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满玲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对人们的说话能力与说话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也是其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养成和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说话;教学
初中语文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读、写能力上,忽视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本文笔者从初中语文说话教学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了现阶段初中语文说话教学的现状,并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教学方法,望能促进我们初中语文说话教学的效率不断提高。
一、初中语文说话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
所谓的初中语文说话教学,指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通过训练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使学生口齿清晰,发音准确,说话内容实在,前后一致,观点明确,能准确表达自己意思的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说话教学,有意识的开展说话教学,培养学生的说话技巧,强化学生的说话能力,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起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锻炼学生的思维才能: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是很成熟,加上说话时没有经过太多的思考、没有推敲时间等原因,导致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说话不流畅的现象。教师在课程讲解过程中侧重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学生思路清晰、思维敏捷,说起话来就会流畅通顺,则能够高效提升学生应变速率,帮助学生发展思维。②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处在初中时期的学生自身的控制能力较差,思想极容易分散,从而导致教学氛围及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则可以有效改善这种状况,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多加表达,可以有效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的思路和语言同步进行,在锻炼学生说话能力的同时,教学效率也得到相应的提高。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说话教学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达知识点的内容是对知识的重新整理和加工,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记忆力。此外,培养学生一定的说话能力,还有利于学生交际,能为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二、现阶段初中语文说话教学现状分析
在现如今的初中语文说话教学过程中,尽管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说话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学生的说话能力会影响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但受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当前初中语文说话教学的现状并不是很理想,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依然问题重重,很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方面的原因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在现如今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虽然课程在不断的深入改革,尽管素质教育提出要将学生解放出来,但是许多教师依然不能走出传统教育的误区,大部分教师依然是把学生的考试放在第一位,在教学中只注重给学生灌输知识,忽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说话不是中考考察的对象,根本不受教师的重视,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都缺乏说话培养的教学观念,他们认为只要不是哑巴就能说话,口齿伶俐的学生不需要锻炼依然口齿伶俐,表达能力不行的学生怎么培养也是口拙,课堂上的几次训练根本不会起到根本性的作用,有时间和精力还不如指导学生多加强读写能力。这样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不但阻碍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还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初衷和目的,不利于素质教学目标的达成。
2.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现如今的初中生,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每天的生活、学习时间都被安排的满满的,很少有交流的空间,大多数性格都比较内向,不太愿意与人说话和交流,这就直接性的导致学生的说话能力一直都较为低下,即不善于表达和交流。很多学生他们常常不善言辞、口语的基本功较差,每次在课堂上的口语训练中,都会出现畏惧发言、说话结结巴巴、身体因为紧张而出冷汗、心里越慌张越词不达意,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说的话前言不搭后语,漫无边际,说不到点子上等情况。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就更加不敢面对各种口语的训练,他们对于课堂训练采取逃避的态度,逐渐形成了越躲越差、越差越躲的恶性循环,不利于学生有效的提高和发展。
三、开展初中语文说话教学的有效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正视说话教学
初中语文说话教学的重要意义已不言而喻,处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正视说话教学,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体现语文教学的初衷和目的,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综合能力。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项基本内容,四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以往重视学生读和写而忽略学生听和说的观念,从而更好地适应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2.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说话训练
学生说话能力的养成,需要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去培养,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还应积极地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①复述法:复述就是通过自己的话复述书本内容的表达方式。教师可先对课文进行朗读,或让学生对其内容进行复述,或者让学生就其自身的感想进行谈论。②议论法: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有疑难的地方,或者某篇课文中的某个疑难问题,老师可以先不说结论,而是让学生们自行议论,再请多位学生发表他们自己的意见,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述能力。③表演法:这是一种自我设计,是一种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良好措施。教师可以通过互换角色,让学生演绎教师,自行准备教案及资料,设计开场话语、教学内容、问题及总结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包括授课的所有流程,开场白、教学板书、提问环节、总结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也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④发言法:很多初中生都乐于表现自己,喜欢发言,教师应通过发言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发言。⑤朗读法: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提高说话能力的基础训练。⑥背诵法:初中课本里要求背诵的课文就有很多,老师可以挑选一些精彩的语句或段落要求学生背诵下来。背诵不但能掌握丰富的语言,也能增大学生的知识量,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也直接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此外,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多方位的去对学生进行培养。因此,教学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外,教师还可以积极的组织活动(如口语大赛,演讲比赛、小品比赛、顺口溜等),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不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促使学生不断提高,使教学真正意义上的落在实处。
说话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但会说话的技巧却是后天培养的,在初中语文说话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不断的转变教学观念,不断的总结、探究、创新教学方法,善于通过各种方式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王燕北.加强说话教学培养“说”的能力[J].黑龙江教育,2008(Z2).
[2]曾春销.如何加强语文课中的“说话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09(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