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娟
[摘要]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的缺失容易导致初中生轻视生命,这使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重视对初中生开展挫折教育。通过分析挫折产生的必然性,探讨对初中生开展挫折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生挫折教育必然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113
当前,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应试教育制度的缺陷等对初中生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最近几年来,网络媒体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导致青少年面对挫折时容易轻视生命。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重视对初中生开展挫折教育。因此本文拟从挫折产生的必然性入手,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实践,探讨对初中生开展挫折教育的途径。
一、初中生挫折产生的必然性
人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同自然界进行抗争,抗争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与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人的种种需要和行为,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与冲突。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活动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阻碍与干扰,不能获得需要的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因此,挫折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从微观上看,初中生的意志力较为薄弱,这主要表现在当他们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往往就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同时由于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在学业上将会面临对个人至关重要的升学考试,因此他们遇到挫折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加上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父母和教师的管束会产生一定的反感,情绪极不稳定,遇到困难或挫折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易走极端。
二、对初中生开展挫折教育的途径
1.要有防范意识,注意收集信息,及时引导学生心理
进入初中后,学生的生活、学习节奏等方面都明显加快,同时由于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存在的弊端,初中生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升学压力和心理压力。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要考虑防范措施,合理地确立各种目标。教师在通过合理的目标激励学生时,应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不可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如果目标过高过大,学生达不到,就会引发心理上的挫折感。因而教师要注意观察、收集初中生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当发现学生将产生或已经产生挫折心理,并表现出非理性的行为时,教师应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分析、调整,从而引导学生能正确地面对所遇到的问题。
2.要及时和家长沟通,使家校形成合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特别是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对于子女的教育家长是越来越重视,然而过度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是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其中,挫折教育也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笔者在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和一些家长的接触中,发现一些家长走的是两个极端,一是采取各种手段吓唬、逼迫自己的孩子,本意是想激起孩子的进取心,但最后往往变成了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二是容不得自己的孩子受到一点儿委屈,面对教师善意的批评横加指责。因此,对学生开展挫折教育要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教师要积极主动和家长沟通,形成家校合力。一是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向家长宣传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理解挫折教育的本质,获得家长的支持;二是向家长传授挫折教育的相关知识及方法,并对家长提出具体要求,使家长正确认识自己在挫折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挫折教育,避免出现家庭教育抵消学校教育作用的现象。
3.把挫折教育和学校常规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寓挫折教育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挫折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是一种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恒心,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应变力、克服力,培养其完善人格的心理素质教育;是要教会学生正确地对待失败,努力克服困难去取得成功的教育。因此我们不能以灌输的方式进行挫折教育,而是应该把挫折教育贯穿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一是通过上课、班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及时适当地渗透挫折教育的内容。二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心理指导读物,有针对性地使他们进行自我教育与心理训练,培养良好个性品质。重点向学生传授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灵活运用,不断总结提高。让学生学会心理保健,学会自我完善、自我调适,学会承受挫折,学会人际交往。三是通过具体榜样的感染,使学生加深对挫折的认识,提高把挫折转化为自我锻炼成长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对人的心理素质,包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在21世纪,我们的教育中缺少挫折教育是不行的。在学校对学生开展挫折教育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精心组织、安排好各种教育活动,使青少年能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柳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