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花椒育苗出苗率和壮苗率的技术研究

2015-05-30 10:48:04李念洋
吉林蔬菜 2015年7期
关键词:育苗出苗率花椒

李念洋

摘 要:针对花椒育苗中出苗难、弱苗多的问题,从选种、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地的选择、播种后的管理、病虫害的防治提出了技术性措施。

关键词:花椒 育苗 出苗率 壮苗率 技术

莱芜市莱城区牛泉镇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花椒之乡”, 以“大红袍”为主的花椒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花椒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尤其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全镇已建成生态经济兼用型花椒树面积达2.8万亩,现已成为全镇农村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之一。大面积种植的优良品种“大红袍”、以其粒大、色艳、皮厚、味浓香而畅销省内外。

根据近几年的实践经验,在发展花椒生产中,存在着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干旱年份,花椒育苗出苗率低于50%,有的甚至更低。据不完全统计,全镇每年因出苗率低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万元。二是降雨正常年份,花椒出苗率高,但会出现留床苗木数量偏多,每亩达5~6万株,苗木数量的增加,导致了壮苗率的下降,据调查,达不到国家造林苗木标准要求、质量差的弱苗数量接近一半,苗木质量的下降,直接导致造林成活率的下降,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难以估算。为了提高花椒育苗的出苗率和壮苗率,实现全苗壮苗的目的,现将花椒育苗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 选优质种子

种子的优劣不仅关系到育苗的成效,而且关系到花椒一生的生长、产量、品质及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因此,选用花椒种子首先要注意品种选择,还要注意母树的选择、种子的采集、贮藏等相应的技术要求。

花椒育苗采种,要选择当地生长优良的母树作为采种树。优良母树指的是生长地势向阳、树体健壮、品种纯正、品质优良、无病虫害、大小年现象不明显、结实多的8~10年生盛果期花椒树。适时采种是保证种子质量的关键,过早过晚采种都不适宜。过早采种,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积累不足,发芽率低,苗木质量差;过晚采种,种子易脱落, 给采种带来困难。

花椒采种时间首先要掌握好种子成熟期。采种最好在晴天上午进行,采回后在土场或凉席上晾晒,切忌在水泥地或石板上曝晒,以防灼伤种胚而降低发芽率。当果皮开裂,种子脱出后,除去杂质,晾干后备用。

2 种子处理

采集的优质种子不宜久置,以避免种子表面油脂层因发热而霉变,降低发芽率。同时,花椒种壳坚硬,油脂多,不透水,发芽较为困难,应及时进行处理,具体方法是先用水选法剔出秕粒,再将选出的饱满种子置于缸中,加水至淹没种子为宜,并加入洗衣粉或食用碱面(种子与洗衣粉或食用碱面的重量比为100∶0.20),用扫帚把捣成糊状,然后用清水冲洗,再用手进行揉搓,清水冲洗6~7遍,直至清澈后捞出阴干,并不断翻搅,待干后,用细土或草木灰拌种(种子与土或草木灰的体积比为2∶1),

装袋后放在阴凉通风处待播。

春播种子需在第2年春季将土或草木灰筛去后,一是用开水烫种:即将种子放在沸水中(种子与沸水的重量比为1∶2)急搅2~3分钟,再换温水浸泡2~4小时,湿放一昼夜催芽,带少数种子开裂时即可播种;二是湿灰处理,即先将草木灰加水潮湿,用手捏能成团不滴水为宜,然后加入种子(种子与草木灰的体积比为1∶2)堆放,每天搅拌1次,10~15天后带灰播种。

3 育苗

3.1 苗圃地选择

在山地育苗,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的平坦地或5度以内的缓坡地;在排灌方便,无重茬、无地下害虫或病菌的中性或微碱性的沙质壤土上进行。

3.2 播前准备

选好苗圃地后,结合施基肥,要求做到“三耕三耙”,疏松土壤,平整地面,要求地内无根茬、无杂草、无塑料袋、无石块。第1遍深耕应在40厘米以上,有利根系深扎;第2遍应先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千克/亩、磷酸二氢钾20~30千克/亩、磷肥30~40千克/亩,深度20~30厘米,犁后耙平,然后作苗床(苗床长宽因地而异);第3遍使用硫酸铜,以防止病虫害发生和危害,一般每亩1.50~2千克,先用开水溶解后,加水稀释,再用喷雾器喷洒整个苗床,然后深翻,深度10~20厘米,把肥料翻入根系生长的土壤中,再用铁耙将小土块耙出作畦埂,以便出苗。

3.3 播种

春秋两季都可进行,以秋播为主。秋播在晚秋土壤封冻前进行,秋播的种子经过冬季的冷冻锻炼,第2年出苗早、扎根早、出苗整齐,还可增强抗旱耐寒能力。根据实际经验,由于种子采摘、晾晒及播种质量诸因素的影响,应适当加大播种量,水选种以15~20千克/亩为宜。播种多采用条播方法,行距20~25厘米,播幅宽5~10厘米,播种沟深3~5厘米,开沟后沟底要平、撒种要均匀,覆土厚度2~3厘米。覆土后沿播种行踩实,再灌冬水,以提高出苗率。并洒毒诱饵, 以防鼠兔害。同时,在春季出苗期切忌灌水,以免土壤板结,降低地温,影响发芽率。无灌溉条件的地方,播后用牛、驴粪覆盖,上面撒一些细土,有利于保墒,保证出苗。春播在土壤解冻后至“谷雨”前进行。3月中下旬后,待处理的种子露胚根后开始条播。一般株行距3~5厘米×30~40厘米,也可成畦撒播。根据墒情,要足墒播种,覆土厚度2~2.5厘米,播种量l0千克/亩左右。

4 播种后的管理

4.1 除草间苗

春季出苗后,当幼苗长出3~5片真叶时间苗,将弱小苗、病苗、丛生苗除去,当幼苗长到10厘米进行第2次间苗,去弱留壮、去小留大,每隔3~4厘米留1株,有利于壮苗率的提高,当年每亩就能培育出3~3.5万株,苗高60~80厘米的优质壮苗。每次结合间苗进行除草。

4.2 施肥、灌水

主要是进行土壤追肥,追肥2~3次,一般在7月中旬前结合降雨前后或过干旱时浇水进行,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前期正是苗木生长旺盛时期,每亩每次施尿素或硝铵10~15千克。施肥时,应沿播种行进行,如叶面上有肥料颗粒,应及时处理,以免灼伤叶面,并结合松土,将肥料翻入土中。苗地过干浇灌时应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6时后进行,用跑马水灌溉,以免漫灌而导致土温过低,不利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根外追肥,宜在早、晚进行叶面喷施,利于壮苗,在7月中旬前,喷0.30%~0.50%尿素,一般3~4次,7月中旬后喷0.30%~0.50%的磷酸二氢钾,一般2~3次。

4.3 病虫害防治

4.3.1 蚜虫

可选用10%蚜虱净(吡虫啉)3000~4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剂2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3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进行防治都有很好的效果。

4.3.2 花椒凤蝶

应以人工捕捉为主, 幼虫发生多时, 可喷25%灭幼脲3号1500倍液,30%倍虫隆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

4.3.3 花椒介壳虫

由于蚧类成虫体表覆盖蜡质或介壳,药剂难以渗入,防治效果不佳。因此,蚧类防治重点在若虫期。可选择内吸性杀虫剂,如氧化乐果1000倍;尤以40%速扑杀800~1000倍效果好。介壳虫自然界有很多天敌,如一些寄生蜂、瓢虫、草蛉等。

4.3.4 花椒红蜘蛛

必须抓住关键时期,在4~5月害螨盛孵期、高发期用25%杀螨净500倍液、73%克螨特3000倍液防治;或用内吸性杀虫剂氧化乐果1000倍;40%速扑杀800~1000倍。

4.3.5 花椒根腐病

要合理调整苗木密度,改良排水不畅,环境阴湿的苗圃地,使其通风干燥。做好苗期管理,严选苗圃,以15%粉锈宁500~800倍液土壤消毒。高床深沟,重施基肥。及时拔除病苗。移苗时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根24小时。用生石灰消毒土壤。并用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或15%粉锈宁500~800倍液灌根。及时挖除病死苗,并烧毁,消除病染原。

猜你喜欢
育苗出苗率花椒
早播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与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的影响
我国古代的玫瑰:花椒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5:06
当前花椒价格走低 椒农如何积极应对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提高玉米密植品种出苗率技术要点
新农业(2018年6期)2018-04-18 07:30:36
摘花椒
花椒泡脚好处多
海峡姐妹(2017年9期)2017-11-06 08:39:39
论林业育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水稻育苗用玉米秸秆整形机原理研究与试制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2期)2016-12-06 13: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