的概念逐渐弱化,重要的不是“从哪里听”而是“听什么”,正如消费者无论从实体店还是网店购买,行为的目标都在于产品本身。微广播剧是广播从内容走向产品的先行者,也是广播如何应对融媒体时代挑战的开路者。

四、微广播剧——从传统走向创新

1950年2月7日,新中国第一部广播剧——反映铁路工人修复铁路支援国家建设的《一万块夹板》播出;1954年成立的中国广播剧团推动了广播剧的普及;20世纪60~70年代出现了一些思想性、艺术性兼具的作品;80年代广播剧专业研讨会和评奖活动开始举办;90年代广播剧正式进入国家级评奖范围,1996年被列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05年广播剧年生产能力达上千部、近万集,2008年提出向市场化进军的方向;③2012年首届中国微广播剧大赛启动。60多年来,广播剧的发展路径始终以主流电台为创作主体,以主旋律为题材中心,以填充节目时间为播出目的,以评奖为创作目标,唯独忽视了受众的收听体验。尽管民间出现了一些广播剧制作机构和拥有电台背景的制播分离的公司,它们把畅销小说、青春文学等纳入广播剧的选材范围,但广播剧仍旧很难拥有如电视剧一般的流行态势,甚至呈现出“老迈”的迹象。

所幸,微广播剧借力融媒体战略开始了从传统走向创新的演变。首先,投放平台的前沿。大部分媒介产品都经历了在传统媒体上的长时间投放进而上线的过程,而微广播剧从诞生伊始就缔结了与互联网紧密的联系。“中国广播剧场”是微广播剧展播的网络端,荔枝FM、喜马拉雅作为移动端在2014年携手第三届中国微广播剧大赛,建立了专属频道投放参赛作品,并打通与社交媒体的互动通道。正如微广播剧可以填充电台带状节目编排的空隙时间一样,它也能够迎合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碎片化的内容需求。移动和伴随状态中的受众,在3~5分钟就可以欣赏一部有着完整戏剧情节,声音层次丰富的微剧,而有声小说或电视剧等都需要连续性的阅读和收听才能实现欣赏的完整性。

其次,题材的创新和创作主体的多元。过往的广播剧以电台为创作主体,这导致了在选材上偏向典型事迹和人物。而微广播剧的篇幅难以承载延续性较强的故事,反倒使一些局部拥有张力的题材纳入视野。比如作品《打酱油》,④讲述了大陆青年阿宝打酱油途中被掳从军去到台湾,40年后方得返回故里,将一瓶酱油倒入母亲坟头,表现了悲怆的家国情怀。剧情从一个赴台旅游大学生的见闻切入,展现历史沧桑中小人物的命运,视角独特,情感丰沛。作品《飞》,⑤从一名登陆火星的宇航员自述飞行日志开场,剧情过半时以主人公被唤醒为转折,一场梦境后主人公快递员认识到做好本职工作就是真正践行中国梦,3分39秒的时长中加入若干新闻片段,把当下中国的发展机遇和时代主题铺陈的自然流畅。从第三届中国微广播剧大赛151部作品参赛单位的构成来看,各级电台占63.5%,高校占14.5%,各类网络社团(含个人、广告公司、互联网公司)占22%。⑥对比2014年另一项广播剧赛事“中国广播剧专家奖”的60部获奖作品,其中只有2部来自社会力量或高校。创作主体在民间扩张,意味着微广播剧正脱离广播而扎根互联网,越来越多的“非正统”广播思维融入创作,创作成员构成的兴趣化、年轻化促进微广播剧向流行文化产品转型。

第三,受众反馈机制的定性与定量结合。基于微广播剧以移动App作为主传播渠道,受众反馈可以在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同时实现。以往广播收听率的获取偏重定量调查,以数据诠释接触率、到达率、占有率、满意度等概念。2014年8月,收听率数据服务商赛立信推出移动互联广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应用程序——“金唛广播汇”,用户的收听行为被记录和回收,同时搭建了互动平台追踪用户评价。⑦数据回收的事后性和互动评价的即时性,弥补了伴随收听状态下到达率指标不准确的缺陷,受众的评论热度和分享频度直接反映了节目的“质”。搭载移动应用投放的微广播剧,同样具备了上述反馈机制的优越性。以第三届中国微广播剧大赛官方指定平台喜马拉雅为例,用户可以看到每一部作品的时长、播放次数、转发评论次数、点赞次数等量化指标,质化指标以用户的评论内容呈现,量化与质化的综合评价又将影响新的用户点击行为。既然这种统计是覆盖样本总体的,那么微广播剧的传播就具备了大数据研究的潜质,跳出了目前广播收听研究还主要建构于抽样方法的局囿。

五、期许

过往,每一种媒体产品的成熟都伴随着媒介平台的成长。当今,微广播剧在节目形态上的成熟与推广平台上的稚嫩的矛盾日益突出。从主要创作群体到作品细节的把握,微广播剧在使用价值层面已经能够满足用户需求,但从交换价值层面,如何与新媒体的移动传播有效结合,与不同移动产品实现深度交互,增强作为一款产品的用户黏度,未来研发微广播剧专属App来做规模化内容的拓展和社交延伸,在此基础上实现属于微广播剧的互联网经济,尚有长路需探索。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本文编辑:刘园丁)

猜你喜欢
创新产品
好产品,可持续
现代装饰(2022年4期)2022-08-31 01:39:32
从灵感出发,邂逅好产品
现代装饰(2022年3期)2022-07-05 05:55:06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23:50
新产品
玩具(2009年10期)2009-11-04 02:33:14
产品
个人电脑(2009年9期)2009-09-14 03:18:46
下一个酷产品是什么
舒适广告(2008年9期)2008-09-22 10: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