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彦平
内容摘要:培养当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目标,元认知理论对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指导性的意义。本文试图融入元认知理论知识,证实了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元认知理论 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英语 课程教学
一.理论基础
元认知理论的开创者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弗拉维尔在 Cognitive Development中提出的。它是主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知和对自身各种活动的计划、监控、评价和调节。我国心理学家董奇认为元认知实质上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所以元认知的基本内涵就是对认知的认知。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2014级笔者任教的两个本科班非英语专业学生为受试对象,一个班级为实验班(60)人,另一个班级为对照班(50)人。通过问卷调查,它们在运用元认知策略方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相当。
2.研究问题
(l)运用元认知理论知识是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2)运用元认知理论能否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自我评估等方法策略?(3)元认知理论是否提高大学生英语成绩?
3.研究工具
利用问卷、测试等工具进行搜集数据,同时笔者又采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的统计。
4.研究内容
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评估策略。笔者主要选择了其中两项进行研究:(1)计划策略(2)评估策略。研究分三个阶段: 调查阶段、训练阶段和分析实验结果阶段。
5、研究过程
(1)调查反思阶段。为了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笔者在本学期开始,设计了问卷,并调查了实验班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关注和评估情况。笔者发现实验班的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认识和策略准备很欠缺。
(2)训练阶段
训练项目1: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训练前对实验班学生所做的自主学习情况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不善于制定学习计划。因此,笔者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等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训练项目2:进行自我评估。评估是英语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可以通过自评或者互评的方式来训练检测学生对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的评估能力。比如,写完一篇英语文章后,教师发给他们一份评分标准。让他们在熟悉评分标准的基础后再进行自评。然后通过小组互评方式再次进行训练。最后展开讨论。
三.研究结果
1.结果分析
为了检验实验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情况,在期末,发放了与开学初相同的调查问卷。
调查分为五项,分别是学习态度方面,学习过程方面,制定计划方面,学习监控方面和自我评估方面。结果如下:
实验后有78%的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能够做到没人要求也能努力。而实验前只有23%的学生能够做到自觉学习,77%的学生只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实验后经常记录自己的学习情况的学生占总数的72%,而实验前能够做到的只占10%。有将近50%不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学生在制定计划方面,实验后75%的学生能够做到,而实验前仅占总数的18%,并且什么计划都不做的占82%。实验后能够自觉监控自己学习的学生占总数的50%。实验前只占25%,甚至有47%的学生只能做到偶尔监控自己的学习情况和28%的学生从不检查自身英语学习情况。在自我评估方面,实验前只有37%的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有63%的学生不确定自己英语学习上的进步。而实验后占总数77%的学生认为对自己学习上的进步很了解。可见通过元认知理论的培训,实验班学生在元认知计划、监控和评估几个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
2.英语考试成绩
实验结束后,笔者采用英语期末考试成绩来验证元认知理论对实验班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英语成绩对比,(实验班最低分为65分,最高分为90分;对照班最低分为50分,最高分为75分)。实验班的英语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所以通过元认知理论可以帮助到大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
四.总结
笔者就元认知理论能否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结论:元认知理论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元认知理论有助于提高学生使用制定学习计划、自我评估等的策略来调控自己的学习;元认知理论的运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成绩。因此,英语教师要借助元认知理论去培养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的能力,达到真正的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英语教育自选集[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东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