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显杰 余江恒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有效把握时机及时展开练笔,就能让小练笔水到渠成地融入课堂,与阅读“结伴而行”,达到深化阅读、训练表达、锻炼书写等多重功效,实现课堂小练笔的有效性,最终取得读与写的“双赢”。
【关键词】语文课堂 小练笔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61-02
与单元作文训练相比,课堂小练笔机动灵活、形式多样,学生没有畏难抵触的情绪,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省时有效的途径。因此,一时间 “课堂小练笔热”悄然兴起。但是,在风风火火大量安排课堂小练笔的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教师设计的课堂小练笔已经步入了歧途:有的小练笔设计目的不够明确,有的练笔内容不合适,有的安排时机不合理,练笔成了一种赶时髦,成了一种流于形式。
一、品词析句时练笔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汉字是表意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意义世界。教学时可以词语为基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潜心涵咏体悟,展开词语意象的练笔,那么汉字丰富的内涵、灵动的精神就会生动鲜活起来。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执教《二泉映月》一课中抓住了“坎坷”一词进行了充分的练笔:
师:可是,还有许许多多的坎坷,它虽然没有写在书上,却一定写在我们的心上。闭上眼睛,发挥我们的想像力,让自己的感情跟阿炳一样,走进七十年之前阿炳生活的那一刻。大家看,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出去卖艺,你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阿炳?也许,是一个风雨交加的黄昏,阿炳卖完艺以后回来了,拖着沉重的步子回来了,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阿炳?也许……还有很多也许,把你看到的最真切的那一幅画面写下来,把你看到的最真切的那一幅坎坷的场面写下来。
生:我仿佛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拿着胡琴在街上卖艺,当他不小心撞到小摊时,即使他说“对不起”,摊主也不肯放过他,把他一天辛苦赚来的钱全部都拿走了。
生:在大雪漫飞的时候,只穿件单薄的衣服,在大街上卖艺。此时,人们都在家里烤火, 吃着丰盛的晚餐,但可怜的阿炳只能在大街上挨冻受饿。
“坎坷”一词的练笔,丰富了学生对阿炳这一人物视像的立体感和对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的认识,进入了“坎坷”的意象世界。像王老师这样的小练笔设计,与学文同步展开对人物形象进行了升华,又不失时机的进行了文字表达的训练。
二、情感共鸣时练笔
我们的小练笔设计,要让学生真切的融入文本所营造的情感氛围,让学生随着情感的波涛,悲文之所悲,喜文之所喜,与文中人物同思想、共呼吸。在入情入境的深刻体验中,学生的心潮涌动了,文思打开了,倾诉的欲望才会油然而生。
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渗透着浓烈的人文关怀,它通过充满真情实感的故事内容,向学生传达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给学生以道德情感上的熏陶。学习这类课文时,在学生的学习达到情感的高潮处,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小练笔,让他们把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凝结成文字。如在执教《船长》一课时,我带着孩子通过品读那一句句简短而传神的对话,亲临船长镇定自若、井然有序地指挥救援的现场,感受船长高大的形象。在最后讲读“以生殉职”一段时,先引导学生配乐感情朗读最后一段,然后一次小练笔就在我的感情渲染中展开:“船长哈尔威巍然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往入大海,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神,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英雄的权力,同学们,望着这无情的大海,我想,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哈尔威船长说。拿起笔,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吧。”此时,学生完全沉浸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思维的琴弦被拨动,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忘记了这是课堂,忘记了这是学习,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说,我要写”。
三、空白悬念时练笔
教材中的课文,其实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就留足了想象的空间,教学的过程就是与作者思想、情感互动的过程。往往悬念顿生处,语言却嘎然而止, “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空白” 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延伸、再创造的空间。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空白”点,引领学生多元解读、深层感悟文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这样表达的意图,披文入情,给学生一扇探索文章内心世界的“窗口”。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父亲的内容几乎充满了整篇课文,而对地下的儿子的描写就显得比较空白了,因此可以引导学生想象:36个小时,对于七岁的阿曼达,他是怎样熬过来的,他会想些什么?会不断地对自己和朋友说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这样的空白补充练笔,充满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实现了阅读空白的召唤,是课堂练笔的有效手段。
四、迁移转换时练笔
教材中的名家名篇是语文教学中的宝贵资源,如何让学生及时掌握,领悟、巩固其在表达方法、技巧上的神韵,随文练笔就是有效的方式。我们要引导学生将从"读文"中吸收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借鉴运用到练笔中去,实现写作技能的转化和迁移。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模仿优秀作品进行写作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的灵气熏陶,提高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在模仿中,能感受作者的表情达意、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的精髓,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开启他们的心智。
五、拓展延伸时练笔
对文本理解、感悟基础上的拓展延伸,往往也是我们设计小练笔的好时机,通过练笔,使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有更高的提升。学完《地震中的父与子》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学完这些课文后受到的启示。经历这样的小练笔后,学生不仅能更透彻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出文中的情感,也使学生的习作充满了感情色彩。
总之,课堂小练笔不仅为学生写作提供了现成的“下锅之米”,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实现了读与写的有效链接,大大提高了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和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其实,每一篇文章由于切入角度的不同,可以从不同层面来设计小练笔。只要我们悉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牢牢把握读写结合点,那么有效的课堂小练笔就能为我们的课堂增光添彩,课堂小练笔就能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薛法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课堂小练笔设计例谈》,《江苏教育》2007年14期23—25页
[3]窦桂梅:《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