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芬芳
【摘要】 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工业文明、科技进步带来了传统建筑工艺的日趋式微,但是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对其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传承是有必要的。通过学校的课堂行为探寻一条传承与创新闽南建筑的新路,展现其独特的地域性,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传统民居 营造技艺 保护 校园传承 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6-034-01
0
“人们的目光由物质性的、有形的、静态的遗产,延伸到非物质性的、无形的、动态的、记忆的遗产,显示出当代人对历史文明整体的认识向前迈了巨大的一步”。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作为“非遗”的一分子,也自然进入到这一进程之中,开始了“非遗化”的传承发展道路。
闽南传统民居“红砖厝”是闽南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涵盖了建筑学、工程学、艺术、文化、哲学等内容。挖掘闽南民居中砖石墙审美性元素,特别是砖石墙里所蕴含的审美样式、装饰图式,某种角度说,对我们现代全球化中本土文化的保持和理解是极富现实意义的。
关于《闽南传统民居砖石墙营造技艺校园传承研究》课题的开展工作已近尾声,以下就课题开展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做一个总结与回顾,利于今后的继续研讨。
课题开展的第一阶段主要是课程资源的形成,具体开展以下工作:
1.实地考察,采访当地群众,拍摄照片
课题组老师、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街串巷”,探寻的不仅是那些早已名声在外的知名民居,更有那一座座深巷中的墙头已长满荒草的普通民宅,大家用相机、手机纪录下这一切。同时,可能寻找原住户及当地的建筑者。单是2012级同学就发来上千张图片。有些同学还制成幻灯片,配上文字解说,图文并茂,清晰了然。
除了市区的小巷是大家最常去的地方,市区浮桥镇北峰镇、南安官桥镇诗山镇码头、镇金陶镇、安溪龙涓镇、虎丘镇、晋江五店市金井镇……这些地方也都留下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足迹。因此,我们收集到的图片资源还是较为丰富的。
2.查找前人相关研究资料,完善研究内容
从多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有市图书馆借阅的《泉州民居》(黄金良),《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丛书——闽南民居传统营造技艺》;有网购的《闽南传统民居》(曹春平),有在书店淘到的《中国建筑文化讲座》(汉宝德——台湾),等等。这些资料拓宽了大家的视野,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更坚实的理论依据。当然,还有更多的更为便捷的网络资源,许多专家学者研究人员的宝贵经验可供查询参考。
3.带领学生探访南建筑传习所,参观南建筑博物馆
跟专业人员的面对面交流学习,使我们对古民居的营造方法有了较为系统有序的资源体系。
4.选取学校周边典型的红砖厝进行研究
学校位于老城区学府路,周边的文胜巷、模范巷、县后街等等甚至随意一条叫不出名字的小巷里,都有着传统民居红砖白石的点缀。鉴于这眼前的便利之处,我们甚至可以在校本课程时间带着学生走出去,更为真切的现场感受。
5.整理从各方搜集来的资料、图片,形成较完善的书面材料,为下阶段在学生中开展活动提供充分的准备。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的深入阶段
在形成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实施方式,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制和操作系统。
1.与常规美术课堂教学结合:充分利用美术课堂、校本课程、学生社团活动、艺术节、各种竞赛等方式,把砖石墙营造技艺通过欣赏、讲解、实地考察、图绘或立体塑造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然而,“砖石墙的营造技艺”这一课题的具体操作还是有其特殊性的,它更多的还只能停留在学生一种理解认识上的程度,真正意义上的具体操作无法实现,所以我们也尽量把它形象化到学生的美术课行为中,比如在初中的手工课程中,学生们利用各种豆子粘贴的传统民居造型十分的生动有趣;在“泥塑”课程中,我们引导学生利用油泥丰富的色彩及简便可操作的特性,塑造出闽南古建筑砖石墙那独一无二的绚烂与精彩……
2.与校本选修课程结合:在每年春季的校本选修课程中,开设与闽南传统民居相关的课程。课程内容包含:传统民居的结构类型、建筑工艺、建筑装饰及著名古民居的欣赏。在此基础上开设《泥塑古民居》课程,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古民居营造无法实际操作的遗憾。
3.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学生社团参加者涵盖各年级,在全校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举办的文化艺术活动往往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因而也更受学生关注和喜爱。
4.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是学校的一场关注度极高的活动,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古民居摄影展、“家乡古厝美”绘画比赛、墙体彩绘等。创作(即使是临摹)当中必须先揣摩了解,熟悉对象,所以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但是,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困难也是客观存在的。
首先是受到外部客观条件的限制。跟其它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有所不同,在古民居技艺传承中砖石作的师傅都只擅长于户外劳作,想让他们更加系统有序的讲解技艺方法对他们来说很困难,“把民间工匠请进来”这一设想具体的可操作性不大,更重要的是,熟悉这一传统技艺能按传统方式规范操作的师傅都快绝迹了!因此,更多时候只能是我们利用手头的各种资源开展活动。
其次是课程研究的局限性:一是受到教师本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本课程组成员主要是由美术组老师组成,在工作中主要是依靠对古建筑的爱好、热情和传承古民居的强烈责任心的支撑,成员们之前并没接受过这方面的学习,所谓零基础,因此既是老师更是学生,边学边教,开展活动中难免时常感觉力不从心。二是教学时间安排上的不合理。通常我们可以利用的时间无非是美术课、校本选修课和社团活动时间,都仅有45分钟,上欣赏课还好,具体操作实践课时间就显然不够。
课题组今后的任务是继续探索古民居校园传承研究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教学模式,使之与今后常规的美术课堂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等各种教学活动密切有机地整合,从而达到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