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学胜
【摘 要】 情境教学在物理课堂的应用是十分有效的,教师和学生的合作、交流也是情境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提升了自己的综合教学水平,而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了自己的阅历,形成了自己的物理认识能力。
【关键词】 初中物理;情境教学;研究;实践
教学方式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地改造使得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主动。针对初中物理教学而言,情境式的教学不仅能够充分地将贴近生活的物理知识运用在课堂,并且能够极大带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善会有着重大变化。
一、生活处处有物理
物理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的学问,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设置时要时刻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以特定的情景表现出来,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也能更加容易地去理解物理原理。更重要的是,教师将生活情景融入到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观察生活,确定科学的世界观。例如学习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中的“光现象”时,教师就可以生动形象地把生活中的元素搬到课堂。在学到“光的色彩、颜色”时,教师就可以说:“同学们,请你们看看自己今天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同学们纷纷看到自己衣服的色彩,这时候教师再继续引导:“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身边的物体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吗?”用这种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生活化的现象,说明太阳光照射到物质表面后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被反射,而我们眼睛看到的颜色就是反射过来的光。教师把学生穿的衣服与“光现象”的学习相结合,在这种生活化的物理情景中去学习专业的物理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又如“摩擦力”的学习,教师仍然可以充分利用与学生紧密联系的生活现象。比如教师可以随机选出两名学生,要求这两名学生分别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鞋底。教师此时可以要求在座学生观察一下谁的鞋底纹路多,谁的鞋底纹路少。在比较完后,教师再要求两名学生用脚贴着地面“滑”一步,在座的学生一定能明显地观察到鞋底纹路多学生“滑”得不平稳,鞋底纹路少的学生“滑”得平稳。根据这种现象,教师就能向学生解释摩擦力的道理,鞋底纹路多代表摩擦力大,“滑”得不平稳;反之异然。并且根据这种现象更能够解释学生们穿的运动鞋为什么大多数鞋底都会设计成花纹繁杂的图案了。教师选用的生活情景充分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例子上,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理解了物理知识,加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也为教师教学活动设置树立了信心,推动了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营造物理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物理教学是一种真实性的教学,所以教师不妨把教材知识点与真实的环境紧密联系,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在特殊环境中存在着特殊的物理现象,所以教师在认识到这一点后可以与学生一起营造真实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例如学习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中的“摩擦力”这一课,摩擦力存在于各种现象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操场上集合,准备一场“50米赛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学生注意穿上运动鞋,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摩擦力大小”的问题。在赛跑完并且总结名次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我们赛跑完毕,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在有些同学实力相同的情况下,却存在着名次的差异,你们说这是为什么呢?”在同学们进行讨论后,教师再发表评论:“答案有一部分原因存在于你们的鞋底。实力相等的同学可以互相比较一下你们的鞋底,花纹复杂的同学一定会比花纹简单的同学名次要好,因为有着复杂纹路的鞋底摩擦力较大,更有利于防滑和稳定脚步。你们明白这个道理了吗?”通过这样一种环境,学生从自己的实际中了解到“摩擦力”的知识,学生从赛跑到讨论再到教师点拨这一整套过程一定都是热情高涨,这种状态也是学习的较好状态。所以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的“赛跑”环境为学生学习“摩擦力”这节内容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学生在积极性参与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了物理知识点。
三、寻找各种物理情景和环境
物理课堂除了有教师的逐步引导外,学生自己思考和创造的能力也十分重要,所以教师要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创造发展相结合,鼓励学生去收集可能运用到的物理情景和物理环境,让学生为自己设置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中的“杠杆”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运用到“杠杆”的现象,然后通过自己观察到的想象来进行模拟,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收集到的物理现象以及观察到的物理环境。对于“杠杆”这一课,学生们可能会在工人做工的场地中看到工人利用到此种现象,因此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上为其他同学模拟工人做工的情景,并且向同学们解释这种现象到底运用了什么原理。而在学习“重力”这一节时,学生可能会在一些游乐室内看到一种把人体吸附于一边难以前进的空间,所以学生在体会到这一现象后也可以在课堂上为其他学生解释为什么人体的重力会在这种空间内受到改变……这些都是学生通过自己寻找和观察所发现的各种物理情景和环境,对于教学而言,学生自助式的讲解过程对这些情景和环境充分的解析和回顾,巩固了教材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总之,情境教学在物理课堂的应用有着一定的有效性。教师和学生的合作、交流也是情境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提升了自己的综合教学水平,而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了自己的阅历,形成了自己的物理认识能力,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师生才会更加融洽,一同为物理教学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卞志荣.浅淡物理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J].物理教学探讨.2006(07)
[2]赵永才.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物理教学探讨.2006(01)
[3]朱铁成.物理教学发现问题情境的创设[J].课程.教材.教法.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