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点影视高宏森:精准定位,发现每一部影片的“G”点

2015-05-30 12:08王晓辉
广告主·市场观察 2015年8期
关键词:基点娱乐精准

王晓辉

基点影视前身为基点互动,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集电影项目开发、投资、宣传、发行为一体的综合性电影公司,是最早介入专业电影营销服务的公司之一。白成立以来已为50多部国内外电影提供电影宣发服务。

基点影视成立和发展的这几年,正是中国电影营销市场迅猛崛起的时间,为此《广告主》采访了北京基点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高宏森。

娱乐营销市场增势迅猛

娱乐营销,尤其是电影作为一种快速消费的娱乐产品,受众对此的接受度比较高。从2011年起,影视娱乐营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电影的宣传思路也不再局限于之前在传统媒体上的传播,能玩兒的东西越来越多。

在高宏森看来,现在赶上了中国影视业发展的好时机。以宣传的角度看,广告业在中国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而电影营销才刚刚起步。随着微博、微信、票务网站等各种新媒体的兴起,制片方愿意将更多的费用投入到宣发上,更多娱乐营销公司的出现也正好迎合了这样的需求。如今,百度、阿里、猫眼、微信等互联网巨头携带资本以及大数据的优势“杀人电影宣发领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高宏森说:“我觉得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这个市场一定会经历一次大的洗牌,从而像现在的广告圈一样形成相应的层级。”

用实效营销打动观众

娱乐营销在整个大的营销环境中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与其他形式的营销传播活动相比,娱乐营销相对来说更加灵活,没有太多的限制。电影营销像快消品一样,具有短期性,属于一次性消费品。一部影片从宣传到上映,通常不超过一年时间,而真正的密集宣传大部分在一两个月。如何在短时间内让观众产生观影欲望,对此,基点一直倡导实效营销。

高宏森介绍:“我们希望所做的一系列工作能够对观众产生观影欲望发挥真正的作用。所以,每部影片我们都要通过数据等要素去分析观众喜欢什么样的渠道,购票的动因是什么,根据分析情况在不同的环节用不同的方法打动观众。”

炒作不一定转化为票房

电影营销的手段在不断更新,玩出了各种花样,上至导演、演员、剧组,下至发行公司、传媒公司,以及歌手、电商、互联网大咖、电视台大牛、市场营销公司、大数据团队,与这个产业链有关的圈子都开始玩转起来。最吸睛的莫过于明星们在影片宣传阶段,适时地抛出自己的心路历程,谈谈近期绯闻,分享—下过往恋情等进行“宣传期情感炒作”,且屡试不爽。

对此,高宏森淡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去推明星的这些情感点,通过炒作或许能够增加明星、导演在网络上的知名度,但很难直接转化成票房。观众不会因为这些绯闻和八卦而去看电影。或许炒作让某位明星红的发紫,但对于影片本身没有太大价值。影片宣传还是应该着重于对电影的定位,以及对观影群体的精准分析。”

电影营销同样需要精准定位

广告业中有一个词叫“定位”,不同的4A公司包装了不同的工具运用这一理论。电影宣发服务的定位也非常重要。不同级别的电影,由于定位不同,营销方式也将不同。目前市场上,像《泰囧》、《心花路放》这样大片的营销要达到“全民狂欢”的效果方能实现票房过10亿的效果。一般来说,只有当一部电影成为现象级的社会话题时,才能达到“全民狂欢”。就国产中小成本影片而言,由于影片投入资金较低,使其在影片的宣发上也呈现出与“商业大片”截然不同的特点,资源上没有足够的优势,就需要在宣发上有精准的定位。

“如何将电影的故事浓缩成一句话,发掘观众的观影欲望,用这一句话去吸引观众购票,这也是对于不同影片的精准定位”,高宏森如是说。

高宏森告诉《广告主》:“公司创立时取名为‘基点,我们坚持发现每一部影片的G点。在其独特定位和核心之下,延伸出电影宣传和发行的独特策略。做好影片与观众的之间的传播桥梁。”

猜你喜欢
基点娱乐精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