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永梅
【摘要】 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在近几年的高效课堂建设中,教师能考虑到现代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较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人对于高效课堂的认识和实践存在偏差,产生了一些误区,甚至走向了极端。为此,我们有必要澄清对高效课堂的一些模糊认识,纠正实践当中的一些偏失做法。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建设 误区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6-020-01
我校在近三年的高效课堂建设中,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和示范课活动,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转变了教学观念,帮助教师不断增强了实践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和提高,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但仍然有个别教师理解不透彻,产生一些偏颇认识。本文就针对高效课堂实践中产生的一些误区和应对的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讲的越少的课堂就越是高效课堂
有些教师认为,要达到高效,就是要学生按照下发的导学案去自学,相互讨论商量解决问题,或尽量让学生上台展示,教师讲得越少越好。实际上,高效课堂不能以老师讲解的时间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很多教师会将它和机械被动学习联系起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我们倡导的是有意义的主动的接受学习。反对的是满堂灌和封闭式的课堂,自主学习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但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个别教师过分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而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因而使得学生的自学和讨论不得要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甚至有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最终都不能不得到解决。学生终归还是学生,基础知识主要还靠教师的传授才能得到,基本能力还需要教师指导才能养成。自主学习的确需要宽松的教学氛围,但为了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教师不去组织引导学习,甚至退出教学平台,成为一个旁视者,实质上是把自主学习异化为放任自流。因此,必须认识到,教师对课堂的主导地位不能被剥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的发挥,但不是对教师作用淡化、降低,而是对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人的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科学指导作用,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精神实质也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让我们的教学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二、学生以分组团座的方式学习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自主、合作、探究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但在日常的教学中,有的小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根本没有相互支持和配合,没有协调解决问题,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不均衡,生生互动根本没有发生。面对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合理分组,科学搭配成员,创造积极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积极投入,学生全神贯注,师生之间交流融洽,学生思维活跃,知识接受愉快而有效,信息反馈及时,这种效果是由引人入胜的教学语言、环环紧扣的教学情节、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全神贯注的身心投入等多种因素自然融合、悄然升温、互相烘托而成,而不是由简单的分组团座的形式决定。因此,教师在课堂气氛的设计和引导上,不应只是看重学生是否“身动”,更应看重学生是否“心动”。
三、有学生讨论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课堂讨论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互相合作、主动参与学习,共同探究知识,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高质量的课堂讨论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能力,彰显学生的个性,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课堂讨论却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首先,课堂讨论要源于教学需要。不能为讨论而讨论,把讨论作为一种课堂点缀。教师能否把握好讨论契机,直接影响着讨论的质量和效果。一般来讲,在学生有不同见解、出现典型错误、提出问题之时,都是教师组织课堂讨论的时机。
其次,课堂讨论不能代替独立思考。任何课堂讨论都是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先决条件的。但很多讨论是教师一旦出示问题,学生马上就投入讨论。学生没有思考、体会和感悟,在讨论时他们又能说些什么呢?因而这种讨论,最后往往要么冷场,要么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学生只有对问题先有自己的想法,讨论时才能产生心灵的碰撞、思维的交织和创新思辨的火花。
最后,课堂讨论需要教师的参与。在一些课堂讨论中,教师宣读讨论题目后,要么徘徊在各个小组之间,要么忙于准备下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并没有参与到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去,更没有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指导和调控。这样的课堂讨论杂乱无序,没有实际作用。教师应当参与其中,发挥指导和调控作用,成为课堂讨论的一员。只有这样,才能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以上是本人在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以及学习、观察实践中得到的一些粗浅认识。无论以何种方式实施课堂教学,都要以提高教学效率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不断探索和改进,才能日臻完善。高效课堂建设任重道远,本人愿与广大同行一起,执着探索,努力追求,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利用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各抒己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共同消除认识上的误区。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会逐步摒弃错误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出版社.
[2]陈旭远.《推进新课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陈旭远.《新课程新理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5]刘欣.课堂教学艺术[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6]张学敏.课堂教学技能[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