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05-30 03:43李庭友
俪人·教师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有效性课堂教学课堂

李庭友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提出了新的课程观、教学观与评价观,课堂教学要营造一种崇尚真知、探寻真理的氛围,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体验、质疑、探究与合作,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使获取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上好每一节课,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业务素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业务素质的优劣,对课堂教学最优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教师业务、理论、实践培训活动,努力成为一个教学素质好、基本功扎实、教改意识强、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不要用自己任教时间长短,对原来教材的理解去按经验教学,认为传授完知识,就完成了任务,而应该通过课堂教学,认真关注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会不会学”,用这样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

二、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创设问题情境。

每节课都有它的重点和难点,只有把这些重点难点逐一突破,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才算有效完成。因此,在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处,要设计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惑。但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并未设计问题而是课上即兴提问,这样的问题往往偏离教学内容的关键或仅仅限于较低水平而流于形式,因而了解教学内容与目标并设计较高水平的问题成为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如讲到高中地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时,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他的船队会在一年内什么时间出发?为什么?船队航行利用了哪些方面的气候和洋流规律?这几个问题既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究兴趣,复习了相关知识,强化了学生的认知,又能提高学生的兴致,拓展他们的思路。

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有效教学”最终的衡量标准是“学生成长”。学生的成长应顺应其自然本性,遵循生命成长规律,从而实现充满个体差异化的成长。这就要求教师用平等的充满期待的眼神看待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传统的课堂教学,知识是由教师精心设计直接传授给学生的,教师是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新理念下的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上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应有意识的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板块,提出不同要求供学生分组探究,要求每组学生,互帮互助,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共同归纳出结论,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有个性的学习提供空间。把简单、枯燥的学习理性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也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如在高中地理必修二《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课中,可将全班同学分成5个小组,它们分别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技术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工业”,先小组内个人查阅资料,每个组员将自己准备的部分由记录员或组长再整合,综合成报告进行汇总。在小组展示的环节中,各小组在分别展示后,再留2—3分钟的答疑时间,其它小组进行提问,由展示小组进行解释,充分发挥全小组的智慧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营造全班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的教学,学习的主动权充分掌握在学生手里,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自己的舞台,学生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出来了,这种人人参与的合作方式,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总结、归纳而形成的知识,会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教学肯定会事半功倍。

四、营造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想、敢说、敢问、敢做,勇于、乐于展现自我,从而保证学习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

新课程的教学观、学生观决定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关系,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是以师生交流互动、生生合作活动为主要形式。置身其中,教师在课堂上要扮演的是一个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应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去,尽可能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平等对话。如经常用商量的口吻与学生进行交流:“你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我们分享一下”等等。同时教师不要用审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要信任学生,赏识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给学生多一份理解和尊重,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学生才会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建立起自信,才会敢于说真话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也只有这样,才会唤起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这才是学习的最好动力,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变“学会”为“会学”, 提高课堂有效性。

有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不但要重视让学生获得学习所需的直接经验,更应强调激发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经验,与当前的学习建立联系,尽而展开教学,这要求教师从关注教材转到关注学生,充分地了解、研究学生,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展开教学。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要努力提高“导”的艺术,从而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拨、设疑、解惑。要大力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少一点讲解、分析、提问,多一些引导、点拨、激励,彻底改变那种牵着学生走的状况。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从而使课堂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促使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例如:在学习“气旋和反气旋”这部分知识时,教师根据学生已经学习了“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的运动形式----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流向低压;大气在地球自转偏向力作用下的运动形式----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在作业本上或黑板上画出南北半球闭合的等压线示意图,首先让学生自己在图上画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的运动方向(气旋由四周流向中间,反气旋由中间流向四周),然后再考虑地球自转偏向力作用后大气怎样运动,学生在图上根据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画出大气运动方向。这时气旋、反气旋的气流旋转运动方式已经跃然纸上,这时乘势引导学生分析南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气流旋转方向、中心气流的运动方向、对天气的影响等知识点便可一气呵成,学生顺利掌握。这种创造性的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六、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和运用,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技术。众所周知,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与一身,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为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课前借助课件的屏幕展示,创设情境,渲染课堂教学气氛,从而能迅速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即便是单调的训练内容,如,在教学时都可以做成多媒体课件。同时多媒体技术还能使课堂教学变得好看、生动,扩大课堂容量,增加知识密度,突破课堂的时空限制,节省板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多媒体技术也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且不可文末倒置,而应本着高效、有用的原则,根据学生学情、教学内容,从实际出发,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与核心。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都需要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创新,找到更多、更好的有效教学方法,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激情、智慧和个性的舞台,让有效教学成为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吴效锋 《教师的使命》---指导学生高效率学习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8年;

[2]许建生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0年;

[3]原兴生《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学》期刊 2010年10月刊。

猜你喜欢
有效性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