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炳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国好声音”节目的讨论,唤起学生观看时的兴奋,对歌手们喜爱。
思考他们的歌声中传达着什么,为什么能获得人们的喜爱。
2.诱发兴趣,引导学生的真情表达。
作文也是一种情感的体验与交流,在课堂中,通过“录像激趣——思索回忆——互谈感受——共同交流”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开启学生心扉,使之可以吐露内心真情,把作文当做情感的交流与倾诉,真正做到“为情而文”。
3.无论学生采取议论文还是记叙文的的文体,都要求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思想用行文流畅,符合逻辑的语言写下来,通过二次修改能够进一步培养作文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4.努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做多角度表达。
二、写作命题及要求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国好声音”继去年之后又一次在浙江卫视唱响,其规模之大,观众之多,声音之好,反响之强实为罕见。歌手次第登台,倾情演绎;导师忘情听评,手舞足蹈。场景令人赞叹!“中国好声音”之所以如此火红,用心灵唱响生活,用旋律演绎真情盖为主因。
请以“灵魂的歌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但必须按一种规范文体写作;②不得另拟标题;③不少于600字。
三、审题分析
1.看清文题,认真严谨
文章的要求是命题作文《灵魂的歌唱》,所以切不可自作聪明,再自拟题目,否则只能是白白降低自己的作文等级。
2.思考这则材料写了什么事件,里面的人物有着怎样的行为表现,体现了怎样的主旨
3.关注“题眼”,确定重点
根据材料内容和所给的文章题目,不难看出题眼就是“灵魂”二字,也就是每个人真正的情感。题眼是题目的核心,把握住题眼,才能把握住文章的重点。
4.文体的选择
首先读懂材料,深入理解材料所体现的只有用真情感去演绎,才能获得大家的共鸣这个主旨。在这个基础上选取角度,立意论述即可。
5.引申象征意义,确定文章的写作方向
文题虽是灵魂的“歌唱”,但是不仅仅是表层的意思,更具有象征意义,“歌唱”可以是真正的唱歌,也可以是在岗位上的默默奉献,对朋友家人的情感的宣泄,或是对人生梦想的追求等等。象征意向的不同,文章的写作方向也就相对应的不同。
四、教學过程
1.导入
师:大家有么有看过超女之类的选秀节目?前段时间,浙江卫视有一个选秀类节目爆红,收视率创下此类节目的新高并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好评,大家知道是什么节目吗?学生答:中国好声音。
师:看来大家基本上都看过这个节目,大家回忆一下,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生回答。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自爱的歌手,每个歌手也都有自己的演唱方式,但是无论大家喜欢的是谁,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在演唱时都是用自己最内心的感受去演绎歌曲,都是在用灵魂歌唱。
2.回顾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真情感
师问:你们平时唱歌吗?(大部分学生唱)
唱得好吗?(较为羞涩,都说不好)
请音乐课代表说说怎样唱才能唱好。(调准,音色好,感情到位)
小结:无论是大歌星还是我们平常人想要唱好歌,都要用自己感情去唱。
师:唱歌是要用心,用情去演绎,那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也是需要这样才能做好的呢?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师可走下讲台随机加入某一小组的讨论。
学生答、小结:无论是谁,无论做什么事,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是付出自己真正的情感,都有机会成功。
3.静心凝神,写下心中所想
师:把心中所想写出来就是一片好作文,投影出本次习作的内容,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达形式来表达心中所想。不仅仅可以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甚至可以写成小说,书信等等。
五、作后讲评
1.回忆作文要求
2.点评作文概况
(课前分为六个小组,设六个组长,组长在结合教师批改的前提下,再次细致的批阅作文)
(1)组长点评本组情况。(每位组长发言不超过三分钟)
(2)其他同学仔细听,认真记——取长补短。
3.总结存在问题,思考改进办法
问题:
(1)理解错误,立意不准;(没有很好的表现出 “歌唱”需要“灵魂”才能获得共鸣这一主题)
(2)举例之后不会分析;(例举几个事例之后不知道如何去用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3)选材不够新颖,雷同比较多;
(4)部分同学论点不突出;
(5)个别同学字数不够,卷面不整洁。
办法:
(1)提高对题目或话题的理解能力,注意审题;
(2)学习选材、剪辑的方法;
(3)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练习;
(4)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5)加强书写练习。
4.寻找亮点,精彩展示
我们设置了几个奖项:
吸引眼球奖 精彩开篇奖 最佳结尾奖 妙笔生花奖 最佳书写奖
(1)小组讨论,找出本组最符合要求的一种奖项并展示(3分钟讨论)
5.结合本次作了,小结优秀作文标准
明确的中心 精妙的构思 精彩的开篇
精当的选材 精美的语言 精要的结尾
如果把这些优点结合起来,会怎么样呢?
6.美文欣赏
展示优秀习作,谈一谈自己的构思,再让优秀习作的作者谈谈自己的构思,相互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