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兰
内容摘要:阿尔封斯·都德,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在中法两国都被人们熟知和认可,但是和在中国以其《最后一课》闻名不同,法国读者更肯定的是他的长篇小说《小东西》。中法读者对于同一作家作品认知的差异之大在都德身上体现是极为极端的。本文拟以这两部作品为例列出读者的认知异同。
关键词:都德 读者 认知 异同
阿尔封斯·都德(Alphonse Daudet),法国19世纪著名的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小说家。1840年5月13日出生于法国南部美丽的普罗旺斯(Provence)。17岁开始文学创作,属于比较多产的法国作家。都德的人生经历相当丰富,所以他的作品题材也是丰富多彩的。但是19世纪的法国,政治、经济及文化都错综复杂,使得都德小说创作风格多变。早年在故乡普罗旺斯的生活让他的作品有浪漫的南部诗意,后来到巴黎以后的经历又让他的作品具有巴黎人露骨的讥诮与不屑,其创作风格从普罗旺斯的温馨浪漫发展到巴黎的现实主义。
一.《小东西》和《最后一课》介绍
1868出版的《小东西》是都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也因此而出名。这是部半自传式的作品,在法国妇孺皆知,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气记叙了作者青少年时期家道中落,不得不为生计奔波的经历,以云淡风轻的风格叙述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它集中表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小说以俏皮幽默的笔调描绘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残酷关系。都德有法国的狄更斯之称,就是因为他不带任何恶意的讽刺以及含蓄感伤的艺术风格。这部作品和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孤星血泪》异曲同工,所以都德也被成为法国的狄更斯。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和艺术风格。都德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许多爱国主义的短篇,于1873年出版了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大多数作品都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其中《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因为具有精湛的艺术技巧以及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而享誉世界,是短篇小说中的杰作。《最后一课》被收录到中国的语文教学课本中,小说描写普法战争后,普鲁士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一所乡村小学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单纯的小学生自述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和内心感受,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战争失败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及语言的热爱。小弗郎士细腻动人的内心活动,教师韩麦尔先生栩栩如生的爱国知识分子形象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文章题材剪裁独特,记叙详略得当,展示了都德的短篇小说委婉、曲折、富于暗示性的独特风格。
二.中法读者对于都德的认知异同
同一作家的作品,甚至是同意作家的同意作品,在不同读者阅读理解时,由于读者本身的主观因素,会得到不同的认知。在中法读者对于法国作家的认知里,对于都德的认知有同有异,并且异同点是比较典型明显的。
1.相同点:中法读者对于这两部作品的认知共同点都是基于都德在以上四方面的文学特色。
A.题材丰富多彩: 毫无疑问,都德的文学成就是获得中法读者认可的。他是一个多产的小说家,创作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以及剧本。涉及到资产阶级生活的各种问题、普罗旺斯的乡村题材、普法战争等各种故事。都德对于事物的敏感度很高,他自称为“一部感觉的机器”。敏锐的观察力让他善于发现故事,找到创作的灵感和智慧。
B.构思新颖巧妙: 都德敏感聪慧的心灵让他对选题和故事情节设置都构思新颖,《最后一课》虽然是写爱国主义的文章,但是从一节语言课的切入点就与众不同,再用一个纯稚儿童的内心感受表述文章,表达爱国主义,都是比较新颖的手法。《小东西》里面,读者更是设计了整天会哭的童年哥哥形象等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还有作坊因为革命爆发而倒闭沦为他的乐园后的轻快描写都是与众不同的视角,非常巧妙的结合了浓烈的情感于毫不刻意的剧情里。
C.文笔简洁生动: 都德文笔的简洁生动都是中法读者共同认可的,《最后一课》短短不到3000个字,却生动地呈现了法国战败后的生活场景,这不仅仅只局限于这节法语课,而是整个法国社会的一种情绪缩影。《小东西》里面,作者描写事情的节奏也不慢,简单扼要的剧情推进,没有冗长的叙述,但是呈现给作者的镜头是非常生动流畅的。
D.风格素雅清淡:都德的作品,不管是描写资产阶级的生活,还是普罗旺斯的风土人情,还是普法战争,都是给人以素颜清淡的感觉,即使是以战争为主题的《最后一课》中,我们可以见到这样的句子: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①并没有采取哪种特别凝重的表现手法来烘托气氛,但是宁静的村庄和普鲁士士兵和村庄的共存,已经明确的表明了故事背景。《小东西》里面:于是我们两颗心灵紧紧地搂在一起了。可惜车站不是为这种亲热拥抱而设立的。②淡淡的调侃,没有过多的加重分离和重聚的激动,但是这种淡淡的情绪会更感染读者。都德作品都呈现这种淡雅的失落,从表面看,仿佛文字根本没有表达一丝这种捕捉不到的忧伤,快乐里淡淡的忧伤,大痛里淡淡的忧伤,仿佛不存在的忧伤。
2.异同点
A.选题的不同:中法两国读者对两篇文章的偏爱不同,法国读者对于《小东西》更为喜爱,而中国读者知道更多和更认可的却是《最后一课》。19世纪的法国是政治、经济、文化都极端冲突的一个世纪,战争的爆发也加剧了社会的矛盾,但是都德清新述说这些悲伤故事的风格深深让法国读者喜爱,《小东西》里面对于南部风光的描述能勾起读者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课》也是1912年被首次翻译到中国的,然后它被长期选用进中学教材,加之中国人民经历过抗日战争后,对于《最后一课》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更为感悟,所以也更偏爱于它,可以说这篇文章就是都德在中国的代名词。当然中国读者对于都德《最后一课》之外的作品了解不多很大原因是因为翻译引进上的欠缺。
B.文化内涵的不同:《小东西》着重表达的是法国文化里追求浪漫、人道、自由和理性伦理观的思想,所以更符合法国的审美观。从主人公做学监时和“黑眼睛”的小情愫表达的浪漫,从同情怜悯弱小学生邦邦的转变体现同情弱小的人道主义,从哥哥雅克白天听从父亲安排学经商而晚上写诗的对自由的追求,再到先和疯狂女演员伊尔玛的迷乱爱情过渡到卡米耶小姐的纯洁爱情的正确婚姻伦理观,都代表了法国的文化精神主旨,一幅幅平凡而又生动的剧情无不代表着法国人民在工业革命中的生活改变和新的适应,更能引起共鸣。而《最后一课》寥寥数字却表达了对于祖国和母语深深的热爱,中国人民处于20世纪上半世纪的水深火热中,这样的一篇文章,触动了中国人民,所有在中国文化里有了久远的魅力。
C.表达手法的不同:《小东西》更偏向于直白的描述和温和的嘲讽,法国读者更喜欢这种现实主义的表达方法。《最后一课》则用细节剧情的描述表达了隐藏在后的深沉真挚的感情,含蓄式的感情表达更符合中国的文化审美,这个和法国文化是完全不一样的。
三.结语
虽然都德这两部作品风格各异,中法读者各有偏好。含有些许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和都德得天独厚的敏感气质,让他能清新明快描写一个个场景和氛围,字里行间包含的是敏感温情的情怀,让中法读者深深的喜爱。
注 释
①(法)阿尔封斯·都德著,李玉民,袁俊生等译,《最后一课》,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0,01。
②阿尔封斯·都德著,姜依群译,《小东西》,漓江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
[1]吴岳添,王芳,法国文学研究六十年[J],法国研究,2009,04。
[2]罗芃,冯棠,孟华,法国文化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仵从巨,爱国主义的短篇经典与小说家都德[J],教书育人,2005,(17)。
[4]赵一民,用生命诠释的爱国精神[J],域外视野,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