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清
摘 要: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户外活动作为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幼儿园要从创建幼儿园户外主题乐园、开展户外自主游戏两大方面入手,打破曾经的“封闭”,走出教师的“高控”,让户外活动真正“活”起来了。
关键词:户外活动;主题游戏;自主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2-0035-03
要推进幼儿户外活动的发展,当务之急是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一直被大家热衷的诸如“迪士尼乐园”等主题公园给我们带来了灵感。主题乐园在休闲产业中是指有特定游憩主题的、可供人们游乐、休闲、享受的特定空间范围的园区。在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主题乐园是孩子们向往的地方。试想,要是我们也为幼儿创建一个有着多功能区域的、能充分发挥他们潜能,并且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园本化的儿童主题乐园,相信这对于幼儿来说一定是极具吸引力和挑战性的。
一、创建幼儿园户外主题乐园,打破“封闭”
(一)场地布局,多方联动
为了能使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得以合理化布局,最大化利用,我们发动全园教职工来出谋划策,并选派了多位教师到外地多家知名的幼儿园实地参观学习,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园实际,对园区整体的户外环境进行了全方位、大规模改造。比如,在绿化带中放入些大大小小的木桩,架上绳索,使得原先纯粹用作观赏性的地方幼儿也可以进入其中玩耍。又如原来的过道变成了现在孩子们特别喜欢的“攀爬地带”。经合理规划,现已初步形成了三大主题性户外活动区域。这三大主题园区既相对独立又是互通的,是开放式的,主要是根据场地上所提供的器械、材料来划分。
一是体能主题园区,以发掘幼儿体育锻炼,动作发展的欢乐体验,主要有攀爬地带、野战基地、综合球场、赛车道等。
二是创意主题园区,以发掘幼儿动手操作,展现个性的欢乐体验,主要有管子造型、建筑工地、石头变身、纸箱组合等。
三是休闲主题园区,以发掘幼儿休闲运动,角色游戏的欢乐体验,主要有我家美食坊、我家果园区、我家沙水池、我家快递等等。
(二)活动项目,多重设置
我们发现,单一的活动器械是难以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即便是再如何鼓励幼儿尝试“一物多玩”,他们还是会很快对之失去兴趣。我们知道,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其动作技能的发展,更是要让幼儿积极交往互动、愉悦身心。为此,要改变原先户外活动就是让幼儿玩大型玩具或是利用一种材料让幼儿进行重复性练习的做法。秉承活动主题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来源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我们坚持让幼儿来生成并选择游戏项目。比如,在“我家沙水池”,原来幼儿不是挖沟就是堆小沙丘,现在经过与幼儿共同开发,还增加了“筛子过滤”、“植树造林”、“沙画”、“沙漏”、“煮稀饭”等活动项目。又如,在“我家美食坊”开设的游戏项目有:调制不同口味的饮料、制作烹饪各类美食、营销美食、品尝美食等。针对教师提出的“戏水池”利用率不高的现状,也结合季节变化的特点,作了不同的设置。在夏秋时节,以玩水项目为主,如“水的搬运”、“水战”、“捉泥鳅”等;在冬春时节,以玩石项目为主,如“石头画”、“石子路”、“滚石头”等。在活动中,各区域大环境的创设基本不变,而其中的游乐项目内容是跟随幼儿发展走向作相应变化的。
(三)游戏材料,多元投放
以前,教师习惯于对材料进行高结构化的设计,即从教学目标出发,对材料附加特定的使命,让幼儿按照教师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此乃封闭式投放,直指活动结果,一旦幼儿完成任务,材料也随之退役,因为对于只能枯燥摆弄的材料,幼儿所能持续的兴趣往往不长。为此,我们在材料的投放上改变策略,增加低结构材料的投放,如水管、木板、罐子、泡沫垫等等,让不同结构程度的材料相互组合、相互补充。如在“管子造型”区域,我们投放的不仅有长短不一、粗细不同的PU水管,还有乒乓球、木板、小汽车、小轮胎等,幼儿可以将它们拼接、摆放成“隧道”、“山坡”,玩穿越、滚动的游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可以说材料是幼儿活动的重要物质支柱,它不仅能激发幼儿开展户外活动的兴趣,还能丰富幼儿户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我们在“攀爬地带”设置的固定器械有:攀岩墙、云梯、由细变粗长达8米的形似毛毛虫的钻筒、将废旧轮胎悬挂成一座高高低低的荡桥,同时也提供了一些辅助性材料如玩具枪、望远镜、沙包、彩旗等,以此引发幼儿更多的游戏行为。
二、开展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走出“高控”
《指南》在“说明”部分特别提出要关注的“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几个方面明确告诉我们:必须立足于幼儿,并从幼儿出发,去思考他们的学习与发展问题。于是,“自主游戏”成为我们新的关注点。自主游戏是指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为直接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游戏过程。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是幼儿反映生活的意愿性活动。自主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而促进幼儿自主游戏的发展则是教师的追求。
(一)活动过程,追随幼儿
如何让幼儿自主又有序地游戲,真正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人?如何让幼儿在有限的户外活动时间里提高活动质量,让幼儿获得体能、智能、情感等方面多元的发展?这些问题是我们开展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所必须思考的。以“野战基地”为例,其实那块场地上原先投放的是各种类型的梯子和轮胎,幼儿会将它们摆放成曲折的路走走爬爬,“战地”的诞生是在新投放了一批纸箱之后,因为有幼儿将其叠成了一堵墙,自发玩起了枪战游戏。刚开始“枪”是幼儿用手比划的,嘴巴发出些“哒哒哒”的声响,但几次下来,随着那不牢固的“防御墙”的倒塌,幼儿也就放弃了战斗。教师在与幼儿的交谈中发现,孩子们还是很喜欢模仿打仗的游戏的。于是,追随着幼儿的兴趣点,和幼儿一起构建战地、选择材料、制定规则等。游戏中的“道具”,如纸团炸弹、纸飞机(号称是无人侦察机)、各种型号的手枪等都是幼儿自己制作的。游戏中“和谁玩?”“怎么玩?”也完全尊重幼儿自己的想法。有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要建立“野战医院”,不然“伤员”如何及时救治呀,从而不光有了医生护士,还有了各种医疗设备,帐蓬、担架、药箱,玩得像模像样。
(二)活动时空,满足幼儿
随着户外自主游戏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幼儿有了“还想玩”、“再玩会儿”的要求。然而受户外活动场地的限制,若全园幼儿同时出现在场地上就太过拥挤,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为了解决这一供需矛盾,确保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我们一方面在尽可能拓展户外活动空间的同时,也对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作了统筹安排,分时段、分年级组交替进行。另一方面对幼儿一日活动作息时间表作了调整,建立相对稳定又有弹性的日程安排,张驰有度的作息时间,让幼儿有了更大的时空把控自由度,可以自主决定游戏时间段的延长或是缩短。在各班幼儿都已基本熟悉了各大主题区域的位置和材料之后,我们也开始在大班尝试着进行班级间的联动,即打破班级界限,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地选择游戏的区域、项目以及同伴,当然每个活动点都有相对固定的教师在场。虽然这样的联动对我们的安全管理、对教师的观察引导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但幼儿在这样的跨班活动中,选择的范围更宽了,交往的伙伴更多了,他们体验到的是更多的不一样。
(三)活动评析,助推幼儿
以前,我们在评价时更多关注幼儿游戏的结果,经常用这样的话语“XX今天玩得很好”、“XX没有遵守游戏规则”来评价幼儿的活动。随着对《指南》的深入学习,我们愈发明白着眼点不能局限于幼儿活动成功与否,幼儿动作发展与否、幼儿表现规范与否之类的指向结果的评价。为了更多地发现并关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展的价值,我们尝试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引导幼儿自主讨论、自主评价。比如,我们会借助摄像机及时地记录下幼儿活动中蕴含教育价值的瞬间,与幼儿一起分享。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在户外游戏过程中玩了什么?是怎样游戏的?找了哪些朋友?有什么开心或是不开心的事情?碰到了什么难题?有没有解决,是怎么解决的?……让幼儿在与同伴交流中共享各自在户外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玩所想,以此评价自己和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发现活动中的问题,共商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更有助于幼儿游戏的发展,玩出更多的快乐。
《指南》告诉我们要不断地追随幼儿发展的脚步,为此,我们时刻关注着幼儿喜欢的是什么,又有了什么新经验、新需要等问题,以尽可能地支持幼儿在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主动交往,积极体验,快乐成长。
參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刘 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教育建议解析[J].幼儿教育,2013,(5):16~19.
[3]单江玉.创设幼儿园户外生态式活动区[J].学前教育,2014,(1):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