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综合分析

2015-05-30 00:57何建伟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手法复位手术

何建伟

【摘要】目的 对手术在踝关节骨折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所接收的8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予以手术治疗,后者予以手法复位治疗,且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87.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5.9%),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踝关节骨折患者予以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大力推行。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手术;手法复位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19-01

一旦发生踝关节骨折,将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因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疗,至关重要。当前对于此疾病的治疗,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式,如手法复位、手术治疗,为了解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笔者对我院所收治的8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予以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所收治的82例踝關节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全部患者均通过CT、X线检查,确诊为踝关节骨折。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区间19~61岁,平均年龄为(32.5±2.3)岁;骨折类型:18例旋后外旋型,12例旋前外旋型,8例旋后内收型,3例旋前外展型;致伤原因:17例交通意外,9例高空坠落伤,7例运动损伤,8例其他。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区间18~63岁,平均年龄为(33.9±3.2)岁;骨折类型:16例旋后外旋型,13例旋前外旋型,7例旋后内收型,5例旋前外展型;致伤原因:19例交通意外,10例高空坠落伤,8例运动损伤,4例其他。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对该组患者予以手法复位治疗,在实施复位前,需对患者的X线片、CT三维重建图像进行观察,以掌握其损伤机制;随后,取平卧位,依据损伤受力反方向,2名助手在牵引的辅助之下展开复位操作,之后,以“U”形石膏予以外固定处理。随后,对X线片加以复查,若复位效果并不理想,应将石膏拆除;且在“C”型臂透视下,对骨折进行再一次的复位处理。在复位效果理想的情况下,维持石膏固定5~6周。在此过程中,可对患者予以消肿、止痛药物,且依据其肢体肿胀状况,对石膏的松紧度进行适当的调节,且嘱咐患者开展早期锻炼。

观察组:对该组患者予以手术治疗,即在骨折后的3~7天内,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即对患者予以硬膜外麻醉,依据受伤的严重程度,予以切开复位,并实施固定治疗,顺序一般为外踝、内踝、后踝。其中,对外踝关节予以接骨板内固定,且将防滑接骨板置于后侧,将重建接骨板固定于外侧[1]。采取可吸收钉对后踝进行固定处理;以螺钉对内踝关节加以固定处理。为避免感染的发生,术后对患者予以抗生素治疗。在14天后,患者可进行下地不负重行走,30天后可开展踝关节的部分负重,即展开上下阶、半蹲以及下蹲等训练,在三个月后,可完全负重,随后即可脱拐训练,在训练期间,不可操之过急,应做到循序渐进,从慢至快,且尝试性地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

1.3效果判定标准

采取Baird-Jackson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加以评估,该评分的主要评定指标有X线测量、踝关节稳定程度、踝关节活动范围等。该评分的满分是100分,其中,优为96分~100分;良为91~94分,中为81~90分,差为0~79分[2]。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展开分析,并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中有21例优,15例良,其优良率为87.8%;对照组中有11例优,16例良,优良率为65.9%。两组患者的优良率相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人体内的众多关节中,踝关节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承重关节,由于其关节面比较小,因而在受到压迫或者是撞击之后,极易发生踝关节骨折[3]。在骨折之后,若不及时予以切实有效的方法加以治疗,那么将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又或者是发生骨髓炎,继而对踝关节功能造成影响。

临床上对于踝关节骨折的治疗,通常是采取手法复位的方式,虽然该种治疗方式对骨折局部的创伤并不大,然极易出现复位偏差,从而不利于骨折的有效愈合。对于此病的治疗,其关键点就在于复位的准确度,促使踝关节的解剖结构恢复正常。而对踝关节骨折予以手术治疗,可将骨折切开且对其进行直接操作,以使关节面的完整性、平滑性获得更好的恢复,继而达到更好的复位效果[4];除此之外,还可迅速开展踝关节的功能恢复锻炼,且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创伤性关节炎等[5]。完成复位之后,依据内踝、外踝等,予以不同的固定方式,可较好的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从而有利于骨折的恢复。经研究发现,实施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后的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即87.8%>65.9%。由此可见,相对于手法复位治疗,对踝关节骨折患者予以手术,效果更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行与运用。

参考文献:

[1]刘应旭,朱春冀,吴晓晗等.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综合分析[J].中外医疗,2015,24(15):89-89,151.

[2]谢华杰.踝关节骨折40例手术治疗分析[J].医药前沿,2012,22(29):197.

[3]潘永雄,洪劲松,潘长卿等.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2011,06(3):325-327.

[4]郭华,易林,张平安等.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13(7):877-879.

[5]张富财,周京元.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4(5):145-145.

猜你喜欢
踝关节骨折手法复位手术
手术之后
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探讨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临床研究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中的应用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比较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中西医干预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围手术期106例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