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2C-0003-04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研究与实践》由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联合主持。本研究致力于探索发挥集团办学优势,促进“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有效渗透教学一线,推进区域产教融合发展,提高数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辐射。研究成果于2013年被评为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研究应用平台是江苏·发那科数控职业教育集团。集团是以专业为纽带的职业教育联合体,由40所职业院校、33家企业,1家行业协会组成。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湘宁任集团名誉理事长、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景喜瑞任集团理事长;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任集团秘书长单位、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任集团理事长单位。
本研究始于2007年9月,研究得到了教育部职成司的大力支持和全程指导。项目组提出了“专业纽带——品牌中心”集团办学理念,研究探索了集团“集约化”管理模式和“融合式”发展机制,并设计了与之适配的“平台化”运作办法;研究制定了《江蘇·发那科数控职业教育集团办学实施方案》及系列配套方案。方案经过办学实践检验,取得明显实效。
一、主要研究设计与研究实施
(一)探索构建集团“集约化”管理模式
“集约”意喻约束、节俭、高效。项目组提出“整体建构”原则,从“价值观”和“方法论”两个维度,“组织架构”、“制度保障”、“平台构建”三个角度探索管理模式,促进形成集团集约发展长效运行机制。
1.以公益性为原则,架构形成“政校行企”多方联合办学机制。
集团秉承教育公益性原则,在尊重集团成员单位各自独立主体价值的基础上坚持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以“促进教产协同发展,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共同价值取向,架构形成多方联动育人体系。
2.以制度为主线,着力创建集团共建共享保障机制。
加强顶层设计,研究设计整体行动框架。集团在历时两年的筹建期,经过调研论证,研究制定了集团办学实施方案,并以此为纲领,编制集团发展规划及系列管理办法。在制度保障下,通过“师资员工培训”、“实训基地建设”、“集团年会”等多种工作方式,开辟畅通、稳定的合作渠道,保障集团办学规范有序发展。
3.以平台为载体,有效构建集团长效发展运行机制。
“平台化”运作是一种围绕合作办学需求的对运作模式的整体架构和整合方式。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开发集团网站,构建成员单位之间信息即时交流、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
遴选应用中心,建设“工学融合”实训平台。采取政校企多方投资办法,在成员学校中选拔建设培训基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遴选建立“发那科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形成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此外,集团还统筹构建了课程开发平台、师资培养平台等,促进形成集约发展长效运行机制。
(二)探索集团“融合式”发展机制
集团以专业为纽带确立利益协调与共享机制:企业通过四进(进学校、进实训室、进教材、进师资)举措扩大影响、推广技术,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并进行人才储备投资。学校通过引入优质技术资源促进专业与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政府通过统筹协调,集合社会优质资源办学,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集团建立“融合式”发展机制(如图1所示),落实“企业四进”,促进“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渗透到教学一线,实现教学链对接产业链,巩固利益纽带,推进集团化办学可持续发展。
1.专业融合产业——“工学融合”实训平台。
以先进的技术引领专业前瞻发展。集团依托企业技术力量统筹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学校据此形成专业动态调整策略,做好专业发展规划。政校企多方投资,按照品牌技术标准和品牌教育标准建设“工学融合”实训平台。现已建成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4个、培训基地8个。基地建设经过严格科学论证,融合“学、产、研、培、训、赛”功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课程融合岗位能力——“职业化”课程开发平台。
集团引进企业标准,逐步开发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发那科公司牵头组织编写“FANUC数控系统”系列教材,教材适用于学校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及企业员工技能培训,发行后深受欢迎,两年内发行量逾万。
3.师资培训融合职业标准——“FANUC认证”师资培养平台。
开展“FANUC认证工程师培训计划”,建立“双师”培养质量标准。培训由校、企共商制订项目,采取学校与企业按模块分阶段负责培训、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轮流执教的“工学融合”模式。目前培训工作已开展15期,覆盖65所学校。
4.人才培养融合职业标准——“联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集团利用自身优势,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创建了“联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做法是:一是订单“渠道广”,集团统筹安排,将成员企业用工计划分配给相应成员学校,促进招工与招生相结合。二是培养“双元制”,组建冠名班,校企协商共同为班级量身定制专业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实现人才共育。三是评价“多元化”,将行业企业评价和学校评价有机结合。
典型成功案例: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苏州宝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合作的宝玛数控国际班等,培育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企业进一步拓展国际发展空间提供了人才支持。
二、研究成果及其应用
(一)理论成果与顶层设计
1.提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科学发展的“关键要素论”。
要素包括:“方向”、“模式”和“路径”。方向是指引,坚持教育公益性,引领集团办学健康发展。模式是依托,坚持“集约化”管理,保障集团办学规范发展。路径是方法,坚持“融合式”发展,促进集团办学内涵发展。该理论为项目组开展集团化办学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思路。
2.设计了具有可操作性的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
提出了“专业纽带·品牌中心”集团化办学理念、“集约化”管理模式、“融合式”发展机制,并设计了与之适配的“平台化”运作办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制订《江苏·发那科数控职业教育集团办学实施方案》及系列配套方案。破解了集团化办学中普遍存在的缺乏有效管理机制和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的难题,促进了集团办学科学发展。
3.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
开展《校企合作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校企合作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研究与实践》《职业学校“教学工场”实习平台建设研究》等相关课题研究19项,结题12项,获得省级优秀课题成果奖5项;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
(二)实践成果及其应用
1.建设了品牌专业和品牌课程。
专业与课程建设情况如表1所示。
2.培育了优秀“双师”团队。
集团为学校培养“FANUC数控系统认证工程师”67人,为企业培训员工1307人次。培育全国职教名师4人,全国金牌教练48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技师1人,江苏省技术骨干129人。
3.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学生在各级技能大赛中成绩卓著: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技术专业竞赛中计获22块金牌,在2012年首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中囊括数控技术项目状元奖。
集团毕业生99%取得中级职业资格,85.2%获得高级职业资格,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达85%,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0%。
两所学校被江苏省政府授予“高技能人才摇篮奖”。2012年成果完成单位代表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高级研修班”上作题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案例分析》讲座,取得良好反响。
4.提升了学校服务经济社会能力。
集团办学促进了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与行业企业岗位技术标准和用人标准全面对接,引领并带动了区域职教数控教育的发展,为区域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持。
集团校企合作研发基地成为技术创新、推广和促进中心,提升了教师与员工的研发能力,提高了合作效益。校企合作科研团队申获国家专利47项。如联合研发的电加工数控实训生产型教学设备已广泛应用于教学,取得良好成效。
企业的“进校计划”对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FANUC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由2008年的54.4%提高到2013年的59%。
三、成果创新点
(一)树立了“专业纽带·品牌中心”集团化办学理念
“专业纽带”建立办学内联机制。“品牌中心”明确办学价值取向:一是实现优势互补,品牌学校对接品牌企业;二是建立质量标准,教育渗透品牌技术标准,提高育人质量;三是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辐射。
(二)提出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科学发展的“关键要素论”
该理论为实现集团化办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对策思路。《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科学发展的关键要素》发表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上,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转载。
(三)创建了“联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充分发挥了集团办学优势,扩大了“校企行”三方互通的覆盖面,为开展多边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条件。实践证明,该模式有效促进了行业企业岗位技术标准和用人标准与学校教育标准的对接,推动了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升级的同步发展。
四、成果示范推广性及社会影响
(一)引领区域职教数控专业教育发展
集团办学引领了成员学校专业品质发展,提高了成员企业生产效益,为区域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持。
2011年集团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苏“国示范”职教集团特色项目协作组组长单位。教育部鲁昕副部长2011年在教育部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上对本集团办学给予肯定。
(二)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作用
集团办学坚持教育公益性,为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全国职教师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经教育部评估,集团秘书长单位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被认定为独立的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承担教育部国家级和江苏省省级骨干教师培训45批、2846人次,培训工作受到普遍赞誉。
开展对滇西地区的帮扶支援。2012年4月,集团被教育部遴选为10个东部地区职业教育集团之一,与滇西中等职业学校签订对口帮扶合作协议,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出席座谈会。2012年12月,根据中央战略部署,在教育部协调下,集团与滇西大理州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大理州职教系统开展互访学习活动5次,并于2013年免费为大理州16名专业骨干教师提供了为期3个月的专业培训,培训获得学员一致好评。
(三)产生显著推广效应
集团办学作为典型成功案例,引起社会关注。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在组建全国性跨区域的“机械行业新能源装备产业职教集团”和“现代模具产业人才培养联盟”等工作中借鉴本成果,取得顯著成效。无锡市教育局借鉴本成果组建了“无锡数控职教集团”,促进了无锡地区数控行业的教产互动。
《职业技术教育》先后两次就本集团办学作专题述评。成果完成单位先后11次就该成果在全国性会议上作交流汇报,取得很好反响,如成果完成人王稼伟2012年7月在教育部召开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座谈会上作专题汇报;2012年8月参与主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特色项目建设论坛”之“学校办学特色分论坛”,并汇报本成果。
五、研究反思
本成果应用于集团化办学,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国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提供了实践案例。但总体而言,也还是探索性的,尤其理论成果需要进一步提炼和升华。集团将继续反思实践,在“办学质量监控机制”、“办学信息化建设”,“职业教育公益性实现”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提高合作办学效益,提升反哺社会能力与示范辐射能力,并继续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帮扶支援,为中国职业教育整体实力提升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张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