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高校师德建设途径的研究

2015-05-30 09:00:19王翠翠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师德途径建设

【摘 要】为了适应教育方针、目标和任务的要求,我们要用与时俱进的观点,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野,努力加强良好的师德建设。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如: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理论学习;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坚持常抓不懈,使良好的师德建设经常化、持续化。

【关键词】师德;建设;途径

随着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多元的价值体系、文化冲突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教师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中国处在复杂多变的社会转型期,教师的职业道德发展面临着各种危机,这些危机不仅会影响到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受教育者未来的发展。

新时期高校的教师还面临一些新情况,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而来的不仅仅是高校教师队伍数量上的增加,而且是师资队伍来源渠道日益多样、社会流动更加频繁,在师德理论认识模糊,实践空乏情形下就成为了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一线的重要力量,他们很难将教师职业意义和价值与自我人生意义和价值统一起来。这无疑滋生了新挑战: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师生关系冷淡;学风浮躁、团队精神差、缺乏诚信、学术道德滑坡等,要解决高校教师关怀失落的问题,为他们个体成长提供驱动力和升华力,将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德性自主建构统一起来, 基于教师发展共同体的享受教育便成为高校师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师德建设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强调的是一种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过程,即不断研究社会环境变化与教师思想波动状况,认真分析利害因素,实施调济与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性师德师风途径与方法,才能实现标本兼治,全面提高师德建设的实效。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良好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多年来各高校广大干部, 教师在师德教育建设上,逐步形成了诸多基本共识。首先师德建设是提高高校办学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其次师德建设是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源头工作。最后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实施实事求是工作的历史性工程。师德建设决定一所高校的精神面貌和人文风格。

二、增长学识,学会反思,加深教师的人格涵养

针对教师思想实际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是提高教师师德师风修养水平,获得师德建设实效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出发,首先要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同时,还要鼓励教师展开业务进修、学历进修和自主学习活动,在提高教师业务理论与传统文化素养的基础上,逐步培养教师含蓄守静,乐观向上的学者型人格,促进他们自觉加强修养,由他主学习变为自主进步。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反思是关键,可以采取经常写些专题感受文章、教学随笔、教育反思的方式,让教师常能获得反思的机会与心态,对自身的师德修养,对行业的风尚,对社会的潮流有一个思索认识与觉悟的时机。这样,教师真正内化为自身一部分的学习活动才能有实际的教育意义和师德师风建设效果。

三、完善规章制度,促进良好的师德建设

当前学校的规范化建设与社会的法制化建设相同步,其中核心的内容就是各项制度的建立工作。制度健全本来就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基础,况且,许多制度即是针对师德师风建设而定的,这就使师德师风建设走向了法制化、长效化的健康发展之路。在制定制度时应考虑到教师的言行举止要有约束,更要有引导,即劝勉向善多于警诫责罚,以使教师行动有方向、有目标,不至于缩手缩脚,无所适从。

四、培育文化,培养志趣,塑造教师高尚人格

学校是承传文化的场所,师德师风建设也应是一种文化的培育与积淀,发挥这一优势,着力以先进的文化感召教师树立高雅的志趣,形成高尚的人格。在这方面,学校可以发挥其资源优势,引导教师多读书,多运动,多开展艺术交流活动,给教师以净化心灵,追求崇高志趣的机会。例如校园艺术节、师生联欢会、迎季旅游等活动,让教师在松驰身心,愉悦心灵的活动中,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与被尊重感,从而自觉培养高尚的教师人格,达到潜移默化的师德师风建设目的。

五、坚定思想信念,努力践行良好的师德师风

思想信念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思想信念是否坚持直接关系到教师是否能用科学的眼光认识社会,用健康的态度对待人生和影响受教育者。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文化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担负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教师是学生走向科学宝库引路人,是传播文明,培养人才的铺路石,所以要求每一位老师有崇高的理想,做一个崇高的人。

总之,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全社会的介入,而且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在新时期它所表现出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探寻科学的途径和方法,调动校内与校外的相关因素,不断进行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这样才能使师德师风建设获得转机,并取得新经验,夺得新成绩,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玲.师德建设:问题、原因与改进方向[J].中国教工,2005,9

[2]周济.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努力造就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月

作者简介:

王翠翠(1983~),女,河北省衡水人,工作单位:衡水学院,职务:教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注:该文章系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会结项成果,课题名称:师德教育重要内容和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XDJ2014B078。

猜你喜欢
师德途径建设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1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