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娟
不问凡尘只静心
天色微明,穿过雨后的庭院,微风拂面,枝头的水滴洒于前额。透过薄雾,朦胧的厅堂里,案上的铜香炉内,燃着了沉香,一缕青烟正袅袅升腾。
院舍幽境,石墙灰瓦傍青山,溪水长流,不问凡尘只静心。厅堂被精心打理得素净而温暖,四周悄然岑寂,唯室内梵音浅吟低唱。
南方的深秋,一半枝叶犹茂,一半枯落满地,飘舞的桂花沾湿了细雨,零落在泥地,悠长的暗香在空气中绽放。它的芳菲,让人慢慢回味。
天气渐凉,几位茶友念想把盏清茗的芬芳,于是邀约雅聚。
盈盈柳腰纤细,无记忆的步履就着棉布绣花鞋缓步红砖,仿若静止了时光。素衣的女子,入坐方桌前,将一块镶嵌竹片的棉麻布铺展开来,轻轻地拾起,柔柔地擦拭,直至每件器皿一尘不染。
她不施粉黛,高高盘束起及腰长发,一身淡青色的布衣,除了无名指上的花纹老银戒,身上空无饰物。
沉香将燃尽,最后的余辉忽闪着星光。
此刻,茶席恰好布置到分毫不差。十二件茶道具各就各位,井然有序,呈现出空间感与层次美,一枝枯枝投入质朴的柴烧陶器里,平添一抹孤寂。
她端坐在席位的正中,清亮的眼神注视在正前方的茶壶,双肩平直,双手轻松握成拳式,自然放置在桌沿,平稳呼吸。
茶为今秋寒露当天,手工采摘于风和日暖的午后,以老茶农世代相传之精湛工艺,历经不眠之夜用近二十小时的繁复制作于次日下午出炉,此名为“观音·梦”清香铁观音。
半生浮一梦
碳炉上的生铁壶里传来泉涌生响,提壶侧注沸水醒器,开启了茶会的序幕。
在最佳冲泡沸点,从茶仓里取出适量的铁观音,置放在碳烤的老竹茶则,滚圆颗粒对准壶口,顺势滑进壶内,悬壶注冲至八分满,干燥的茶叶在壶中翻滚,逐渐浸润,默候十余秒,把壶出汤,汤色泛黄透亮起柔光,茶香四溢,在空气中飘散开来。
端起公道杯,依次均量分茶,七分而止。奉茶依顺时针方向,从茶主左方出,传递时,女子左手持杯托传出,茶客伸出右手掌接茶托。传茶结束,女子端起茶汤,点头示意,众客在茶香的萦绕里,舌尖上的音韵之旅开始了。
饮茶之惬意,纵使文字千般美妙,也读不出茶的味道,茶汤未入口之前,不亲自静心品味体验,一切想像都是虚无。
氤氲弥漫的茶汤,端至鼻翼深嗅,馥郁香气沁入心脾,像似花粉蜜桃的迷人,又如兰韵桂香的曼妙,抿啜一口,含在嘴里,细细咀嚼,缓缓入喉,味蕾遭遇奇妙刺激与收敛,倾刻之间,微苦略涩即化甘生汁,舌面生津、舌底鸣泉、唇齿留香。
茶过七巡,茶叶的叶片于壶里无声地极尽舒展,韵味悠然,静默释放丰富的土地气息,大自然辽阔的味道根植于心,成为岁月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几经沉浮,茶味已淡,她未离开过席位,依然专注不移地在巡茶。席间寡言,面露微笑。茶友亦未离席,坚持与茶一起行走到最后,陪伴它安然收尾。
在茶——这棵伟大的植物面前,我们都是渺小的,唯有心存敬畏,心怀感恩,把自己当成羽毛般看轻,观心正己,才能赢得众人高山仰止般敬重。
观内心,做自己,以行云流水的处事,滴水不露的为人成就自我的梦想。
观音梦,每个人的梦。
盏茶明心境
在一杯茶中,从心出发,以谦卑入境,每一举一动,每一起一落,一丝不苟且全神贯注,时而顺势而下,时而进退有度,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喻如一个社会,精英百姓一视同仁,不分界限包容对方,和谐共处。
喻如一个团队,领导职员各司其职,忘我投入分享成果,永不放弃。
喻如一个家庭,对内无争对外一致,尊老爱幼相敬如宾,美满幸福。
习茶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知茶,赏茶亦是关键,而磨练心性,提高道德修养才是习茶精髓,并将茶道美学融进哲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