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妍妍
摘 要:“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西方文学研究中兴起的重要学派,其中姚斯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本论文主要浅析《泰坦尼克号》的美学效应,其一,观众对内容与形式之美的心理刺激。其二,观众对其悲剧之美的“期望视野”。其三,电影的浪漫与现实的意境之美。将从几方面从接受美学角度浅析《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的美学效应。
关键词:接受美学;期待视野;悲剧之美;意境之美
什么是接受美学?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之交在西方文学研究中兴起的重要学派,在理论上有两个主导方向:其一为汉斯·赫伯特·姚斯①倡导的“接受史”(或“效果史”)。其二为沃尔夫冈·伊瑟尔②提出的“读者反应批评”。前者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侧重研究读者的接受规律,强调读者的作用。后者研究的是“文本中的读者”,即作者对读者感受的预估,如何在创作中内在地构造了文本。[1,2]在电影理论史的溯源中,电影接受美学比文学接受美学产生得更早,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方法论系统。
被誉为20世纪电影艺术“终结者”的《泰坦尼克号》,不管是影片中再现的浓烈的海难氛围,还是表现的富有传奇色彩的浪漫爱情预言,都给观众强烈的感官刺激,最终衍化为强烈的美感,可以说,《泰坦尼克号》是卡梅隆大师送给全球观众的一场视觉盛宴,下面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一下这部影片的美学效应。
1 社会美中内容与形式之美的有机结合对观众视觉欣赏的驱动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对电影等文学作品要从观众的心理出发,抓住观众的视觉喜好,去吸引和激发观众的兴趣,形成一场视觉盛宴。社会美是现实生活中美的存在形式之一,是人自由创造的体现,倡导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围绕社会美的实质,我们需要结合影片中的人物加以分析。在《泰坦尼克号》这部影片中,社会美的一个方面——形式美,在一开始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船上的男士都是穿着优雅、干净的礼服,女士都穿着坠地长裙,紧身的胸衣,带着蝴蝶结、领带、帽子等,无不透露出电影人物气质高雅、身份尊贵等特点,这些20年代欧洲古典服饰,给大众化休闲服饰流行的20世纪末的观众带来强烈的美感。
除了形式上的美感,内在特质也给观众带来独特的内容美。人的美是外在与本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的珍贵特性在于自由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体现人的聪明、质朴、勇敢、诚实等。影片中的主人公内心美好的特质为其赢得了观众的喜爱。重视影片中社会美中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当时乃至今日观众的审美要求。
2 爱情与死亡冲撞之下的悲剧之美与观众的“期望视野”的契合
“期待视野”是姚斯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既指读者阅读前由文学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又指这种先在结构在阅读中的期待性过程。由于意识到接触不同观众期待视野的可能微乎其微,其注意力就集中于“全体观众共有的、更为一般的期待视野”上。[3]影片将悲剧之美与观众的“期待视野”完美的契合。
一直以来,死亡与爱情都是人类表现的两大主题,也是艺术创作反复演绎的永恒主题。美学中对悲剧这样表述:“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影片中,在生存或是死亡面前,人性的本真得以充分暴露,深沉复杂的人性内涵得以充分显现,影片的结尾部分在批判人类劣根性的同时,更表现了人类美好的本性及崇高的牺牲精神。从男主角那句经典的“You jump,I jump!(你跳,我也跳!)”,到水满船舱时依然躺在床上相互依偎著的老夫妇,以及誓死捍卫“只许妇女儿童下船逃生”这一道德律令的水手……这些小小的细节,触及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令观众在为灾难哀叹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性的魅力。
悲剧能够给人一种特殊的审美感情,就是在审美愉悦中产生一种痛苦之感,并使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毁灭的生命和不朽的爱情相互缠绕、融合,引导观众在体会激烈的情感宣泄中再去感受那悲惨的往事,电影融入了激情,不再是单纯的灾难片,让观众获得其他的描绘‘泰坦尼克号的电影所不及的艺术魅力,《泰坦尼克号》这部影片的结局是在爱情和死亡冲撞融合之后的升华。
3 浪漫与写实主义交融的意境之美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思想品位也随之提高。对于影视剧,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浅层次的娱乐需求,这就要求影视剧制片人善于观察世间百态,在影片制作中满足人们的深层次需要,让人们能够从电影中挖掘现代生活的意义和哲理。
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是生活、景物与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影片《泰坦尼克号》中处处是写实主义的影子。然而,“艺术作品没有真假之分,艺术家首先是一位诗人”,这位诗人将浪漫的气氛与写实主义相融合。豪华巨轮的“人定胜天”气魄,美轮美奂的陈设,恢宏壮丽的气势,船员及乘客的兴奋,自信和欢乐,首先,为影片定下了浪漫主义的基调。意境中的“境”所指不仅是直接唤起情感的某种具体景色,而是指与这些景物相联系的整个生活。在巨轮上发生的各种故事,宴会,派对,以及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这些浪漫色彩浓厚的生活内容,更增添了整个影片的浪漫情调。影片中泰坦尼克号船头,男女主人公张卡双臂,沐浴着灿烂的晚霞,海风轻轻地撩起女主人公的长发,那一刻,他们就像一对比翼齐飞的海鸟,给人以温馨、浪漫之感,让人充满着憧憬,感受到浪漫的爱情,这一和谐、美丽的画面也成为电影史上表现浪漫的经典,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写实主义与浪漫色彩的交融,使得观众真实地体验到了纯真爱情的美丽,给予观众更加触及灵魂的震撼与感动,使得观众的能够强烈的审美愉悦。
4 结束语
这部影片科学地定位了观众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理需求,与观众内心的期待和审美需求相符合,“电影画面刺激物中的力的模式与观众欣赏知觉中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了某种契合”,具有相当高的审美意义和美学价值。正像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那样“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电影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制片人员对生活的深加工,需要现实基础之上丰富的想象。否则,它只能沦为生活的复制,而脱离艺术的轨道。导演卡梅隆赋予泰坦尼克号的意义不仅是起警示作用,从表面上来说它是一个关于人类不行的寓言、隐喻,深入思考它是一个与勇气、爱情、牺牲有关的故事。精准地概括了他这部影片的美之所在,《泰坦尼克号》就是一个不朽传奇。
注释:①汉斯·赫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1997),德国阐释学哲学家和文学史学家,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在刘小枫主编的《接受美学译文集》中译为耀斯,有些译本译为尧斯,本文中依据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定为姚斯。
②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1926~2007),德国“读者反应批评”和“人类学文学批评”代表人物,在霍桂恒、李宝彦译《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过程研究》中,译为伊泽尔,另有译本译为伊塞尔,今多本参照,按最通用译法定为伊瑟尔。
参考文献:
[1] 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M].吴松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15.
[2] 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金元浦,周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84.
[3] 艾伦,戈梅里.电影史:实践与理论[M].李迅,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95.
[4] 达德利·安德鲁.电影理论概念[M].郝大铮,陈梅,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