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笔画入手
笔画是汉字的最小元素,写好笔画是写好汉字的基础。孩子对横、竖、撇、捺这些基本笔画的书写一般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提、弯钩等笔画却很难做到规范书写。如孩子在写“与”这个字时,对于第二笔的“竖折折钩”,很容易将其误写成“竖”和“横折钩”两笔。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和他们讲:“上一横,下一横,中间竖折折钩连起来。”这样,他们对“竖折折钩”的书写就规范了。又如,孩子在写“扌”中的笔画“提”时,很容易把“提”写成“横”。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醒他们:“宝剑应该跨在腰上。”
二、从偏旁、部首抓起
偏旁、部首是汉字的基本构件,但孩子在写偏旁、部首时,却存在不规范、随意性强的现象,这势必对规范写字造成不良的影响。如在教写“言字旁”时,老师做了一个动作——伸平右臂,钩起左小腿,一个“言字旁”做出来了。师问:“我的头代表什么?”孩子说:“头代表一点。”又问:“头长在身体的哪个部位?”孩子说:“长在身体的上方。”师说:“一点要与一竖对齐,‘头不能长在‘手臂上。”
三、重视结构
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但是汉字偏旁在组建汉字时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如教《母亲恩情》一文中共有13个生字:恩、孟、缝、补、针、根、抚、摸、浴、报、迟、寸、永。根据这些生字的结构特点,可以将它们分为如下几类:第一类是上下结构的,如“恩、孟”这两个字;第二类左右结构的,如“缝、补、针、根、抚、摸、浴、报”这8个字;第三类是半包围结构的,如“迟”这一个字;第四类是独体字,如“寸、永”这两个字。孩子通过比较、观察得出:上下结构的字,其上下两部分要均等,这样看上去才和谐;左右结构的字除了“补、针”这两个左右部分相等以外,其余6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这样才会让字富有变化;半包围结构的字,是“走之底”,因此,写好“走之底”是关键,上段弧要慢写,下段弧要快写,平捺要一波三折。独体字应写好主笔,竖在字的中间,左右两边笔画相称才美。
(江苏宝应县射阳湖镇水泗小学 胡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